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德州市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改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2 04:33
【摘要】: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目前面临的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突出,其根本原因为区域水代谢在系统结构与功能上的失衡。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合理规划、科学利用水资源是关键。德州中心城区是德州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包括德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运河经济开发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分析德州中心城区水污染现状、源解析的基础上,阐明该区域污染物产排规律,利用SWAT模型模拟和预测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和水环境改善潜力与途径,并提出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改善途径。(1)研究了2011-2013年主要地表水体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规划范围内减河、岔河和南运河德州城区段,主要污染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CODMn)、生化需氧量(BOD)、氨氮、石油类、化学需氧量(CODcr)、总磷。其中,超标率最高的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生化需氧量。三个水源地水库水质良好,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对应水源水质等级Ⅱ级,水质受污染程度较低。(2)研究了规划区域内污染源产排规律,结果表明工业点源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基本上均经过污水处理,并能稳定达标排放;现阶段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回用率较低,仅德州上实环境水务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出水回用于德州学院(3000m3/d),作为市政杂用水;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源、农业面源以及农村生活源)由于缺少相应的处理设施,污染问题严峻,中心城区面源污染防治体系亟需建立。(3)规划区域内水生态系统完整性遭到破坏,水体自净能力较低。(4)采用模型预测了污废水是否再生回用及经过湿地处理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对2015和2020年河流水质达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水回用和经湿地处理工况下,岔河水质能稳定达到V类水质标准,接近Ⅳ类水质标准,减河主要污染指标能达到Ⅳ类水质标准,接近Ⅲ类水质标准。在上述模型测算基础上,提出中心城区水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与重点任务,进行重点项目设计与投融资分析,并提出保障措施。明确了德州中心城区水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与重点任务,包括:1)建设节水循环型社会,2)工业点源污染防控,3)污水处理管网及处理设施规划,4)生态修复与人工湿地建设,5)再生水回用规划,6)污泥处理处置规划,7)区域水环境综合保障体系,8)面源污染控制规划,9)饮用水源地保护,10)预警与应急。规划实施后,城区地表水环境质量将达到Ⅳ水质标准。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52
【图文】:

示意图,规划原则,示意图,污染预防


图1-1规划示意图逡逑1.6.2规划原则逡逑(1)与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衔接原则。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逡逑划等上位规划保持一致,与经济、环保、住建和水利等部口相关规划衔接。逡逑(2)生态完整性原则。尊重生态规律,确定水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系统边逡逑界及控制单元划分,对于不同控制单元因地制宜,提出相应防控措施。逡逑(3)污染预防原则。水资源量供定需,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益;逡逑水环境目标采取倒逼机制,断面水质达标来确定污染源排放总量及其强度;在逡逑措施方面,强调污染预防原则,防治结合。逡逑(4)统筹协调原则。全面统筹规划中必城区经济结构调整、布局调整、水逡逑资源循环利用、点源污染防控、面源污染防控、水生态保护与建设等各项工作。逡逑完善部口之间协同推进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逡逑(5)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原则。创建完善水环境保护的市场体系,对规划逡逑、生、回、泥处理和湿地建设等项目或工程,力日逡逑

路线图,路线,水环境保护,规划方法


规划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国家法律、地方法规进行。逡逑1.7规划方法及技术路线逡逑规划方法及技术路线如图1-2所示。首先对德州市中屯、城区水环境保护进行逡逑现状评价与形势分析,重点评价水环境质量、水资源利用、污染防治和生态健康逡逑保护四个方面,辨析水环境保护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形势。逡逑然后,进行控制单元划分、污染源解析及预测、水质目标可达性分析。重点逡逑解析和预测工业点源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染源和农村面源,建立河流水质模型,逡逑对规划期河流水质进行达标性分析。逡逑最后,在上述模型测算基础上,提出中也城区水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与重点逡逑任务,进行重点项目设计与投融资分析,并提出保障措施。逡逑12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汉明,俞明宏;政府投资 个人参股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步伐——德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考察的几点启示[J];环境导报;2000年02期

