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三种水生植物枯落物分解特征与人工湿地渗透系数

发布时间:2018-01-31 10:59

  本文关键词: 水生植物 枯落物 分解速率 渗透系数 出处:《湿地科学》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于2015年5月6日,开展模拟人工湿地实验,研究美人蕉(Canna indic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as)和香蒲(Typha orientalis)地上部分(茎、叶)和地下部分(根)枯落物的分解特征及其对人工湿地渗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枯落物分解期间,美人蕉茎、叶枯落物的分解率最大,其次为芦苇的,香蒲的最小;在分解的第302天,香蒲、美人蕉和芦苇根枯落物的分解率分别为90.6%、89.3%和73.4%,美人蕉、芦苇和香蒲茎、叶枯落物的分解率分别为93.1%、54.7%和51.4%,美人蕉茎、叶枯落物分解率高与其初始氮含量较高和木质素含量较低有关。3种水生植物枯落物的分解率与植物枯落物中的碳氮比显著负相关(p0.01),与木质素与氮之比显著负相关(p0.05)。与未添加水生植物枯落物的人工湿地相比,添加香蒲、美人蕉和芦苇茎、叶枯落物的人工湿地渗透系数分别下降了24.1%、16.7%和23.4%。在人工湿地中,种植木质素含量低的美人蕉,有利于缓解人工湿地堵塞。
[Abstract]:In May 6th 2015, a simulated artificial wetlan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study Canna indica. Phragmites australias (Phragmites australias) and Typha orientalis (ste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composition rate of Canna stem and leaf litter was the highest in the period of litter decomposition, followed by Reed. The smallest of Typha; On the 302 day of decomposition, the decomposition rates of the litter of cattail, canna and Reed root were 90.689. 3% and 73. 4%, respectively. The decomposition rates of leaf litter were 93.1% and 51.4%, respectively. The high decomposition rate of leaf litter was related to the higher initial nitrogen content and the lower lignin content. The decomposition rate of litter of 3 aquatic plant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 / N ratio of plant litter (p 0.0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ignin and nitrogen. Compared with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without adding litter of aquatic plants, cattail, canna and Reed stem were added. The osmotic coefficient of artificial wetland of leaf litter decreased by 24.1g / 16.7% and 23.4g respectively. In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planting banana with low lignin content was beneficial to alleviate the blockage of constructed wetland.
【作者单位】: 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41477)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4S04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1257) 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201610300037)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项目(20161507)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JNHB-057)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C222)资助
【分类号】:X173;X703
【正文快照】: 人工湿地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堵塞问题[1,2]。有研究发现,近一半的人工湿地在投入使用后产生了堵塞[3],如深圳白泥坑和雁田人工湿地等,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都产生了严重堵塞,降低了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率[4]。引起人工湿地堵塞的因素很多,其中,有机物积累是导致人工湿地堵塞的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仝川;刘白贵;;不同水淹环境下河口感潮湿地枯落物分解及营养动态[J];地理研究;2009年01期

2 刘汝海,王艳,王起超,吕宪国,高俊琴;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植物枯落物中汞的变异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3 彭云;;高校校园枯落物处理现状与对策——以成都理工大学和贵州大学南区为例[J];环境卫生工程;2007年03期

4 孙志高;刘景双;于君宝;秦胜金;;模拟湿地水分变化对小叶章枯落物分解及氮动态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8年08期

5 曾从盛;张林海;王天鹅;张文娟;仝川;;闽江河口湿地植物枯落物立枯和倒伏分解主要元素动态[J];生态学报;2012年20期

6 陈华,Mark E.Harm on,田汉勤;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枯落物分解的影响(英文)[J];生态学报;2001年09期

7 张林海;曾从盛;张文娟;王天鹅;仝川;;闽江河口湿地枯落物分解及主要影响因子[J];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09期

8 孙志高;刘景双;;湿地枯落物分解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07年04期

9 杨继松;刘景双;于君宝;王金达;赵卫;;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枯落物分解及主要元素变化动态[J];生态学杂志;2006年06期

10 万忠梅;宋长春;刘德燕;;氮输入对沼泽湿地小叶章枯落物分解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涛;郭宗楼;陆琦;邓莉;;人工湿地的多重效益浅析[A];上海市湿地利用和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方志坚;张晓峰;吴燕;徐庆贤;;保护城市人工湿地 建设绿色家园[A];福建省农业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哲维;张政权;;人工湿地砌体砖研究与利用[A];四川省水污染控制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谷;吴恢碧;姚雁鸿;陶玲;曾梦兆;;人工湿地在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A];全国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监测与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

本文编号:1478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478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0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