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武汉市道路尘埃污染中磁学指标与重金属含量对比

发布时间:2018-05-09 21:30

  本文选题:环境磁学 + 重金属分析 ; 参考:《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03期


【摘要】:对武汉市不同功能区的道路尘埃进行环境磁学和化学分析的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尘埃中的磁性矿物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平均磁化率为工业区(7.36×10~(-6)m~3/kg)交通沿线(5.38×10~(-6)m~3/kg)商业区(3.76×10~(-6)m~3/kg)开发区(2.26×10~(-6)m~3/kg)和风景区(2.48×10~(-6)m~3/kg).工业活动和交通因素是造成区域尘埃中磁性矿物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地理位置和人口密度对尘埃中磁性矿物的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岩石磁学研究结果表明:尘埃中的磁性载体以亚铁磁性矿物为主,部分样品中含有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显示:人类活动产生的磁性颗粒(铁的氧化物和铁的硅铝酸盐)一般呈球形,自然成土过程中形成的不规则状磁性颗粒(磁赤铁矿).污染负荷指数与磁化率(R~2=0.870)、饱和等温剩磁(R~2=0.665)等表征磁性矿物含量的参数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尘埃的磁学参数可以作为重金属含量的参考指标.
[Abstract]:The environmental magnetics and chemical analysis of road dust in different functional areas of Wuhan City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 magnetic minerals in dust varies greatly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averag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is 7.36 脳 10 ~ (-6) m ~ (-1) ~ (3 / kg) in industrial area.) the averag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is 5.38 脳 10 ~ (-6) m ~ (-1) ~ (3 / kg) ~ (3 / kg) along the traffic) in a commercial area (3.76 脳 10 ~ (-6) m ~ (-1) ~ (3 / kg) and 2.26 脳 10 ~ (10) ~ (-6) m ~ (-1 / kg) in the development zone and 2.48 脳 10 ~ (-6) m ~ (-1) ~ (3 路kg) ~ (-1) in the scenic area. Industrial activities and traffic factors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increase of magnetic mineral content in regional dust.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population density also affect the content of magnetic minerals in dust. The results of rock magnetic study show that the magnetic carrier in dust is mainly ferromagnetic minerals, and some samples contain incomplete antiferromagnetic mineral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um (EDS) analysis show that the magnetic particles produced by human activities (iron oxide and iron silicate) are generally spherical and irregular magnetic particles (maghematite) formed during the natural soil-forming proces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ollution load index and the parameters such as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R ~ (2)) ~ (2 +) ~ (0.870) and saturation isothermal remanent magnetic (~ (2)) ~ (0.665)) which indicated the content of magnetic minerals. Therefore, the magnetic parameters of dust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index of heavy metal content.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153) 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5BCE077)
【分类号】:X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满荣,王少平,俞立中;环境磁学及其在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1年01期

2 张卫国,,俞立中,许羽;环境磁学研究的简介[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5年03期

3 江化寨;福建省三明城区现代表土环境磁学研究[J];地质找矿论丛;2003年S1期

4 闫海涛,胡守云,朱育新;磁学方法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2期

5 Kenneth L.Verosub;曲赞;;环境磁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地质科学译丛;1995年03期

6 潘永信,朱日祥;环境磁学研究现状和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6年04期

7 张春霞,黄宝春;环境磁学在城市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和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3期

8 张卫国;环境磁学研究及其若干进展[J];世界科学;2005年10期

9 邓成龙,袁宝印,胡守云,刘东生,Kenneth L Verosub,韩家懋,郭正堂,吕厚远;环境磁学某些研究进展评述[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0年02期

10 刘勇;;昆明市松华坝水源区表土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知明;马醒华;胡守云;;江苏固城湖沉积物的环境磁学初步研究[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江化寨;;福建省三明城区现代表土环境磁学研究[A];冶金地质勘查技术文集[C];2003年

3 陈艇;王张华;强小科;;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沉积物环境磁学特征及其对海平面波动的指示[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永;李德贵;;罗布泊八一泉剖面中更新世晚期的环境磁学记录[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黄文娅;杨小强;胡建芳;;晚更新世以来湖光岩玛珥湖的环境磁学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五专题论文集[C];2013年

6 刘彩彩;邓成龙;;南方红土环境磁学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冠;夏敦胜;陈发虎;杨丽萍;陈建徽;魏海涛;;环境磁学及其在干旱区城市污染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聂军胜;昝金波;宋友桂;;中国黄土高原红粘土环境磁学研究进展[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五专题论文集[C];2013年

9 汪卫国;赖志坤;;厦门湾口表层沉积物磁化率特征及其环境意义[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聂军胜;;中国黄土高原红粘土环境磁学研究进展[A];中国地球物理2013——大会报告[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镔;北疆黄土环境磁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庆磊;金华市街道灰尘磁学参数的时空变化与环境意义[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静;城市样带土壤环境磁学空间变异规律与重金属磁学响应[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3 黄冰s

本文编号:18674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8674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a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