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曼谷城市扩张生态环境效应

发布时间:2018-05-12 11:39

  本文选题:城市扩张 + 植被 ; 参考:《生态学报》2017年19期


【摘要】:利用1990、2000、2010和2015年4期Landsat数据和2000—2015年的MODIS NDVI数据,开展了泰国曼谷地区近25年来城市扩张分析,包括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时空变化和扩张模式分析、扩张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以及扩张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1)自1990年以来,曼谷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长,经历了先快后慢再快的增长过程。城市扩张主要沿东北方向,且在距离城市中心14—20km的范围内扩张最为明显,扩张模式以边缘式和填充式为主。(2)在城市化进程中,植被和热岛对城市扩张分别有不同的响应。植被绿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下降明显的地区位于距城市中心10—20km的范围内,即城市建设用地明显扩张的区域。热岛分布与城市建成区分布具有空间一致性,自1990s以来,热岛效应整体增强,但局部变异越来越不明显。(3)曼谷城市扩张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城市布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Abstract]:Based on the Landsat data of 2010 and 2015 and the MODIS NDVI data from 2000 to 2015, the analysis of urban expansion in Bangkok, Thailand, over the past 25 years, including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and the analysis of expansion patterns, was carried out. Th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ffect and driving force of expan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nce 1990, the area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in Bangkok has continued to grow, which has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of increasing first and then slowly. Urban expansion is mainly along the northeast direction, and the expansion is most obvious within the range of 14-20km from the city center. The expansion pattern is mainly marginal type and filling type. (2)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vegetation and heat island have different responses to urban expansion. The green degree of vegetation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as a whole, and the area with obvious decline was located within the range of 10-20km from the center of the city, that is, the area where the land for urban construction was obviously expan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heat island is consistent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urban built-up area. Since 1990's, the heat island effect has been strengthened as a whole, but the local variation is becoming less and less obvious.) the urban expansion of Bangkok is subject to natural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economy. The influence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urban layout.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南省地球观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
【基金】:海南省科技合作专项资金项目(KJHZ2015-14) 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ZDKJ2016021)
【分类号】:X171.1;X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永娇;马海州;董锁成;;城市扩张进程中水环境污染成本响应模拟[J];地理研究;2009年02期

2 谭春阳;魏锦宏;徐天蜀;陈桂良;王跃辉;;资源型城市扩张与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研究——以包头市为例[J];林业调查规划;2014年01期

3 栗东晖;“热岛”遍及城市 市民企盼自然[J];劳动安全与健康;2001年12期

4 北青;热岛!热岛!——城市为何成烤箱?[J];环境教育;2003年05期

5 张荣忠;城市“热岛”促使城市更绿之秘[J];森林与人类;2004年11期

6 刘玉彻;王连仲;杨洪斌;汪宏宇;;沈阳2001-2010年热岛变化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年S1期

7 王大军;;日本努力减轻城市“热岛现象”[J];科学咨询;2003年08期

8 韩贵锋;颜文涛;赵珂;叶林;;近20年来重庆市主城区地表热岛的时空变化[J];环境科学研究;2012年06期

9 刘会芬;杨英宝;王帆;潘鑫;;长江三角洲秋季热岛特征及演变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35期

10 李兴荣;胡非;舒文军;;北京夏季强热岛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J];气象;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尹明艳;崔桂香;许春晓;张兆顺;王志石;;热岛现象的大涡模拟[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晨 编译;城市扩张危及全球环境[N];中国气象报;2011年

2 ;限制城市扩张也是节能减排[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王大军;日本应对“热岛现象”[N];中国环境报;2003年

4 王大军;日本减轻城市“热岛现象”[N];中国税务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王娅;北京:变热岛为绿岛[N];中国环境报;2003年

6 陈国宝;郑州如何抵御“热岛”效应[N];河南日报;2004年

7 王妍;日本绿化建筑物降低城市温度[N];江苏经济报;2000年

8 汪文;日本拟用地下管道冷水循环降温[N];北京科技报;2002年

9 本报实习记者 闫慧;专家为“热岛”降温支招[N];中国花卉报;2008年

10 ;日本的“城市热岛”与对策[N];中国建设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志浩;山地城镇热岛特征与测评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钟杰;基于MODIS的长三角城市群热岛特征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宋瑞祥;基于遥感数据合肥市热岛时空特征变化及气温反演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6年

3 陈逸;基于遥感数据的贵阳市热岛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燕丽;基于MODIS数据的长三角地区热岛时空演变及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曾梦;基于MODIS数据的重庆市热岛时空演变及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78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878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f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