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环境敏感性重大工程社会安全风险机理分析及量化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1 03:23
【摘要】: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兴建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工程,也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近年来我国各地相继爆发了多起由环境敏感性重大工程上马引致的环境群体性事件,严重制约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成为危害社会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风险源和冲击社会秩序的实质性因素,也给我国的公共安全和政府治理造成了严峻的挑战。我国现行的稳评制度往往更偏重于技术、环境风险的评估,忽视了对公众的风险感知状况的评估与分析,而这正是导致现阶段我国环境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本研究基于公众风险感知视角来对重大工程的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机理以及量化模型进行研究,并引入基于风险的管控(RBS/M)理念,探讨基于风险分级的环境敏感性重大工程项目社会安全风险管控模式,以期为现行的重大工程“稳评”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和途径。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并定义了环境敏感性重大工程社会安全风险的概念。分析了社会安全风险的内涵及特征,为环境敏感性重大工程社会安全风险的机理分析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奠定了基础。2)梳理了我国近10年来爆发的20起由典型的由环境敏感性重大工程引致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案例,总结了风险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点,从事故致因理论的“4M”要素入手分析了环境敏感性重大工程引致群体性事件的深层次原因,梳理出风险型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明确了各影响因素在环境敏感性重大工程安全风险系统中的结构关系。3)分析了重大工程社会稳定风险的一般机理,以及环境敏感性重大工程从环境风险到群体性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再到社会危机的突变机理。从社会稳定风险的产生机理、发展和演化三个阶段剖析了政府、群众、项目运营方等多方面因素在重大工程社会稳定风险形成过程中的发展以及演化规律,建立了重大工程社会稳定风险的一般机理体系。从公众风险感知和政府行为管理两个方面论述了环境敏感性重大工程的环境风险到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突变路径,构建了环境敏感性重大工程安全风险的突变机理模型。4)介绍了突变理论及其用于环境敏感性重大工程社会风险分析的可行性,进而基于突变理论的数学原理,构建了环境敏感性重大工程社会安全风险尖点突变势函数结构模型,并对其演化状态进行分析,获得了环境敏感性重大工程社会稳定状态的演化情景组合表,并选取四川什邡钼铜项目事件作为案例进行了尖点突变模型推演,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和适用性。5)根据环境敏感性重大工程社会安全风险的突变特征,引入了突变级数法,并综合考虑环境敏感性重大工程的公众风险感知、政府行为管理、工程项目固有风险和社会环境系统等四方面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关键因素进行筛选,从而建立了环境敏感性重大工程社会安全风险的尖点突变评价模型。结合实际数据的收集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适合突变级数法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建立了环境敏感性重大工程社会安全风险综合量化模型,并研究了社会安全风险的可接受准则,提出了环境敏感性重大工程基于风险的管控理念(RBS/M)理念,探讨基于风险分级的环境敏感性重大工程项目社会安全风险管控模式。6)选取南阳核电站为实证研究对象,根据收集的实际数据,运用构建的环境敏感性重大工程社会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定量评价,获得了当地社会安全风险状态综合评价结果,设定了该项目社会安全风险的可接受准则,对结果进行了合理性分析,证明了评价等级和实际情况相吻合,并根据评价结果从多方面提出了社会安全风险治理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图文】:

群体性事件,领域,公众


图 1-1 2015 年群体性事件发生领域分布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高发频发,一方面与我国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有关,,面与公众日益增长的环保意识和对未来可能的环境风险的忧惧有关。根据环保部 2011-2015 年环境统计年报的相关数据,近几年我国公众对于环境

社会稳定,风险,趋势变化


图 1-2 2007 一 2017 年“社会稳定风险”相关研究文献趋势变化之所以选取 2007 年作为数据分析的事件,是因为笔者发现,国内有关社会稳定风险的社会实践和议题 2006 年才刚刚开始,此前并没有相关研究文献,所以本文选取 2007 年开始来了解我国学界关于社会稳定风险的研究现状。与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5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秀琴;张敏新;;环境规制对我国环境敏感性产业出口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5期

2 董嘉明;;环境敏感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需深化研究的若干问题[J];决策咨询;2015年03期

3 董嘉明;吴洁珍;王晟;陈啸;曹锐;;环境敏感性项目建设引发社会矛盾的根源分析及防控对策[J];党政视野;2015年10期

4 张小庆;赵爱莲;陈曦;王莉;陈涛;;电网规划环评社会环境敏感性量化探析[J];环境影响评价;2017年06期

5 张茜;杨东旭;李文明;;森林公园游客亲环境行为的驱动因素——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年03期

6 宋党育,秦勇,张军营,郑楚光;煤中环境敏感性痕量元素的挥发性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0期

7 董嘉明;吴洁珍;王晟;陈啸;曹锐;;环境敏感性项目建设引发社会矛盾的根源分析及防控对策研究[J];决策咨询;2016年01期

8 宋党育,秦勇,张军营,王文峰,郑楚光;西部煤中环境敏感性痕量元素的燃烧迁移行为[J];煤炭转化;2005年02期

9 曹锐;;如何破解环境敏感性项目科普宣传难题[J];中国工程咨询;2015年03期

10 魏楚;黄文若;沈满洪;;环境敏感性生产率研究综述[J];世界经济;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广安;王立平;薛群基;;DLC-MoS_2低环境敏感性薄膜[A];2009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姜学松;印杰;;两亲性多重环境敏感性聚醚胺高分子(PEAs)[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路立;张良;刘颖;;土地适宜性及环境敏感性分析方法的运用——以蓟县长城文化休闲功能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祯珍;窦红静;孙康;;基于多糖的环境敏感性纳米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G:光电功能高分子[C];2013年

5 邬志龙;杨子生;;西南边疆山区州级土地整治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A];中国土地开发整治与建设用地上山研究[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章译 编译;融入可食用景观的大道[N];中国花卉报;2015年

2 本报记者 陈官辉 实习生 于筱菲 江梦娇;支撑发展 实现双赢[N];闽北日报;2010年

3 全国人大代表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江苏省常熟市康博村党委书记 高德康;关于建立和完善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体系的建议[N];消费日报;2016年

4 詹国华;安全管理中的“严”必须建立在科学之上[N];人民铁道;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菡娟;废纺利用如何叫好又叫座?[N];人民政协报;2015年

6 本报记者 郑宗;珙桐:正在走入我们的视野[N];中国花卉报;2007年

7 王芳;五花八门的机场“绿色”解决方案[N];中国民航报;2016年

8 本报记者 毛小北;废旧衣物再循环困境难解[N];中国产经新闻;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郝豫;环境敏感性重大工程社会安全风险机理分析及量化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2 章秀琴;环境规制与出口贸易利益问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4年

3 胡中信;济北煤田煤中敏感性微量元素及其环境意义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峰;福建省地质环境敏感性区划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郑以梅;粉煤灰中环境敏感性微量元素含量分布及淋滤析出特征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3 王成伟;壬苯醇醚阴道用缓释凝胶剂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4年

4 王小红;环境敏感性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药物控释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5 何娇楠;云南省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D];云南大学;2016年

6 鲁春洋;魅力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影响关系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7 汪正州;四川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主体功能区划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8 陈洁;环境敏感性毛发状单分散微球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刘小艳;陕西省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党莉;环境敏感性磷酰胆碱基ABA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胶束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92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592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f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