2 范秀磊,宋代敏;城市污水处理厂安全工作浅议[J];劳动保护;2000年06期

3 邱卫东;访纽约北河污水处理厂[J];能源工程;2000年04期

4 李金海,李保军;日本最大的地下污水处理厂[J];中国市政工程;2000年01期

5 蒋永进;铁岭污水处理厂项目开始实施[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0年03期

6 武云甫;檀星;任小燕;王燕敏;;沈阳污水处理厂建设多快好省[J];城市规划通讯;2000年02期

7 ;沈阳余粮堡污水处理厂工程[J];中国给水排水;2001年07期

8 ;温州市中心片污水处理厂工程[J];中国给水排水;2001年07期

9 王新厂 ,莫德顺;城市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环境;2001年05期

10 柯文仲;周新民;关敏芝;;与猪共舞的污水处理厂[J];环境;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威;;辽宁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问题及对策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2 张宪忠;孙红文;;天津市污水处理厂中全氟化合物调查[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9暨第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颖;杨常青;李丽娜;吕晓君;卞华峰;;重点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抽样调查评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4 高建磊;闫怡新;吴建平;;河南省城市污水处理厂能耗物耗统计与影响因素分析[A];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宋杰;高艳丽;;政府批准、企业自建形式下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前期策划的实例分析[A];2007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专集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翁奕华;;浅谈污水处理厂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维修[A];2007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专集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曲凤龙;兰玲;;本钢污水处理厂运行中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A];全国冶金节水与废水利用技术研讨会文集[C];2009年

8 胡正君;史亚利;牛红云;蔡亚岐;;北京市污水处理厂合成麝香污染现状调查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马超;陈向明;;浅谈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节能技术[A];2010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杜兆林;郑彤;刘丽艳;王鹏;白杨;秦世丽;李一凡;;污水处理厂中抗生素去除情况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杜鹃;北京城建远赴南昌建设经营污水处理厂[N];北京日报;2003年

2 李飞 石春荣;湖北武汉将新建扩建7座污水处理厂[N];中国环境报;2004年

3 孙广洋;大连虎滩泉水污水处理厂年内投入使用[N];中国环境报;2005年

4 赵都;河北省唐山市扩建两座污水处理厂[N];中国环境报;2005年

5 记者 李飞 通讯员 申辉 夏雄彪;湖北两座污水处理厂遭遇“两重天”[N];中国环境报;2005年

6 季英德 刘建清;山东枣庄四座污水处理厂齐头并进[N];中国环境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郭亚林;污水处理厂为何“晒起了太阳”?[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8 张文林;山东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不容乐观[N];中国水利报;2005年

9 记者 汤璇 通讯员 粤环宣;英德西城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N];广东建设报;2003年

10 ;24家污水处理厂今年动工[N];广州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玲;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及等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卓;典型PPCPs在深圳河流域分布迁移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3 周晓琴;超声波强化污水处理厂出水消毒技术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4 高立红;北京市城市环境有机磷酸酯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5 吕晨;基于强化的A~2O工艺在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龚凌;德州市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改善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盛彦清;广州市典型污染河道与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恶臭有机硫化物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8 蒋茹;基于不确定性理论与方法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优化决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桂红艳;城市污水处理厂对周边环境污染及防治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10 李晓东;城市污水处理厂数据挖掘及相关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丽;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式和分散式建设的对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高琴;城镇污水处理厂规模技术有效性评价与调控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3 梁竞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的评价与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4 芦辰;污水处理厂出口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管理评价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5 张伟;A市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应用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4年

6 秦丹丹;城市污水处理厂氧化沟按需曝气控氮新工艺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7 郭一;重庆市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运管绩效评估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8 王杰;城市污水处理厂环境激素类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9 Gutama Indra Gandha;污水处理厂的控制集成模型预测控制欲模糊理论[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10 徐巍娜;太湖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环境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37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37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3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