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挥发性有机废气热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6-14 21:26

  本文选题:挥发性有机废气 + 吸附浓缩 ; 参考:《化工进展》2017年10期


【摘要】: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是一种单位体积能量密度低、成分复杂、热值波动大的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本文分别介绍了吸附浓缩、蓄热氧化和催化燃烧3类VOCs处理工艺,并主要从工程应用与实验研究两方面对当前3类工艺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还重点从有机废气性质和工艺特点两方面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势和制约各自发展瓶颈。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吸附浓缩对复杂有机废气的适应性较强,但单位体积吸附材料利用率较低、占地面积大;催化燃烧具有起燃温度低、节能等优点,但运行成本较高且单一催化剂对组分复杂的VOCs适应性差;蓄热燃烧具有较高的热回收率,但浓度低、热值波动大的有机废气限制了其运行的稳定性;组合式工艺相比3类基本工艺综合性能较好,但系统较复杂、稳定性较差以及占地面积大。未来,对不同工艺的优势进行组合与优化将成为经济、高效和安全治理挥发性有机废气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Abstract]:Volatile organic waste gas (VOC) is a toxic and harmful atmospheric pollutant with low unit volume energy density, complex composition and high calorific value fluctuation. In this paper, three kinds of VOCs treatment processes, such as adsorption concentration, regenerative oxidation and catalytic combustion, are introduced,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three kinds of processe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reviewed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The advantages of different technologies and their development bottlenecks are also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organic waste gas properties and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it is found that adsorption concentration has a strong adaptability to complex organic waste gas, but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adsorption material per unit volume is low, the area is large, the catalytic combus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ignition temperature and energy saving, etc. However, the operation cost is high and the single catalyst has poor adaptability to VOCs with complex components. The organic waste gas with low concentration and high calorific value limits the stability of VOCs. Compared with the three kinds of basic process, the combined process has better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but the system is more complex, the stability is poor, and the area is large. In the future, the combin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advantages of different processes will become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treat volatile organic waste gas economically, efficiently and safely.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106112016CDJZR145507)
【分类号】:X7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华;邓少林;;有机废气综合治理技术[J];环境;2000年09期

2 毛国柱,闻建平,刘伟,许晓菁;生物法净化有机废气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2年S1期

3 天木;我国攻克有机废气处理环保难题[J];石油化工设备;2002年02期

4 唐运雪;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及前景展望[J];湖南有色金属;2005年05期

5 张晓勇;王振红;;浅析有机废气的治理[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11期

6 杨莹;沈绍柱;;新技术破解有机废气处理难题[J];环境;2007年12期

7 姜明堂;;集装箱行业有机废气污染与治理技术[J];集装箱化;2008年03期

8 杨汉祥;杜凌君;唐文清;邹桂香;;生物洗涤器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应用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王凤霞;;半导体制程有机废气处理技术探讨[J];硅谷;2010年11期

10 李立明;杨媛;;试述石油化工中有机废气处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卓;;等离子体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研究[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五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邢巍巍;宋国华;;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技术[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3 包能胜;谢荣生;薛成全;熊鸿;;涂布印刷设备有机废气蓄热式热氧化器的研制[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曾光龙;;有机废气水吸收装置在覆铜板生产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中国覆铜板技术·市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芳;丁毓文;;油漆作业有机废气发生量的确定[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4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1994年

6 郑小明;;工业有机废气的催化燃烧治理[A];Risk Assessment of Toxic Chemical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7 萧琦;张欣欣;姜泽毅;;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炉的发展状况[A];2006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娜;尤宏;姚杰;黄君礼;;复合金属氧化物在有机废气催化氧化中的催化性能研究[A];第四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曾光龙;;介绍一种结构简单的RTO废气焚烧炉[A];第八届中国覆铜板市场·技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10 张湘君;;蜂窝轮活性碳纤维吸附装置治理有机废气的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6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郑元丹 通讯员 黄最惠;我市着力治理船企有机废气排放[N];舟山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高杰;吸附法治理有机废气[N];中国环境报;2002年

3 姜冰;我国有机废气处理技术获突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4 姜虹;首家工业有机废气研发中心成立[N];中国化工报;2008年

5 黄裕侃;如何治理医药含氯有机废气[N];中国环境报;2008年

6 李红玉;广州黑马科技变有机废气为“金山”[N];中国企业报;2008年

7 李红玉;黑马科技:用技术实现有机废气资源化[N];中国企业报;2009年

8 记者 田兆运;有机废气处理环保难题被攻克[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9 刘桂春;有机废气净化可生产化工原料[N];中国化工报;2011年

10 记者 曹爱方 通讯员 陈晓众;三年削减有机废气1200吨[N];宁波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俞丹青;钛基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系物有机废气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陈耿;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反应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赵明富;生物膜滴滤塔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过程的测量与控制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洪伟;稀土改性TiO_2光催化氧化苯类有机废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5 叶招莲;等离子体及联合等离子体光解(CPP)技术降解挥发性有机废气[D];复旦大学;2009年

6 聂勇;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治理有机废气放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侯晨涛;真菌过滤法净化挥发性有机废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芝林;某化工生产企业废气综合治理工程设计[D];浙江大学;2015年

2 奚海萍;吸附浓缩燃烧法处理大风量低浓度VOCs废气的工艺设计[D];浙江大学;2015年

3 孟少左;挥发性有机废气的高效净化和溶剂回收技术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4 师琴琴;某电子企业喷涂废气综合治理工程设计[D];浙江大学;2014年

5 周林园;印刷车间环境的治理与节能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6 何毅;生物法处理印刷厂有机废气的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7 黄银鹏;印染厂染色定型车间有机废气的综合治理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6年

8 胡浩;涂布机有机废气新型焚烧处理方法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9 戎晓林;热等离子体技术在有机废气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16年

10 刘洋;等离子体净化实验室通风橱外排烟气中有机废气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19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019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f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