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二甲酸酯降解过程的碳氢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
【学位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X592
【部分图文】:
Lau等[124]采用光强谱线为254?nm的汞灯作为光源对不同溶液pH值条??件下的DBP进行了紫外光降解实验,采用LC-ESI-MS鉴定可能的光降解产??物,提出DBP在不同溶液pH下光降解的路径可能不同,如图2-3所示。根??据鉴定的主要降解产物认为DBP降解时化学键断裂主要发生在侧链,苯环保??留完整。根据溶液pH值水平,DBP的光降解路径主要分为三种,pH?3时由??于羰基氧的质子化作用,极化的羰基更容易发生亲核反应,生成苯甲酸丁酯??BB,然后BB进一步反应生成苯甲酸BAjH?5时发生水解反应酯键羰基C-0??键断裂,生成邻苯二甲酸单丁酯MBP,然后MBP经过丁基的氧化过程产生??邻苯二甲酸单丁酯衍生醛、邻苯二甲酸单丁酯衍生醇等,后续再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PA。碱性条件下(pH彡7)时,由于HCT是比水更强的亲核剂,HO-??直接加成到羰基上
单体同位素分析的仪器主要由气相色谱仪(GC)、同位素比值质谱仪??(IRMS)以及高温燃烧(氧化)炉或高温裂解(还原)炉组成tl42]。以化合??物的稳定碳同位素分析为例(图2-5),样品首先进入GC在色谱柱内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化合物在载气氦气的输送下,进入装有氧化铜/铂的燃烧管,在??940°C下转化成C02和H2〇。产生的H2〇通过水阱除去,C〇2则转移到同位??素质谱仪,在电子轰击作用下失去电子,进行离子化。离子化的二氧化碳正??离子在磁场作用下根据质量数不同进行分离(12C1602?m/z=44、13CI602??m/Z=45、l2Cl80160m/z=46),被法拉第杯接收后测量得到其同位素组成[M3]。??m?择??;;?m?¥????S?]i?Li?^??Si?奪?s?s??、??I?I?^??—?I? ̄*?|cU〇(940.C)|一这????气相色谱?氧化炉?气体同位素质谱??图2-5?GC-IRMS测定⑴3C流程丨|431??自然界天然存在的同位素中轻同位素的相对丰度均较高,而重同位素都??很低。以C元素为例,两种稳定同位素12C、I3C的含量分别为总丰度的98.89%、??1.11%,这会导致同位素比值穴很小且冗长繁琐不利于比较,见公式(2-1)。??为了方便
?3.3技术路线??本研宄的主要技术路线如图3-1所示。分别开展DMP、DEP和DBP在??非生物降解和好氧生物降解过程的碳、氢同位素特征研宄,其中非生物降解??过程包括水解反应、UV/H2Cb以及过硫酸钾氧化过程,首先建立三种PAEs??分子碳、氢稳定同位素的检测分析方法,为后续不同降解过程PAEs分子碳、??氢稳定同位素特征研宄提供技术手段。然后分别研宄不同降解体系下的降解??动力学、碳氢同位素分馏、表观动力学同位素效应AKIE;在过硫酸钾氧化??降解DEP反应中,结合自由基淬灭实验,继而研宄了自由基种类和相对贡献。??最后以DBP为例,建立降解过程的碳-氢二维同位素特征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探讨碳-氢二维同位素特征模型区分识别DBP不同类型降解过程的??潜力。??r?,??DMP、DEP和DBP降解过程的碳M稳定同位素特征研宄??????/??I??I?|?1??PAEs非生物降解过程?PAEs好氧生物降解过程??—1?|??”?”?I?r?\??’??1?\?^灯球歯DSM??水解反应?一?UV/H202体系一过硫酸钾氧化研宂?「43250的活化、降-??PAEs碳同位?^?rf?DMP.?DEPAi?;?i?DMP、DEP及?解;生??1素分析方法迷立?DBP#В牐胀?墸保牐模拢薪到舛?ρВ壊贰保牐埽崳姡嬷荩咚?夥矗壊罚?唬撸?墸埽墸妫墸校粒牛螅妫妫海穑龋玻妫睿牐保壧肌ⅰ鑫凰胤郑崳姡∵?慕到舛?ρВ墸何?饰凰胤治觯墸穑龋牐返奶肌ⅲ淄?墸保壘V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晓章;乐东明;任燕飞;;邻苯二甲酸酯在环境中的降解机制[J];生态科学;2015年04期
2 张大为;刘丽瑛;;酞酸酯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5年14期
3 宁振鑫;韩宇;;我国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J];化工时刊;2015年06期
4 刘华;;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年05期
5 邓靖;冯善方;马晓雁;李军;高乃云;;均相活化过硫酸氢盐高级氧化技术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5年04期
6 谷传涛;王春英;;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光催化降解研究进展[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7 李丽;刘占孟;聂发挥;;过硫酸盐活化高级氧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8 李杰;李永利;于瑞祥;王虎;;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上海计量测试;2014年03期
9 鲍佳沁;王敏;高曦;陈波;张楠;丁卓平;;邻苯二甲酸酯类暴露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4年23期
10 彭学伟;韩立坤;孙健;孟庆国;;二维单体同位素分析在有机污染物转化研究中的运用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彦霖;基于羟基自由基(HO~·)和硫酸根自由基(SO_4~(·-))的高级氧化技术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彭学伟;单体同位素分析技术在邻苯二甲酸酯降解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牛彦琼;环境介质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分析测定及风险评价[D];河北科技大学;2014年
2 冯关涛;酞酸酯类污染物光降解及机理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容华;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的光氧化降解工艺及机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杨开林;微波+Fenton试剂+活性炭处理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44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44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