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沉积柱中磷形态的垂直分布及指示意义
本文关键词:洪湖沉积柱中磷形态的垂直分布及指示意义 出处:《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于2014年底,在洪湖中部较为稳定的区域采集了一根沉积柱,分析了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总氮、有机质的含量.结果表明:沉积柱中总磷、总氮和有机质的浓度平均值超过安大略沉积物评价指南,呈现出不同的污染水平.相关性研究表明,Fe/Al-P和有机磷(OP)是总磷(TP)的主要成分.依据~(137)Cs和~(210)Pb定年结果,沉积柱中磷形态的垂直变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1952年前,洪湖沉积物中的Ca-P磷含量最高,其他形态的磷含量较低,说明沉积物中的磷主要来源于自然活动;1950s~1980s,沉积物中Fe/Al-P和OP含量的升高与エ农业活动的增强有关,沉积物Ca-P含量迅速降低可能与洪湖水文条件的改变有关;1980s以来,沉积物中除了Ca-P以外,其他形态的磷呈上升趋势.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磷与洪湖地区人类活动指标(人口、粮食产量、化肥使用量和围网养殖规模)呈正相关,说明人类活动是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输入源.
[Abstract]:In end of 2014, a sedimentary column was collected in the middle of Honghu Lake, and the contents of phosphorus, total nitrogen and organic matter in the sediments were analyzed. The mean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nitrogen and organic matter were higher than the Ontario sediment assessment guidelines, showing different levels of pollution. Fe/Al-P and organophosphorus were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total phosphorus (TP),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137Cs and 210Pb dating. The vertical variation of phosphorus forms in sediment colum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before 1952, the phosphorus content of Ca-P in Honghu Lake was the highest, while that of other forms was lower. It shows that the phosphorus in sediment is mainly derived from natural activities. In 1950s ~ 1980s, the increase of Fe/Al-P and op contents in sediments was related to the enhancement of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The rapid decrease of Ca-P content in sediments may be related to the change of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in Honghu Lake. Since 1980's, the other forms of phosphorus in sediments, except Ca-P, have been on the rise. Different forms of phosphorus in sediments and indicators of human activities (population, grain yield) in Honghu area.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ertilizer use and scale of seine culture, indicating that human activity was the main source of phosphorus in sediment.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503103)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4CFB895)
【分类号】:X524
【正文快照】: 武汉430074)湖泊中的营养物质来源于水生植物、藻类等自身活动以及非点源农业污染等外源性输入[1].1960s以前,全球范围内湖泊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系统自身.此后,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湖泊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升高,导致水质下降和生态系统的不断恶化[2].在人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重华,王晓蓉,孙昊;羊角月芽藻的生长与湖水中几种磷形态关系模型的建立[J];环境化学;1997年04期
2 吴重华,王晓蓉,孙昊;羊角月芽藻摄取磷形态的动力学研究[J];环境化学;1998年05期
3 吴重华,王晓蓉,孙昊;几种物质磷形态的生物有效性模拟研究[J];环境科学;1998年03期
4 章婷曦;王晓蓉;金相灿;;太湖不同营养水平湖区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分布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5 杨志虹;马晓宇;张毅;吕卫华;郭博书;;黄河下游钙-磷形态测定及其生态学意义[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8年05期
6 张宪伟;潘纲;陈灏;廖龙标;郭博书;王晓丽;;黄河沉积物磷形态沿程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7 王晓蓉,吴重华;湖水中磷形态的生物有效性[J];环境化学;1994年02期
8 郑振华,周培疆,吴振斌;不同基因型水稻幼苗摄取东湖水磷形态的动力学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2002年03期
9 金相灿;庞燕;王圣瑞;周小宁;;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沉积物磷形态及其分布特征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10 王琦;姜霞;金相灿;徐玉慧;;太湖不同营养水平湖区沉积物磷形态与生物可利用磷的分布及相互关系[J];湖泊科学;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心昱;王秋兵;;河漫滩沉积物剖面中磷含量分布与形态变化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尹爱经;典型滩涂围垦区土壤理化性质和磷形态演变[D];南京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婷婷;典型农田溪流水系统沉积物磷形态及释放风险[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2 郭俊锐;扰动条件下不同尺度磷形态数量分布的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3 刘红宜;珠江三角洲平原农田土壤磷形态特征及其发生学意义[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4 韩雪鹏;云桥湿地表层底泥磷形态季节特征及释放风险评估[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5 苗霄霖;茶树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磷、铝形态转化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6 聂祥;广东省典型供水水库沉积物中磷形态与释放特征[D];暨南大学;2009年
7 郭志勇;城市湖泊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分布特征及转化规律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周瑞清;黄河干流表层沉积物及主要入河沙漠颗粒物中磷形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9 马钦;黄河中下游沉积物中磷形态分布及其对磷的吸附特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郭海涛;长寿湖中磷形态的季节变化和沉积物磷释放的模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39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439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