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1 18:26
   城市化作为20世纪全球范围内的一个社会变迁现象,一直是社会科学家所 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而自然科学界长期对此则缺乏足够的兴趣和应有 的态度。人们对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变迁、人口迁移、生活方式转变、经济活 动的规模聚集、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结构、组织和文化的变迁等进 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发达国家早在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 高级阶段,因此,目前城市化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的 工业化国家。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镇土地快速扩张,一些影 响城市发展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环境问题 是一些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因此,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环境影响成为人 们关注的焦点,城市化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有关专家学者 的视野。 本论文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支持下,采用社会科 学和自然科学(包括环境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从人口、土地利用等方面 研究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从经济、交通、 城区环境、河水质量及其地球化学特征、人口素质等诸多方面分析了珠江三角 洲经济区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影响:并在热力学熵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化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城市环境熵模型,将其应用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 市化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中。通过全面分析、讨论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到2000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城市化水平达70%以上,进入城市化进 程的高级阶段。但区域内各县市城市化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地区处在城 市化发展的中级阶段:有的县市人口城市化水平大大高于70%,而有的地 区城市化进程还停留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 随着人口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土地扩展也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空 间展布格局。70年代末,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镇发展为以广州市为中心的 单一中心的具有较高首位度的空间格局;80年代末,深圳市成为珠江三角 洲经济区的另一个城市扩张中心,形成了广州、深圳双中心的城市化格局; 到90年代末城镇用地空间的扩展演变为遍地开花的新态势。在珠江三角洲 经济区范围内,90年代末城镇用地主要有三种典型的空间格局,分别为: 广州-佛山一带密集的、层次分明的城镇群:深圳-东莞一带的蛛网状城 镇发展空间格局;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东西两翼,各县市城镇用地呈现 零星的孤岛状。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X820.3
【部分图文】:

行政区划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行政区划图


城区、惠阳市、惠东县和博罗县,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和四会市;本论文在对各地区进行论述时采用此处的行政划分单元而不考虑其后的行政区划变更。其空间布局和行政区划见图1.1所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总面积为415%枷2,占广东省陆地总面积的23.4%。但国内生产总值却占广东省的70%以上,因此本区是广东省最重要的经济核心区域,己成为中国沿海地带发展最快、实力强大、经济最发达的三大经济单元之一(广东省计划委员会等,19%)。图1.1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行政区划图

分布图,河水,采样点,水质


区内各典型河段选取了30个采样点进行水样采集。其在研究区内各河段的分如图.23所示。在采样过程中,对采样点位置、河段及河水野外表观特性观等都进行了较详细的记录,表.23分别描述了30个采样点的基本概况。所有样都在2002水文年珠江水系的平水期进行采集。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化水平


70年代末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化水平变化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健坤;万哨凯;;拉萨市人口非农化对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2 王洪飞;;基于协调论的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5期

3 柯锐鹏;黎夏;乔纪刚;梅志雄;;广州南拓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蔓延遥感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丙丰;环境质量遥感评价的熵模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慧霞;基于GIS的广州市边缘区绿地景观梯度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3 黄木易;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变异与生态环境效应互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爱慧;乌鲁木齐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2 袁存超;山东省城市化进程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10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10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b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