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环境态度、外界感知差异与绩效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8 21:20
【摘要】:21世纪,应对全球生态系统变化,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己成为摆在世界各国和经济体面前的共同课题。环境问题从其产生之初就不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范畴,一方面是研究领域的综合性,环境问题已深切的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举凡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无一不受其深远影响;另一方面是研究地域的综合,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其国内单独进行环境问题的研究与解决,现今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的研究与解决都显现出国际化的身影。因此,响应环保号召、实施环境行为已经成为企业必须考虑的战略问题,尤其是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最重要主体,其国际化进程必然受到环境问题的规范和制约,尤其是在建立海外子公司的决策中,母国和东道国的环境规制和市场需求会影响跨国公司对环境问题的响应,进而影响企业的国际化绩效。 在经济全球化和绿色经济盛行的背景下,本文综合现有研究结果,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建立了制度——产业——企业互动下的企业环境态度影响因素模型。结合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漂绿”实际,剖析了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环境态度的战略需求因素,并探讨了企业环境态度的外界感知差异的来源及生成机制,分析了影响外界感知差异的因素。 基于对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环境态度的综合理论考察,本文建立了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环境态度绩效影响理论模型,并以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和中国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实证研究发现: 1、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环境态度促进了其在东道国市场的绩效。具体结论为:防御型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预防型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积极型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环境态度的外界感知升级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环境态度的外界感知降级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 2、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环境合法性在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具体结论为:环境合法性在防御型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合法性在预防型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合法性在积极型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环境合法性在环境态度的外界感知升级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合法性在环境态度的外界感知降级与企业绩效之间不存在中介作用。 3、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无形资产在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具体结论为:无形资产在防御型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不存在中介作用;无形资产在预防型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无形资产在积极型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无形资产在环境态度的外界感知升级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无形资产在环境态度的外界感知降级与企业绩效之间不存在中介作用。 4、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资源冗余调节了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具体结论为:资源冗余未调节防御型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资源冗余调节了预防型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资源冗余调节了积极型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资源冗余调节了环境态度外界感知升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资源冗余未调节环境态度外界感知降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5、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吸收能力调节了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具体结论为:同化能力未调节防御型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同化能力调节了预防型环境态度、积极型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同化能力未调节环境态度外界感知升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同化能力未调节环境态度外界感知降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转换能力未调节防御型环境态度、预防型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转换能力调节了积极型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转换能力调节了环境态度外界感知升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转换能力未调节环境态度外界感知降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利用能力调节了防御型环境态度、预防型环境态度、积极型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利用能力未调节环境态度外界感知升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利用能力未调节环境态度外界感知降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的创新和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本研究建立了制度——产业——企业互动下的企业环境态度影响因素模型,完善了传统关于企业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其次,以往研究多数只关注企业环境态度本身,现有文献缺少对外界感知的企业环境态度的差异的关注,尤其是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环境态度,本研究充实了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环境态度的外界感知差异的内涵,分析了环境态度的外界感知差异的来源和生成机制;最后本研究将环境态度的外界感知差异纳入企业环境态度的绩效影响理论模型,搭建了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互动的分析框架。 受现实研究条件与本人自身学术研究水平所限,本论文依然不可避免的存在待改进内容。对此,本文在第九章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可以继续展开的研究内容。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322;F276.7;F272.5
【图文】:

消费者,海外子公司,制度变量,外界


本文研究的首要问题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将制度变量引入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企业战略响应机制分析框架中后,企业的环境响应将随之怎样变化(图1-1中的Q1)?本研究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是: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在什么情况下会将环境响应转化环境行为或环境规划?即企业环境行为或环境规划的动机是什么(图1-1中的Q2)?Bhattacharya和Sen(2004)i4提出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模型,分析了消费者何时、为何以及如何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做出回应,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投入,消费者的内部和外部产出一公司、消费者和社会事业都能从中获益。由于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沟通方式存在差异,以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绿色偏好的差异以及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感知存在差异,因此产生了企业环境行为的外界感知差异。因此,本文研究的第三个问题是,企业在与外界(本文指消费者)的互动中,企业环境行为以及外界感知差异如何影响企业合法性的获取(图1-1中的Q3)?对企业的绩效存在何种影响(图1-1中的Q4)?海外子公司面4QI:海外子公 Q2:海外子公 Q3:海外子公 |Q4:子公司公临的环境规制V司环境响应f司的环境行为"V司环境合法性司绩效 丨 I I 丨制度变量 丨动机因素 丨与外界互动图1-1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具体的研究思路如下:在传统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基础上

路线图,研究技术,路线图


SPSS 16.0和Amos 17.0等统计软件对本研究的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具体技术路线如图1-2所示)。理论研究 实证调查t i文献收集与研读 实际问题的提炼‘ 丨 I [ , 研究主题确定 , 、( 理论研究 ( 实证研究 、I ■论发$ I , 数据懫集:,, 问卷设计与调研关系模型建立 ?>研究框架确定 士 变量设计 ? * i 数据分析:假设形成 ?- 实证分析 SPSS和MOS统计 分析V J V' y [ 研究讨论与管理建议图1-2本文研究技术路线图1.5.2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本文共包含9章。第1章是导论。主要提出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界定了研究中使用的基本概念,并对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内11

环境态度,行为,进程,企业环境


业在国际化过程中既要保持原有的竞争优势,又要不断的学习和开发新的竞争优势,包括绿色优势。如图3-1所示。母国环境规制i利用既有优势 企业环境态度/ .;探索_氃 “行为 ^际h潱盒В欢拦肪彻嬷苆图3-1跨国公司国际化进程中的环境态度/行为3.2企业环境态度及其构成维度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相勇;;我国企业构建绿色经营管理模式的对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S1期

2 黄顺武;;环境规制对FDI影响的经验分析:基于中国的数据[J];当代财经;2007年06期

3 胡美琴;骆守俭;;企业绿色管理战略选择——基于制度压力与战略反应的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2期

4 余瑞祥;朱清;;企业环境行为研究的现在与未来[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8期

5 陈传明;企业战略调整的路径依赖特征及其超越[J];管理世界;2002年06期

6 陈传明;张敏;;企业文化的刚性特征:分析与测度[J];管理世界;2005年06期

7 郭毅;於国强;;寻求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组织场域观下的战略决策分析[J];管理学报;2005年06期

8 陶冉;金润圭;高展;;跨国公司环境责任研究——对传统观点经济学分析的修正[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孟晓飞,刘洪;绿色管理塑造企业绿色竞争优势[J];华东经济管理;2003年04期

10 杨涛;环境规制对中国FDI影响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谢名一;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黄平;国际服务接包企业绿色竞争优势生成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肖璐;FDI与发展中东道国环境规制的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卢东;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73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73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3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