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的示踪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3 13:22
【摘要】: 济南是著名的泉城,岩溶地下水是济南工业及生活用水的优质水源。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泉水自然喷涌。20世纪80年代至今,地下水的长期开采导致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发生了改变,天然化学平衡被打破,济南名泉面临消失的危险。保泉供水是保障济南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本文应用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水文学等多学科方法,以济南泉域平安店、西郊、市区和东郊等四个排泄区为研究区域,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两次采集地下水化学和同位素样品,采用惰性化学成分(Cl-和NO3-)、主要离子比例(Mg2+/SO42-)和氢氧稳定同位素(2H和18O)等多种示踪方法,分别从溶质和溶剂角度,研究了济南岩溶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碳酸盐岩含水层的脱白云石化、氢氧稳定同位素温度效应和高程效应,分析了现状开采条件下岩溶地下水的补给变化和岩溶水系统的环境变化。 济南岩溶地下水基本上处于有氧条件下,本文首先利用Cl-和NO3-(有氧条件下)保守和惰性的特征,示踪分析补给区的大气降水输入,筛选出未明显污染的西郊排泄区地下水样品。进而,利用西郊的测试数据定量研究了含水层中水-岩相互作用,得到脱白云石化过程的Mg2+/SO42-比值,对地下水样品进行水化学及污染特征示踪。最后,利用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的高程效应和温度效应,示踪研究岩溶地下水的补给特征。 三种示踪方法综合研究的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岩溶水向上顶托补给浅层地下水或者溢出成泉;长期开采条件下,地下水原有的分层性被打破,当地降水、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垂直向下入渗,和岩溶水混合,使之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目前济南泉域市区和东郊开采区的岩溶水补给主要为当地降水、当地浅层地下水与岩溶水的混合,西郊和平安店开采区的大部分岩溶水仍为来自南部补给区的岩溶水,小部分受到了当地降水补给水体的混合。 岩溶地区含水介质的多重性和高度复杂性,决定了岩溶水地区地下水运行规律的复杂性。多种示踪方法相互补充和印证,弥补了单一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在岩溶水的研究方面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当前济南泉域开采的“岩溶水”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岩溶水”的研究结论,对探讨合理的保泉供水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X523
【图文】:

济南泉域,参考文献,济南


2 研究区概况本部分内容主要依据“济南地区水资源调蓄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1]、“山东省济南市保泉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2]、“地下水监测示范区运行成果报告”[32]、“济南保泉供水研究”[36]和“济南保泉供水系统研究”[49]等研究成果编写而成,并对这些成果资料中的图件进行了适当修改和完善。2.1 自然地理概况济南位于山东省中部,泉域座落于泰山余脉千佛山北麓冲积倾斜地带,历经燕山运动为主的多次构造运动,岩溶较发育。研究范围东至东郊、港沟、西营一线,西部以长清、马山一线为界,北部在市区以北以黄河为界,南到南部泰山山脉地表分水岭。地理坐标:东经 116o41′300-117o14′100,北纬 36o28′500-36o46′100,总面积 1500km2(见图 2-1)。

参考文献,岩性,泉域,浅海相


13水源地、泉群;2—断层;3—水系;4—第四系松散层;5—奥陶系碳酸盐6—寒武系碳酸盐岩;7—泰山群变质岩;8—燕山期火成岩体图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摘自参考文献[32])Fig.2-2 General geological settings of the study area群混合片麻岩系大面积分布于泉域南部,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片、角闪斜长片麻岩及黑云变粒岩等,是泉域的基底层。系在本区出露齐全,主要呈近东西向条带状分布,自泰山北麓由南各组沿倾向按顺序正常出露:下统馒头组岩性为浅海相的灰岩、粉沙岩、页岩互层,毛庄组岩性为紫色、紫灰色含小云母片粉沙岩及生物碎屑灰岩透镜体;中统徐庄组岩性为一套浅海相的紫色交错层理砂质灰岩夹薄层灰岩,张夏祖岩性主要为灰色鲕状灰岩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占锋;欧璐;秦大军;滕朝霞;董咏梅;;济南岩溶水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年07期

2 张保建;徐军祥;马振民;沈照理;亓麟;;运用H、O同位素资料分析地下热水的补给来源——以鲁西北阳谷-齐河凸起为例[J];地质通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占锋;欧璐;秦大军;滕朝霞;董咏梅;;济南岩溶水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郑丽芝;岩溶泉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李波;卧虎山水库对济南泉域岩溶水补给的影响[D];济南大学;2011年

3 刘莉莉;济南泉域保泉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总结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27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27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7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