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利希神学史观述评
本文关键词:蒂利希神学史观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蒂利希 历史意识 历史主体 历史目标 上帝国
【摘要】:蒂利希是当代西方宗教哲学思潮中最有代表性的宗教哲学家和神学家之一,他的系统神学思想在20世纪神学思想史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国内外学者对于蒂利希的系统神学一些重要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相比而言,国内学术界对其系统神学中神学史观的研究相对较少。神学史观是蒂利希系统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蒂利希这一思想进行梳理和阐释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此有助于加深对蒂利希宗教神学思想的理解与把握。本文探讨了蒂利希生命中每个阶段,以及时代背景对其神学史观形成的影响;梳理了蒂利希的神学史观的主要思想,对他的历史与上帝国为核心的神学史观思想进行了发掘和分析。蒂利希以神学为基础的历史观,是沿着一条逻辑主线——历史意识对历史的影响:历史意识在选择和记述历史的事件的条件下决定历史事件;历史意识又是由历史的主体决定的,这一主体不是某个人,而是团体。而历史团体又由其历史使命所决定,历史的使命是从历史的人类的最初就存在的。上帝决定了历史的使命,因此上帝决定了历史团体的使命。所以人类最终的目标是上帝国。
【关键词】:蒂利希 历史意识 历史主体 历史目标 上帝国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7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1
- 第一章 蒂利希神学史观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11-17
- 第一节 蒂利希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11-15
- 一、 蒂利希生平简介11-12
- 二、 蒂利希所处的时代背景12-15
- 第二节 蒂利希神学史观的理论前提15-16
- 本章小结16-17
- 第二章 历史意识与历史的诠释17-30
- 第一节 历史与历史意识17-25
- 一、 历史的意识17-19
- 二、 历史的层次特征19-22
- 三、 历史的时间22-23
- 四、 历史的诠释的本质与问题23-25
- 第二节 历史的意义25-29
- 一、 对历史意义之问的否定回答25-26
- 二、 对历史意义之问的积极,但不适当的回答26-28
- 三、 对历史意义之问积极适当的回答28-29
-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历史的主体和目标30-47
- 第一节 历史的肩负者:团体30-32
- 第二节 上帝国在历史中的代表——教会32-38
- 一、 上帝国与教会32-33
- 二、 上帝国与教会史33-34
- 三、 上帝国与世界史34-38
- 1、教会史与世界史35-36
- 2、上帝国和历史的自我统一的关系36-37
- 3、上帝国与历史的自我超越的关系37
- 4、上帝国和历史中个人的关系37-38
- 第三节 历史的目标——上帝国38-46
- 一、 历史中上帝国的中心显示38-41
- 二、 救赎史的理念41-44
- 三、 历史的目标——上帝国44-46
- 1、历史的终末将时间者提升为永恒者44-45
- 2、历史的终末将否定者显为终极的审判45-46
- 3、否定性的永远克服——永远的蒙福46
- 本章小结46-47
- 第四章 蒂利希神学史观的理论贡献47-55
- 第一节 蒂利希神学史观的方法论47-50
- 一、 创造性的释义学方法47-48
- 二、 人类困境的本体论分析48-50
- 第二节 人类历史发展的探讨50-55
- 一、 人类历史发展的理论探讨50-51
- 二、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救赎51-52
- 三、 人类历史的终结:宗教、文化和道德的终结52-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创同;王志庆;;约阿基姆的历史观与历史哲学[A];国学论衡(第五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云也退 (公司职员);用一生经营一种虔诚[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2 张昭然;谁是苏珊·桑塔格?[N];中国邮政报;2004年
3 万俊人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石何以玉[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孤云;朱大可寻求独立声音的表述[N];中国邮政报;2004年
5 南京大学教授、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 赖永海;宗教与道德[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胡子宏;写作是为了安顿自己[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7 程志华;儒学是哲学,何必为宗教![N];深圳商报;2011年
8 陈亚联;以正确理论为指导 推动藏学研究走向辉煌[N];中国民族报;2011年
9 翟志宏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早期基督宗教神学体系建构中的希腊化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尼玛潘多 晓勇;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学术宝库的奇葩[N];西藏日报(汉);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树林;人类困境与终极关怀[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张迅;爱之上帝与生命之道[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刘翠;人的生存本体论结构[D];黑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巍巍;蒂利希神学史观述评[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李静;论白先勇的宗教意识[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清松;基督教与近代科学的兴起[D];复旦大学;2010年
4 苏惠惠;《沉默》中的勇气[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997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97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