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理论与管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9-05-14 12:01
【摘要】:生态系统服务是当前可持续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环境保护与管理需求的不断增加,政策制定者希望将生态系统服务信息更多地融入管理实践中。由于理论的不确定性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如何准确地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如何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提取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信息给决策者参考,仍然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难点。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产生、传递和消耗过程,区分生态系统服务的潜在供给、实际供给和人类需求;引入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和供给率两个指标,为区域间自然资源资产的比较提供一种方法;以白洋淀流域为案例,采用生态系统服务矩阵法,结合GIS空间模拟技术,揭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空间特征。白洋淀流域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率和供需比分别是:0.4966和0.1131,说明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状态较好,且处于盈余状态。对流域内供给率较高且供给处于盈余的区域,应作为生态保护与补偿的主要区域;对生态系统服务需求较大的区域应进行必要的生态建设与修复。研究结果为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实际的科学依据。
[Abstract]:Ecosystem service is one of the hotspots of sustainable scientific research at present.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policymakers hope to integrate ecosystem service information more into management practice. Due to the uncertainty of theory and the limit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how to evaluate ecosystem services accurately, how to consider the needs of different stakeholders, and how to extract important ecosystem service information for decision makers' reference. It is still a difficult point in this field at present. Based on the process of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and consump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the potential supply, actual supply and human demand of ecosystem services are distinguished. The supply and demand ratio and supply rate of ecosystem services are introduced to provide a method for the comparis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ssets between regions. Taking Baiyangdian River Basin as an example,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ecosystem service supply and demand are revealed by using ecosystem service matrix method and GIS spati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The supply rate and supply / demand ratio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Baiyangdian Basin in 2010 are 0.4966 and 0.1131, respectively,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supply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Baiyangdian Basin is in a good state and is in surplus state. The areas with high supply rate and surplus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main areas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compensation, and the necessa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restor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e areas with large demand for ecosystem services.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 practical scientific basis for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and policy formul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Department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41501580)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创新基金(CX201505)
【分类号】:X17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刚,盛连喜,冯江;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分类与价值分类[J];环境科学动态;2000年01期

2 杨丽;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房岩,孙刚,李雪梅;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房岩,孙刚;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J];生物学通报;2004年04期

5 宝音都仍;郭晓川;;生态系统服务定价方法刍议[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杨光梅;李文华;闵庆文;甄霖;Mario Lucas;;对我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局限性的思考及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1期

7 甄霖;刘雪林;魏云洁;;生态系统服务消费模式、计量及其管理框架构建[J];资源科学;2008年01期

8 李文华;张彪;谢高地;;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2009年01期

9 赵雪雁;徐中民;;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研究框架与应用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04期

10 王洪梅;钱金平;;对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几点新认识[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文博;;生态系统服务付费:一种减缓地区贫困的重要措施[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梁欣;臧淑英;;大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黄湘;李卫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4 唐国滔;姚焕玫;李小明;覃楠钧;顾富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5 曹智;闵庆文;刘某承;白艳莹;;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承载力概念、内涵与评估模型[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4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6 梅卓华;孙洁梅;赵春霞;张哲海;;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7 王萱;陈伟琪;;围填海导致的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损失的货币化评估——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8 Sung-Won Shim;;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与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9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评估及其研究意义[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田志会;郑大玮;;北京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A];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赵晓妮;我国必须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N];中国气象报;2013年

2 王志理 摘译;2050年地球上的生命与生活[N];中国人口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萌;资源型城市分类及生态调控机理与过程[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2 左冕;义乌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3 师庆三;干旱区景观尺度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初步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芹;锡林郭勒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的量化和评估[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2 郭钟哲;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权衡与协同[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林世伟;“三江并流”区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4 邓妹凤;榆林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5 秦克玉;基于情景模拟的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6 杨晓楠;渭河流域(关天段)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权衡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7 韩晔;西安都市圈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及其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8 申小雨;晋北沙化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权衡分析[D];山西大学;2016年

9 刘安钦;人工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梁佳;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76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4766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7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