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有机物浓度下氨氮的好氧硝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金萍,李安桂,李德生;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5年04期
2 Mieure J P;胡锡珉;;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3年01期
3 许京洙;;有机物流失经济损失价值估算方法的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1985年05期
4 中西准子;石健男;;废水有机物指标的探讨[J];国外环境科学技术;1986年02期
5 杭维琦,薛光璞;南京市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与特点[J];中国环境监测;2004年02期
6 毛婷;王跃思;姜洁;吴方X;;2004年国庆假期北京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监测及气象条件对其浓度变化影响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06年02期
7 魏恩棋;时庭锐;李利荣;吴宇峰;尹彦勋;王艳丽;;天津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分布特点[J];中国环境监测;2010年04期
8 戴军升;;上海市交通干线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及变化规律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11年01期
9 王文路;吕康乐;杨明波;;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20种挥发性有机物[J];甘肃科技;2012年12期
10 徐以盛;炭管采集空气中几种有机物的测定方法[J];劳动医学;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徐亚;牛振川;陈进生;廖旭;;厦门海沧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2 邹伟国;李春森;;加强混凝对有机物的去除[A];第四届全国给水排水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张元璋;施文健;;季铵型纤维素吸附磺酸基有机物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毛婷;王跃思;姜洁;吴方坤;;2004年秋季北京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垂直分布初步研究[A];2005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赵红帅;张广山;;北京市大气环境挥发性有机物种类及浓度变化初步研究[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王瑛;徐晓斌;毛婷;张东启;;珠穆朗玛地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初步检测结果[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唐艳;挥发性有机物亟待综合防治[N];中国环境报;2013年
2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姜一晨 邵敏;加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防控[N];中国环境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立钟;微生物燃料电池中产电微生物的电诱导驯化[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张健;有机物和硝酸盐对硫自养—电化学氢自养组合工艺还原高氯酸盐性能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蒋建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现状分析[D];广西大学;2016年
4 孙聪;挥发性有机物在空气/颗粒物体系间的分配及预测[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5 宋守鑫;哈尔滨周边地区土壤中27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D];吉林大学;2013年
6 应珊婷;重金属与表面活性剂共存对沉积物吸附有机物的复合效应[D];浙江大学;2006年
7 关胜;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快速测定方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冯媛;典型制药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方法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3年
9 王艳;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有机物去除模式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10 侯云霞;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有机物浓度随机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75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575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