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强化乙醇型发酵的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性能及调控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1 02:15
   在厌氧消化产酸阶段中底物产酸发酵类型可以分为丙酸型、丁酸型和乙醇型发酵三种。本论文提出了在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水解酸化阶段接种酿酒酵母进行强化乙醇型发酵的底物调控方法,并应用于多种厌氧消化模式中,明确其缓解底物快速酸化、提高厌氧消化稳定性及产甲烷性能的作用并阐明调控机理。在批式厌氧消化中,餐厨垃圾经强化乙醇发酵后,水解酸化效率大幅度提高,底物中乙醇、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分别比空白放置的对照组提高了4.5、4.9、1.4倍,从乙醇占水解酸化产物总量的比例变化可知,底物更多地转化为乙醇,减少了丙酸等有机酸的生成,提高了产甲烷稳定性;另外,在甲烷发酵期间乙醇可逐步转化为产甲烷古细菌易利用的乙酸,相当于起到“缓释基质”的作用。半连续单相厌氧消化中,底物经过24h的乙醇发酵后进料的预发酵组,可以保持较高的底物降解效率及pH稳定性,其能承受的最高进料有机负荷为5.0 gVS/(L·d),平均甲烷产率为391.3 mL/g VS,比对照组提高了6.4%。当系统中的氨氮浓度达到2485 mg/L时,氨氮抑制首先出现,其导致了TVFA出现累积,TVFA浓度超过2500 mg/L后,系统受到酸抑制作用pH值明显下降,最终系统失稳。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也表明:预发酵组中蛋白质降解细菌Proteiniphilum相对丰度升高,大量氨氮的生成和累积,必然导致甲烷菌受抑制,从而导致TVFA的累积,pH明显下降系统失稳。构建了强化乙醇型半连续两相厌氧消化系统,其水解酸化相以强化产乙醇同步产酸为特征,运行条件为HRT=2 d,并将产甲烷相出料离心后取沼液回流。与传统型沼液回流两相厌氧系统相比,该系统的最大进料有机负荷从5.0 gVS/(L·d)提高到6.0 gVS/(L·d),系统的有效容积减少21.4%,平均容积产甲烷率提高了 33.5%。TVFA/总碱度(TA)比值可以作为系统运行预警指标,当TVFA/TA值0.4时系统稳定运行,TVFA/TA值在0.4~0.6时系统有失稳的趋势,TVFA/TA值0.6时系统将完全酸化失稳。本研究为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调控和稳定运行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也为减小系统设备体积,获得较高容积甲烷产率提供了新的途径。
【学位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X799.3
【部分图文】:

微生物学,厌氧消化,转化效率,有机物


随着研宄的不断深入,厌氧消化微生物学理论构建日益完善,目前一般??认为复杂物料的厌氧降解过程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26]:水解、酸化、产氢产??乙酸和产甲烷阶段,复杂有机物厌氧消化过程及各阶段转化效率如图2-丨所??-7?-??

流程图,流程,丙酸,乙酸浓度


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化了产甲烷的过程。而且由文献可知[1G3-1()5],丙酸降解会受到乙酸浓度的影??,当乙酸浓度过高时,会使得丙酸降解速率减低,导致丙酸大量累积,进??使甲烷菌受到丙酸的毒性抑制作用,体系pH急剧下降,从而形成恶性循??。??

技术路线图,餐厨垃圾,厌氧污泥,理化性质


图3-1本研究技术路线图??3.2试验材料与设备??3.2.1餐厨垃圾、厌氧污泥的来源及性质??餐厨垃圾取自北京科技大学学生食堂,经过初步分拣、粉碎后保存于零??下20?°C的冰箱内待用。接种污泥:取自北京肖家河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池,??经驯化后使用。其中厌氧消化污泥的驯化方法为37?°C下在5?L发酵罐中每3??d添加30?g餐厨垃圾。餐厨垃圾及污泥的理化性质见表3-1。??表3-1餐厨垃圾及污泥的理化性质??餐厨垃圾?厌氧污泥??总固体?TS/%?23.7±0.03?11.0±0.01??挥发性固体?VS/%?23.3±0.03?7.33±0.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哲;陈静;刘玉;肖本益;;中温和高温厌氧消化的比较[J];化工进展;2018年12期

2 王彦杰;毕少杰;洪秀杰;韩晓亮;高亚梅;晏磊;王伟东;;牛粪添加量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J];中国沼气;2016年06期

3 唐朝春;段先月;陈惠民;叶鑫;;餐厨垃圾联合厌氧消化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6年04期

4 丁利;刘春梅;周宝玉;袁海荣;李秀金;;醋渣和芦苇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潜力测定[J];中国沼气;2016年05期

5 冯磊;Bernhard Raninger;李润东;李延吉;;牛粪和厨余垃圾联合厌氧消化试验[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8年03期

6 郑明霞;李秀金;李来庆;刘研萍;;蔬菜废物两步批式厌氧消化产气实验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2期

7 本刊编辑部;丹麦厌氧消化工程残余物作肥料的应用经验[J];中国沼气;2005年04期

8 张无敌,周长平,刘士清;厌氧消化残留物对改良土壤的作用[J];生态农业研究;1996年03期

9 张无敌,胡云;厌氧消化残留物作饲料[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7年02期

10 郑新,闵航;亚硫酸盐、硫化物对厌氧消化的影响[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淼;强化乙醇型发酵的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性能及调控机制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2 张静;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因素优化以及相应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D];武汉大学;2017年

3 母哲轩;厌氧消化系统中不同组分的pH滴定新方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4 田天;石墨烯/二氧化锰纳米颗粒修饰电极生物电化学体系强化低温厌氧消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5 裴占江;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效率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6 张记市;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关键生态因子强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蕾;玉米秸秆与猪粪两阶段厌氧消化反应机理及关键参数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8 邓玉营;共培养菌群强化秸秆厌氧消化及微生物学机制研究[D];江南大学;2017年

9 郭海刚;脱水剩余污泥热碱预处理及其固态厌氧消化规律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10 李荣平;厨余和牛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与工艺参数优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峻宇;氨钾复合改性稻草批式与序批式厌氧消化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2 李季;腐殖酸抑制及解抑制厌氧消化机理深探[D];北京建筑大学;2018年

3 李万武;纸类废弃物厌氧消化产甲烷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4 马一方;纤维素酶固定化及酶水解对厌氧消化性能影响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5 张继宇;柳枝稷的厌氧消化性能与预处理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6 王桐屿;三种不同价态的铁对高含固污泥中温厌氧消化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7 高文;水葫芦与污泥联合厌氧消化产沼气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8 王万琼;生物电化学强化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效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9 邓丽君;超声破解富碳污泥促进厌氧消化产气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10 裴梦富;阶段提高进料固体浓度对鸡粪厌氧消化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494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494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3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