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大数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选题:大数据 + 生态环境大数据 ; 参考:《生态学报》2017年14期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建设和应用已初露端倪。为了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建设和应用,综述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中的机遇和优势,并分析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在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总结和概括了大数据的概念与特征,又结合生态环境领域的特点,分析了生态环境大数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重点阐述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在减缓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气候变化中的机遇,主要从数据存储、处理、分析、解释和展示等方面阐述生态环境大数据相较于传统数据的优势,通过这些优势说明生态环境大数据将有助于全面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综合决策水平。虽然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重重挑战,在数据共享和开放、应用创新、数据管理、技术创新和落地、专业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环境大数据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各类生态环境数据的标准化、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存储与处理分析平台和推动国内外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的对接。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large data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arge data technology,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arge data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ve begun to emerg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arge data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opportunities and advantages of larg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ta in solv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large data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analyzed.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summariz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data, and analyzes the particularity and complexity of large data 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t focuses on the opportunities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cological degrad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mainly from data storage, processing, analysis, and solution. Explain and demonstrate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data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data. Through these advantages, the large data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decision-making level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Although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the larg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ta is broad, it is also facing many challenge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new, data managem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landing,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capital inves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nalys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larg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ta is put forward, includ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various kind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ta,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arge data storage and processing analysis platform and a push. The docking of large data platform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t home and abroad.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12CB417103) 青海省2013年科技促进新农村建设计划项目(2013-N-556) 四川省林业厅项目(2009-204)
【分类号】:X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世伟;;论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与新要求[J];图书情报工作;2016年06期
2 詹志明;尹文君;;环保大数据及其在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创新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2016年06期
3 吴班;程春明;;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探析[J];环境保护;2016年Z1期
4 茅铭晨;黄金印;;环境污染与公共服务对健康支出的影响——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分析[J];财经论丛;2016年01期
5 程春明;李蔚;宋旭;;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2015年06期
6 常杪;冯雁;郭培坤;解惠婷;王世汶;;环境大数据概念、特征及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环境管理;2015年06期
7 杨曦;GUL Jabeen;罗平;;云时代下的大数据安全技术[J];中兴通讯技术;2016年01期
8 陈左宁;王广益;胡苏太;韦海亮;;大数据安全与自主可控[J];科学通报;2015年Z1期
9 赵岑;李梦然;金日峰;;大数据时代关于隐私的思考[J];科学通报;2015年Z1期
10 李学龙;龚海刚;;大数据系统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静;;气象大数据时代真的到了吗?[N];中国气象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晨曦;全球环境治理的结构与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吴勇;向坚持;;大数据在税收领域应用展望及对策研究[J];电子政务;2017年08期
2 孙彬;王东;;“一带一路”物流中心大数据体系的建设[J];中国流通经济;2017年08期
3 王崇骏;;大数据价值期望探讨[J];大数据;2017年04期
4 展卫红;郑丰;李钰;;连云港市环保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与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年14期
5 郑石明;;数据开放、公众参与和环境治理创新[J];行政论坛;2017年04期
6 刘峰;;大数据时代计算机数据库连接访问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年13期
7 谷良;段婕;段敬;;关于主机监控中动态基线告警管理的研究与实现[J];山西电力;2017年03期
8 周耀林;常大伟;;我国档案大数据研究的现状分析与趋势探讨[J];档案学研究;2017年03期
9 张晓夏;张童;唐楚蕾;王红红;;大数据背景下护理人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护理研究;2017年19期
10 黄雪飞;宫晓慧;;基于大数据视角的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转型与创新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武锋强;基于RS、GIS的生态环境评价与生态熵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2 于海涛;西北太平洋区域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李雪松;东北亚区域环境跨界污染的合作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赵斌;全球气候政治中的新兴大国群体化[D];武汉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艺新;;电力大数据应用模式与前景分析[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年17期
2 王世伟;;打造智慧安全大城市[J];中国建设信息;2015年15期
3 谢然;;大数据应用案例TOP 100[J];互联网周刊;2015年06期
4 魏斌;黄明祥;;新形势下环境信息化发展展望[J];中国环境管理;2015年01期
5 郭丽丽;李勇;;国有企业的产业拖累效应及其门槛特征[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01期
6 苗国厚;谢霄男;;大数据技术:提高互联网治理主动性的利器[J];新闻界;2014年23期
7 方巍;郑玉;徐江;;大数据:概念、技术及应用研究综述[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8 武文莉;唐晓迪;;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J];行政与法;2014年09期
9 任磊;杜一;马帅;张小龙;戴国忠;;大数据可视分析综述[J];软件学报;2014年09期
10 何清;庄福振;曾立;赵卫中;谭庆;;PDMiner:基于云计算的并行分布式数据挖掘工具平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崔先维;中国环境政策中的市场化工具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郭晨星;全球环境治理主体结构模型建构及经验验证[D];山东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成平,白恩培;努力搞好黄河上游生态环境建设[J];当代生态农业;2000年Z1期
2 ;大力改善生态环境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J];发展;2000年06期
3 王军;打好生态环境建设硬仗[J];兰州学刊;2000年03期
4 赵世亮;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J];中国贫困地区;2000年03期
5 马卫东;生态环境建设四谈[J];陕西水利;2000年02期
6 郭振德,李正墨;加快山西生态环境建设的探讨[J];学会;2000年06期
7 覃 群;保护生态环境 动物聚会观佳景[J];沿海环境;2000年10期
8 王文楷,王超,刘爱荣,刘荷芬,宋金叶;黄河水患灾害与生态环境建设[J];中国减灾;2000年03期
9 王本兴;生态环境生产与持续发展[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杨崎筠;;农民对生态环境建设有“五忧”[J];农村工作通讯;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礼先;;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配置[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杜开锐;;天津的生态环境及生态管护[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赵文焕;;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构想[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刘丛;马利民;;中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策[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5 黄国勤;;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柏玉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探讨[A];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兰桂山;;纵论丰宁县科学治理生态环境的典型经验与做法[A];2009新华杯迎国庆60周年畜牧兽医科技论文集[C];2009年
8 范广鹏;;鞍山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9 梁流涛;诸培新;;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形成机理及其管理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胡民芳;;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亚楠;旅游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N];中国旅游报;2003年
2 潘玉君;简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补偿问题[N];光明日报;2004年
3 庞贤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N];广西日报;2004年
4 河北唐山 马永平;建立良好的市场生态环境[N];中国建设报;2002年
5 吕志雄;生态环境要好[N];河南日报;2007年
6 记者 王青山;政府应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N];四川日报;2006年
7 党毅;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初现成效[N];固原日报;2008年
8 记者 朱扬;调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N];恩施日报;2010年
9 中国人民大学 张巧云;从科学发展的高度谋划生态环境建设[N];人民日报;2010年
10 张巧云;从科学发展高度谋划生态环境建设[N];中国建设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炎秋;武陵山片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刘贺贺;东北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过程、格局与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彭永林;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支撑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黄建军;陕西生态环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5 卢斌(王莹);基于格网GIS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雷敏;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7 薛占海;生态环境产业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张继承;基于RS/GIS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廖炜;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调控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梁海超;重庆松藻煤矿区生态环境经济补偿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芳;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及其与城市化效率的时空分异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闯;辽宁省大洼县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党卓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4 史立静;邢台市农村生态环境问与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5 蒋政;宁夏中卫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徐双明;区域生态环境服务政府购买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超;天山北坡典型绿洲城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8 李灵敏;呼和浩特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佳;鞘蕊苏有效成分合成酶基因克隆及其含量与生态环境相关性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尼鲁法尔·阿布力米提;坎儿井系统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28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828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