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电晕放电协同分离转化黄磷炉气中粉尘和磷硫杂质

发布时间:2020-10-13 12:05
   黄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我国黄磷生产主要以电炉法工艺为主,产能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电炉法产生黄磷会产生大量的黄磷炉气,炉气的主要成分是黄磷蒸气、CO、挟带的粉尘及一些气体杂质,黄磷生产需要去除其中的粉尘,尾气的资源化利用需要净化其中的杂质。国内黄磷生产主要通过湿法除尘在受磷阶段去除炉气中的粉尘,湿法除尘形成大量泥磷,泥磷回收成本高、能源和水消耗大,并产生含磷污水。湿法除尘后的尾气中含有85%-95%的CO可以作为热源或者一碳化工的原料气,但是含有一定的粉尘和COS、PH_3、H_2S等磷硫杂质,会腐蚀设备、影响原料气的品质。去除黄磷炉气中的粉尘和COS、PH_3、H_2S等杂质对于黄磷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和资源化利用都十分重要。目前,主要通过湿法除尘、碱洗、吸附、催化等多种方法分步骤去除黄磷炉气中的粉尘、净化黄磷尾气中的杂质。分步净化技术复杂、工艺路线长,而且多种杂质共存的情况经常引起技术问题。开发综合净化黄磷炉气的工艺技术对于促进黄磷清洁生产和黄磷尾气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电晕放电是一种气体放电净化技术,在电晕放电作用下可以产生大量高能电子。本文中利用电晕放电的原理,粉尘与电子结合荷电在电场中定向运动而被收集,高能电子撞击COS、PH_3、H_2S气体分子使其发生电离、解离等过程而被转化,在电晕放电条件下粉尘与COS、PH_3、H_2S相互作用,可以使杂质更容易转化而且产生的副产物更少,从而通过电晕放电实现协同分离转化黄磷炉气中的粉尘和COS、PH_3、H_2S杂质,简化黄磷炉气净化的工艺。本文采用线管式电晕放电反应器,通过配气系统和粉尘模拟装置主要研究了电晕放电条件对分离转化的影响,电晕放电对COS、PH_3、H_2S的转化效果,粉尘和COS、PH_3、H_2S共存时电晕放电的分离转化效果,以及电晕放电协同分离转化粉尘和COS、PH_3、H_2S的途径。通过实验和研究得到以下结果和结论:(1)电晕放电可以转化COS、PH_3、H_2S气体,COS、PH_3、H_2S混合气的初始浓度为1120 ppm、1080 ppm、1140 ppm时,常温、氧气含量为0.1%、相对湿度为23%、输入能量比为806 J/L条件下COS、PH_3、H_2S的转化效率可以达到80%、100%、100%。COS、PH_3和H_2S被电晕放电转化的容易程度是:PH_3H_2SCOS。(2)氧气浓度极低时(0.1%),电晕放电将COS、PH_3、H_2S转化为CO、CO_2、硫单质、SO_2、SO_4~(2-)、H2、P_4S_(10)、H_3PO_4。氧气浓度较高时,COS、PH_3、H_2S被转化为CO、CO_2、硫单质、SO_2、SO_4~(2-)、H_3PO_4,而没有H2、P_4S_(10)产生。根据不同情况下电晕放电作用于COS、PH_3、H_2S的产物推断,电晕放电通过高能电子撞击打断COS、PH_3、H_2S的化学键而使其发生转化,转化生成的产物与共存粒子的种类有关。(3)电晕放电可以使电场中的粉尘荷电、定向运动而被去除,实验条件下除尘效率高于99%。当粉尘和COS、PH_3、H_2S共存时,电晕放电作用下粉尘对COS和H_2S的转化有促进作用,但是对PH_3的转化效率有微弱的降低。粉尘的存在使CO_2的产率提高,而使CO和SO_2的产率降低,粉尘的存在显著抑制SO_2的生成。电晕放电作用下,COS、PH_3、H_2S或者它们的中间产物与粉尘中的CaF2、Al3+发生反应,使COS、PH_3和H_2S的磷硫可固定在固体物质中并被收集,实现同时分离转化粉尘和COS、PH_3、H_2S的目的。(4)综合考虑粉尘和COS、PH_3、H_2S的分离转化效果及能量产率,在不同电极类型中圆钢型电极对磷硫杂质的转化效果最好。反应器的极间距越小,粉尘和COS、PH_3、H_2S的分离转化效率越高,能量产率也越高。气体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越长,粉尘和COS、PH_3、H_2S的分离转化效率越高,但是能量产率降低。86%CO气氛下和N2气氛不同电晕放电的伏安特性不同,但是相同SIE条件下,CO为主的气氛和氮气为主的H_2S的转化效率基本相同。温度升高会影响放电特性从而影响粉尘和COS、PH_3、H_2S的分离转化效率。电晕放电方法可以有效地同步分离转化黄磷炉气中的粉尘和COS、PH_3、H_2S,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和调节放电及相关条件可以实现较好的效果。
【学位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X781
【部分图文】:

