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西安市采暖季宿舍室内空气环境调研与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26 05:44
   学生宿舍是高校学生长期生活与休息的场所,其室内空气环境项您与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学习效率息息相关,人员密集、通风不良导致宿舍的室内空气质量相较普通居民住宅更值得担忧。本研究以西安市某高校学生宿舍为典型研究对象,通过主观问卷与客观监测,掌握该宿舍建筑采暖季室内空气环境现状,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评价室内空气质量,利用Fluent建立典型宿舍室内空气坏境拔型,模拟开窗程度、预通风时间等条件对室内空气环境的影响,进行基于自然通风的室内空气环境优化分析;利用CONTAM模拟空气净化器、带过滤的新风系统鲜环境设备方案对室内空气环境的影响,进行基于机械通风、净化的宿舍室内空气环境的优化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在采暖季对西安市典型宿舍建筑中30个宿舍的室内温度,湿度、CO2浓度、PM10浓度、TVOC浓度、甲醛浓度进行客观监测调查,发现室内温度、TVOC浓度、甲醛浓度全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湿度、CO2、PM10浓度超过相关标准限值,且CO2、PM10浓度的超标倍数较高,是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对早中晚3个时段的室内空气监测发现,晚间室内空气质量最差:仅有5%宿舍进行开窗通风;同时,主观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室内人员感觉室内温度偏热、湿度偏干、热舒适性不能令人满意,分别占被调查者的58.7%、75.8%、89.8%,室内人员认为室内空气不流通是室内空气质量差的问题所在,以灰色系统理论分析评价室内空气质量,所有宿舍都处于轻污染状态。(2)利用Fluent对典型宿舍环境进行建模分析发现,当宿舍夜间以3cm、5cm、7cm、9cm、11cm的开窗度持续通风时,室内各环境参数随时间和开窗度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且窗户开启7cm时可有效优化室内空气环境,在此条件下,室内温度、湿度均能达到相关标准要求,计算PMV 值反映出舒适度最佳,CO2和和MM10浓度度在开窗1、2小时内分别达到到相关标准的的度允许限值。当宿舍舍在人员夜间就寝前进行10分钟、20分钟、300钟的的开窗度40cm的预通风,在预通通风结束一段时间后PM10浓度以及温度均能够达到相关标准要求,便由于通风不佳,CO2浓度和温度始终超标。因此,采取开窗7cm自然通风方式,能够全面优化室内空气质量,而预通风方式只能在短时间有效降低室内CO2污染物浓度,对于优化室内空气质量意义不大。(3)利用CONTAM对典型宿舍环境进行建模分析发现,当空气净化器达到相关标准规定的30m3/h时,可有效降低室内PM10浓度,但是无法降低CO2浓度;带过滤的新风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室内CO2浓度和PM10浓度,当系统开启且送风量在150m3/h及以上时,室内CO2浓度及PM10浓度均达标。因此,采用带过滤的新风系统,且送风量在150m3/h时,能够全面有效优化室内空气环境质量。
【学位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X51
【部分图文】:

示意图,宿舍,房间,尺寸


人员感受的主观问卷调查,掌握西安市采暖季宿舍室内环境实环境质量、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空气环境问题。宿舍概况西安市的某高校学生宿舍(西安理工大学理工大厦)为典型研南面临近城市主干道,其他三面均在校园内与其他校内建筑相生餐厅,3 层至 14 层为学生宿舍。各宿舍在空间尺寸、结构同。学生宿舍面积约为 24.0m2,长 3.3m、进深 7.3m、层高 3宿舍门窗相对,门宽 0.8m、高 2.0m,与楼内走廊相通;窗宽 2.单层玻璃窗,与室外连通。房间详细尺寸如图 2-1 所示。室内为白石灰涂料。室内布置有上床下桌式家具 4 套,采暖季由为年龄 23-25 岁的男性学生,室内配置状况见图 2-2 所示。学至周五每日 12:00-14:00、23:00-次日 8:00,熄灯入睡时间为、结构、材料、设施、人员等方面,均可代表西安地区高校宿舍市学生宿舍的典型代表,进行相关研究分析。

宿舍,状况,室内空气环境


图 2-2 宿舍室内配置状况Fig.2-2 Dormitory room configuration status客观调查监测设备,在采暖季宿舍人员集中在室时段对宿舍室内空间监测,以掌握宿舍室内空气环境实际状况。大类共 6 个室内空气环境指标为监测项目,第一类为空气环:(湿度、温度);第二类为污染物相关指标,(包括:CO2、度)原因如下:度是保证室内热舒适度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对室内空气污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内空气主要污染物之一,能够有效体现室内人员密度以及产

宿舍,位图,测点,室内空气环境


图 2-3 宿舍测点位图Fig.2-3 Dormitory point map和时间型学生宿舍中随机选择的 30 间宿舍的早中晚三个时段室018 年 1 月-2 月中,早间 7:00-8:00、中午 13:00-14:00、 1 日三个时段的监测。宿舍中的北 807 室的夜间室内空气环境,具体监测时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师捷;;室内空气环境污染及环境检测的对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年13期

2 汤晶晶;;浅析室内空气环境污染及环境监测策略[J];科技风;2013年24期

3 章毅;彭关中;;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创造绿色室内空气环境[J];洁净与空调技术;2009年02期

4 王利霞;;对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的认识[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陈秋琼;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几种方法[J];上海建设科技;2000年03期

6 余晓琼;;实验室室内空气环境检测能力比对分析[J];广东建材;2015年01期

7 张寅平;莫金汉;程瑞;;营造可持续室内空气环境:问题、思考和建议[J];科学通报;2015年18期

8 王克玲;樊昕方;刘晓燕;杨文胜;;呼市地区室内空气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建议[J];今日科苑;2007年10期

9 尹淑银;黄泽举;张清磊;杨举华;董成仁;谢秀风;;室内空气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2013年05期

10 邓丽;;改善病房建筑室内空气环境的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福云;室内空气多态模拟及对流反演[D];湖南大学;2008年

2 杨方;街区与建筑室内空气环境耦合特征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蓬博;西安市采暖季宿舍室内空气环境调研与优化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2 袁丽丽;室内空气环境安全性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苏晓冬;室内环境安全综合评价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4 黄洪涛;室内空气环境VOCs浓度场的CFD仿真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郑勤振;体育场馆室内空气环境参数无线监控系统设计[D];武汉体育学院;2016年

6 吴显庆;某办公建筑室内空气环境的数值计算与动态仿真[D];安徽工业大学;2015年

7 邱国志;办公建筑空气环境状况实测及通风空调控制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8 张改景;西安市既有图书馆建筑室内环境的调查与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9 金雷;小型双向换气装置对室内空气环境的改善研究[D];南华大学;2013年

10 陈刚;新型空心砌块热工性能与夏热冬冷地区乡镇建筑环境改善及节能研究[D];南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56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56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8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