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消费碳强度影响因素及减排路径研究
【学位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F426.2;X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标
1.2 文献综述
1.2.1 有关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1.2.2 有关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
1.2.3 有关碳强度的研究
1.2.4 相关研究评论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经济学理论
2.1.1 低碳经济理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经济增长理论
2.1.4 环境经济学理论
2.2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2.2.1 IPAT方程和KAYA恒等式
2.2.2 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
2.2.3 “脱钩”理论
2.2.4 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2.5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
2.3 碳强度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2.3.1 碳强度的内涵
2.3.2 碳强度的影响因素
2.3.3 经济增长对碳强度的影响
2.4 碳减排指标分配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碳排放和碳强度的现状及预测分析
3.1 中国的能源消费现状
3.1.1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
3.1.2 中国能源结构分析
3.1.3 中国能源消费省域差异分析
3.1.4 中国能源消费的行业差异
3.1.5 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比较分析
3.2 中国碳排放量现状及特点
3.2.1 碳排放量的估算方法
3.2.2 中国碳排放量估算
3.2.3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地域比较分析
3.2.4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行业比较
3.3 中国碳强度现状
3.3.1 中国碳强度的计算
3.3.2 中国碳强度的比较分析
3.3.3 中国碳强度承诺的意义
3.4 中国碳强度预测分析
3.4.1 2020 年中国碳强度情景分析
3.4.2 基于“脱钩”理论的碳强度预测
3.4.3 中国未来碳减排趋势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碳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模型和方法
4.1.1 KAYA恒等式的碳强度拓展模型
4.1.2 LMDI分解方法
4.1.3 完全分解模型
4.1.4 数据来源
4.2 碳强度影响因素的国家层面分解
4.2.1 影响因素分解结果
4.2.2 分时期的影响因素分析
4.2.3 驱动因素比较分析
4.3 中国碳强度变化的省域层面分解
4.3.1 省区总效应分析
4.3.2 省区碳强度变化效应分析
4.3.3 省区结构效应分析
4.3.4 典型省区碳强度完全分解结果分析
4.4 中国碳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4.4.1 能源强度分析
4.4.2 能源结构分析
4.4.3 产业结构分析
4.4.4 省区差异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碳强度影响因素的计量检验及分析
5.1 变量和模型
5.1.1 变量的选取
5.1.2 向量自回归模型
5.1.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5.2 碳强度变化的长期均衡分析
5.2.1 VAR模型估计
5.2.2 Johansen协整检验
5.2.3 协整检验结果分析
5.3 影响因素对碳强度目标的贡献潜力评估
5.3.1 降低能源强度对碳强度目标的贡献潜力
5.3.2 优化能源结构对碳强度目标的贡献潜力
5.3.3 优化产业结构对碳强度目标的贡献潜力
5.4 碳强度变化的动态分析
5.4.1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估计
5.4.2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碳强度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6.1 引言
6.2 模型、方法和数据
6.2.1 EKC模型设定
6.2.2 检验方法
6.2.3 数据处理
6.3 实证检验
6.3.1 单位根检验
6.3.2 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
6.3.3 EKC模型形式检验
6.4 检验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减排路径选择——碳强度目标省级分解
7.1 碳减排方案的国际经验
7.1.1 国外碳减排配额原则综述
7.1.2 国外碳减排政策
7.2 中国碳减排的困境以及路径选择
7.2.1 中国的碳减排困境
7.2.2 中国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的政策选择
7.2.3 中国碳减排路径选择及减排原则
7.3 中国省域碳强度目标配额
7.3.1 指标选择
7.3.2 数据来源
7.3.3 碳强度目标配额结果及分析
7.4 模型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超;胡雪洋;贺灿飞;朱江玲;王少鹏;方精云;;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陆虹;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以大气污染为例[J];财经研究;2000年10期
3 公维凤;周德群;王传会;;全国及省际能耗强度与碳强度约束下经济增长优化研究[J];财贸经济;2012年03期
4 李布;;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特征、绩效与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5 杨骞;刘华军;;中国碳强度分布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基于1995-2009年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2年02期
6 查建平;唐方方;傅浩;;产业视角下的中国工业能源碳排放Divisia指数分解及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5期
7 郎一环,王礼茂,王冬梅;能源合理利用与CO_2减排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8 戚文海;矫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俄罗斯加强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年01期
9 邱寿丰;;福建对国家能源强度变化的贡献分析[J];发展研究;2008年08期
10 刘强;庄幸;姜克隽;韩文科;;中国出口贸易中的载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伟男;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875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75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