工艺图,湿法除尘,工艺


与粉尘一起进入塔底受憐槽中,大部分粉尘在喷淋过程中被收集下来形成泥磯。??受磯后的C0等气体(即黄磯尾气),经总水封分排空燃烧或净化后利用。生产工??艺如图1-1所示。??放空??&?水..^/1\,?。??\?吗Vu(电宁??之UU?7山??广?I?K?TT?/三?至干燥岗位????而?f?1?ft?^?j?l\i3??\aAAaAJ?I1^?\^?^??y?n?■?/i4??1—小料仓;2—配料车;3—料桶;4—料柜:5—电炉;6—排潰遼:7—导气瞥;8—循环累;??9—热水槽:10-冷凝塔;11—集中權:12—椅制锅:口一怠水封;14-冷凝池;巧一高位植??图1-1黄癖生产湿法除尘工艺??Fig.?1-1?Wet?dust?removal?process?of?yellow?phosphorus?production??黄稱炉气湿法除尘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还产生大量的泥磯和含稱污水。??湿法除尘中工艺中,每吨黄磯产生20 ̄40m3含磯废水间,产生泥磯250?kg[7],湿法??电除尘工艺必须配备污水处理系统,设备多、维护量大、运行成本高[8]。黄磯炉??气经过湿法除尘后,燃烧排放或者净化后资源化利用,湿法除尘后大部分黄磯尾??气中还含有较高的粉尘和磯硫杂质,无论是燃烧后排空还是尾气资源化利用,粉??尘和磯硫杂质都会污染环境、影响尾气的资源化利用。??黄磯炉气干法除尘是炉气首先经过静电除尘器去除炉气中的粉尘,之后冷却??得到粗磯

干法除尘,生产工艺,湿法除尘


与粉尘一起进入塔底受憐槽中,大部分粉尘在喷淋过程中被收集下来形成泥磯。??受磯后的C0等气体(即黄磯尾气),经总水封分排空燃烧或净化后利用。生产工??艺如图1-1所示。??放空??&?水..^/1\,?。??\?吗Vu(电宁??之UU?7山??广?I?K?TT?/三?至干燥岗位????而?f?1?ft?^?j?l\i3??\aAAaAJ?I1^?\^?^??y?n?■?/i4??1—小料仓;2—配料车;3—料桶;4—料柜:5—电炉;6—排潰遼:7—导气瞥;8—循环累;??9—热水槽:10-冷凝塔;11—集中權:12—椅制锅:口一怠水封;14-冷凝池;巧一高位植??图1-1黄癖生产湿法除尘工艺??Fig.?1-1?Wet?dust?removal?process?of?yellow?phosphorus?production??黄稱炉气湿法除尘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还产生大量的泥磯和含稱污水。??湿法除尘中工艺中,每吨黄磯产生20 ̄40m3含磯废水间,产生泥磯250?kg[7],湿法??电除尘工艺必须配备污水处理系统,设备多、维护量大、运行成本高[8]。黄磯炉??气经过湿法除尘后,燃烧排放或者净化后资源化利用,湿法除尘后大部分黄磯尾??气中还含有较高的粉尘和磯硫杂质,无论是燃烧后排空还是尾气资源化利用,粉??尘和磯硫杂质都会污染环境、影响尾气的资源化利用。??黄磯炉气干法除尘是炉气首先经过静电除尘器去除炉气中的粉尘,之后冷却??得到粗磯

示意图,负电晕,气体电离,起晕电压


电流的方向和离子运功轨迹正好跟负电晕放电相反。一般来说负电晕起晕电压较??低、击穿电压较高,其放电通道较正电晕较宽,放电较稳定,因此本实验采用负??电极电晕放电的方法。气体电离过程示意图见图1-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凝;谢兆倩;;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性质研究[J];广东化工;2011年04期

2 袁竞雄;粉(液)体的带电现象及处理方法(二)——三、电晕放电及电集尘装置[J];化工装备技术;1985年02期

3 李建华,张开;电晕放电与塑料表面处理[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0年02期

4 沈继东,王洪利,于波,李超,渡边光夫;电收尘器高性能电晕极性能探讨[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0年05期

5 朱益民;杨树;黄丽萍;张零零;唐晓佳;李想;;电晕放电及催化法净化室内空气[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S1期

6 米俊锋;詹小平;杜胜男;董美;;磁场对电晕放电极间区域的影响[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7 阎剑秋;;电晕放电强制冷却方法[J];玻璃纤维;1982年05期

8 贾凤林;李尚权;郑凯;曹国才;;超高压静电抑制开放性尘源电晕放电特性的实验研究[J];环境工程;1992年01期

9 李骞;;气体压力对电晕放电的影响[J];环境工程;1992年04期

10 王文春,刘东平,吴彦;空气中电晕放电高能电子密度沿反应器分布的光谱研究(英)[J];分子科学学报;199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硕超;细线的超电晕特性及其在超高压输电线路防雷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朱雷;高海拔沙尘条件下750kV交流输电线路导线电晕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刘阳;高压直流导线电晕电流脉冲的时域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马懿星;电晕放电协同分离转化黄磷炉气中粉尘和磷硫杂质[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5 杨树;多针对板电晕微观特性及降低其有害副产物[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伍飞飞;直流输电线路电晕放电的微观物理过程及离子流场分析[D];重庆大学;2014年

7 葛辉;非热放电与催化耦合降解室内苯和甲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8 米俊锋;磁场、雾化共同作用下电晕放电机理及对微小颗粒荷电与捕集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欣;用于离子迁移色谱仪的负电晕放电电子源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陈海丰;针阵列双极电晕放电及其捕集颗粒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逮曦;地面电晕电流组网观测试验和分析[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0年

2 侯海粟;基于罗可夫斯基线圈的电晕电流时域特性的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3 蒋沛;不均匀电场下直流电晕放电与大气相对湿度关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4 王荣珠;雷击高压输电线路冲击电晕特性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5 殷跃;毛细管电泳质谱分析中的新型无鞘液接口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6 杨金洪;雾霾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晕离子流场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7 徐可;直流电晕放电分离转化含尘气体中的H_2S[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8 陈之禄;高建筑物对周围建筑物雷击影响的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9 王仕超;特高压直流线路可听噪声及电晕放电试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10 于娟;基于微观冲击电晕模型的架空输电线路雷电波传播特性仿真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39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39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8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