论东察合台汗国时期伊斯兰教的兴起及其社会根源
发布时间:2017-10-06 05:12
本文关键词:论东察合台汗国时期伊斯兰教的兴起及其社会根源
【摘要】:伊斯兰教传入新疆,无论是在中亚还是新疆历史上,都是一个意义十分重大的历史事件。从10世纪到16世纪初经过两次较大规模的传播,第一次是10世纪初至11世纪中叶,即喀喇汗朝时期初传阶段,第二次是14纪中叶到16世纪初,东察合台汗国时期在蒙古后王大力推导下的发展阶段,而在这个阶段,不仅是伊斯兰教重要发展的时期,而且是汗国内部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重新组合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因地理环境的变迁,蒙古传统封建游牧制度逐渐趋向绿洲农牧城市商业社会,使生活文化产生截然不同的改观。与此同时,社会分化日益加剧,随着伊斯兰教独尊地位之确立,和卓的干政,佛教的衰落等社会根源,使得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皆呈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 公元14世纪中叶东察合台汗国的建立就是察合台汗国衰落分裂的结果,在此期间,随着大批统治阶级上层蒙古贵族皈依伊斯兰教,对于宗教格局以及政权的转变皆有很大的影响。当东察合台汗国内地方贵族势力强大到威胁汗权行使时,宗教势力成为制衡威胁的力量,这种“借力使力”策略成为东察合台汗打击旧势力的惯用模式。伊斯兰教在东察合台汗国内的发展,所蕴含最深远的意义不外乎是和卓家族的形成与伊斯兰教的本土化与地方化。宗教力量的勃兴与寺院经济累积及信仰中心的强化有密切的关系,而东察合台汗积极推动伊斯兰教的政策则有加乘的效果,所以政治与宗教的结合可以使政权振衰起弊,转危为安,宗教则在政权的护航下波澜壮阔,根植人心。 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东察合台汗国时期是我国西北地区各民族分化、聚合的重要时期,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不断地相互交流、融合,促进了汗国经济文化的发展,随着蒙兀儿人改信伊斯兰教并从游牧转向定居,汗国内部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另外,这一时期也是我国新疆地区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涌现出的大批文化艺术成果是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其文化艺术的进步发展,不但促进了蒙古人的伊斯兰化进程,更为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形成奠定了文化艺术的基础。
【关键词】:东察合台汗国 伊斯兰 兴起 社会根源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96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1 引言6-9
- 1.1 问题的提出6
- 1.2 研究综述6-8
- 1.2.1 国外研究情况综述6-7
- 1.2.2 国内研究情况综述7-8
- 1.3 研究方法8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8-9
- 2 东察合台汗国建立的社会背景及宗教状况9-17
- 2.1 地方贵族势力的兴起以及察合台汗国的东西分裂9-11
- 2.1.1 地方贵族势力的兴起9-11
- 2.1.2 察合台汗国的东西分裂11
- 2.2 东察合台汗国建立前后的宗教状况11-17
- 2.2.1 察合台汗国统治时期的宗教状况12-14
- 2.2.2 伊斯兰教对察合台蒙兀儿诸汗的影响14-17
- 3 伊斯兰教在东察合台汗国的兴起和社会根源17-33
- 3.1 伊斯兰教在东察合台汗国的兴起17-25
- 3.1.1 伊斯兰教在天山南麓和哈密的传播17-22
- 3.1.2 和卓势力与纳合西班底耶教团的兴起22-25
- 3.2 伊斯兰教在东察合台汗国兴起的社会根源25-31
- 3.2.1 察合台后裔对伊斯兰教的利用25-27
- 3.2.2 从游牧向定居的转变27-29
- 3.2.3 佛教的衰落对伊斯兰教传播的影响29-31
- 3.3 小结31-33
- 4 伊斯兰教对东察合台汗国社会生活的影响33-44
- 4.1 蒙兀儿人融入维吾尔族33-36
- 4.2 东察合台汗国时期伊斯兰教对社会经济的影响36-40
- 4.3 东察合台汗国时期伊斯兰教对文化艺术的影响40-44
- 4.3.1 以察合台语为代表的语言、文字以及文学方面的发展40-42
- 4.3.2 舞蹈、绘画等艺术风格的发展42-44
- 结论44-46
- 参考文献46-48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48
- 后记48-4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玉红;东察合台汗国伊斯兰化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80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80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