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水体中多种固相物质对有机氯农药的吸附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6 05:39
本文对自然水体中广泛存在的生物膜、悬浮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及其主要组分对六六六和滴滴涕两类典型有机氯农药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特征进行了综合比较研究,讨论了固相物质的结构组成与其吸附有机氯农药特征的关系,考查了主要环境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同时开展了铅、镉和铜典型重金属对三种固相物质吸附有机氯农药的影响,对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所构成的复合污染问题进行了研究;此外,本文还通过模拟多种固相物质共存体系,研究了固相物质在多相共存吸附体系中对有机氯农药的吸附特征。研究发现:有机质是固相物质吸附有机氯农药的主要组分,固相物质吸附有机氯农药不仅与其有机质的含量有关,还与有机质的种类有关;低温、低pH值促进固相物质对有机氯农药的吸附而高温、高pH值抑制吸附;铅、镉和铜明显地促进表层沉积物对有机氯农药的吸附,略微地抑制生物膜对有机氯农药的吸附,而对悬浮颗粒物吸附有机氯农药的影响不明显;固相物质在多相共存体系中对有机氯农药的吸附彼此存在竞争作用。通过模拟符合真实水环境的实验体系来研究污染物在其中的环境行为,不仅可以使实验结果更符合自然水体的真实性,而且对深入了解污染物的真实环境行为及其最终选择合理有效的修复或治理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X592
【部分图文】:
57图 5.1 生物膜及其轻、重组分的 SEM 图物的影响,而悬浮颗粒物的沉降又是沉积物形成的一个来源,因此悬浮颗粒物的组成及特征介于生物膜和沉积物之间。通过观察本批次所采集的三种固相物质的SEM 图片发现生物膜和悬浮颗粒物中含量大量的孔隙结构丰富的颗粒,如图(P)-2;而在沉积物中发现大量的表面光滑的块状或片状的颗粒,如图(S)-1 和(S)-2。在生物膜轻、重组分和悬浮颗粒物轻组分均发现了大量的孔隙结构丰富的颗粒;而在悬浮颗粒物重组分和沉积物轻、重组分发现了大量的表面较为光滑且为块状和片状颗粒。对比已有相关研究结果,推断这些孔隙结构丰富的颗粒为
58图 5.2 悬浮颗粒物及其轻、重组分的 SEM 图藻类颗粒,如从图(P)-2 中可以较明显判断出该颗粒为硅藻门中的冠盘藻属;表面较为光滑且为块状和片状颗粒应该为矿物颗粒(Dong et al., 2003a, 2005; 杨帆,2005; 刘亮, 2007)。此外,在三种固相物质的轻组分中除发现粒状物质外还发现了丝状物质,如图(BL)-2。有研究学者采用岩石学分析手段对珠江广州河段不同粒径沉积物的轻、重组分所包含的物质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轻组分所占的质量分数为 9.1 %,主要是一些轻质结构有机质,包括 0.14 %的植物残体、0.18 %的植物碎屑、8.58 %的煤屑和焦炭和 0.21 %的碳黑;重组分所占的质量分数为
59图 5.3 表层沉积物及其轻、重组分的 SEM 图90.9 %,其中包括 67.5 %的无机矿物和 23.3 %的与黏土矿物结合的无定型有机质等。对比已有文献讨论结果,固相物质轻组分中的丝状物质可能为煤岩组分(吴启航 等, 2004)。生物膜、悬浮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轻、重组分所包含的主要成分以及各轻、重组分的质量分数和 TOC 含量列于表 5.1。生物膜轻组分和悬浮颗粒物轻组分占各自固相物质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 47.2%和 35.3%,而沉积物轻组分仅占沉积物质量分数的0.1%。各固相样品轻组分和重组分TOC含量的大小顺序依次为: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56578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X592
【部分图文】:
57图 5.1 生物膜及其轻、重组分的 SEM 图物的影响,而悬浮颗粒物的沉降又是沉积物形成的一个来源,因此悬浮颗粒物的组成及特征介于生物膜和沉积物之间。通过观察本批次所采集的三种固相物质的SEM 图片发现生物膜和悬浮颗粒物中含量大量的孔隙结构丰富的颗粒,如图(P)-2;而在沉积物中发现大量的表面光滑的块状或片状的颗粒,如图(S)-1 和(S)-2。在生物膜轻、重组分和悬浮颗粒物轻组分均发现了大量的孔隙结构丰富的颗粒;而在悬浮颗粒物重组分和沉积物轻、重组分发现了大量的表面较为光滑且为块状和片状颗粒。对比已有相关研究结果,推断这些孔隙结构丰富的颗粒为
58图 5.2 悬浮颗粒物及其轻、重组分的 SEM 图藻类颗粒,如从图(P)-2 中可以较明显判断出该颗粒为硅藻门中的冠盘藻属;表面较为光滑且为块状和片状颗粒应该为矿物颗粒(Dong et al., 2003a, 2005; 杨帆,2005; 刘亮, 2007)。此外,在三种固相物质的轻组分中除发现粒状物质外还发现了丝状物质,如图(BL)-2。有研究学者采用岩石学分析手段对珠江广州河段不同粒径沉积物的轻、重组分所包含的物质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轻组分所占的质量分数为 9.1 %,主要是一些轻质结构有机质,包括 0.14 %的植物残体、0.18 %的植物碎屑、8.58 %的煤屑和焦炭和 0.21 %的碳黑;重组分所占的质量分数为
59图 5.3 表层沉积物及其轻、重组分的 SEM 图90.9 %,其中包括 67.5 %的无机矿物和 23.3 %的与黏土矿物结合的无定型有机质等。对比已有文献讨论结果,固相物质轻组分中的丝状物质可能为煤岩组分(吴启航 等, 2004)。生物膜、悬浮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轻、重组分所包含的主要成分以及各轻、重组分的质量分数和 TOC 含量列于表 5.1。生物膜轻组分和悬浮颗粒物轻组分占各自固相物质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 47.2%和 35.3%,而沉积物轻组分仅占沉积物质量分数的0.1%。各固相样品轻组分和重组分TOC含量的大小顺序依次为: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宗硕;刘鹏宇;常青;赵莉;高彩丽;;强化混凝消除微污染水中有机氯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进亭;水环境固相物质典型组分对有机氯农药的吸附特征[D];吉林大学;2011年
2 兰莹;六六六和滴滴涕在水环境模拟体系中的动态分布规律[D];吉林大学;2011年
3 景建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DDT在胶州湾沉积物上吸附行为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宫晓飞;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DDT在胶州湾沉积物上吸附行为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李文妍;气温和风场对大连地区大气中HCHs浓度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王倩;环境因子对沉积物吸附阿特拉津的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6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56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