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立法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D912.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生态文明与环境立法
第一节 生态文明概论
一 生态文明概念辨析
二 生态文明的特征
第二节 生态文明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一 原始文明与生态意识的萌芽
二 农业文明与生态意识的初步形成
三 工业文明与生态思想的提出
四 生态文明思想的确立
第三节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一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出
二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第四节 生态文明――环境立法的理念与价值追求
一 环境立法的历史轨迹
二 环境立法新的诉求――生态文明
三 生态文明环境立法的可行性
第二章 环境立法理论基础的生态化转向
第一节 生态哲学的新观念
一 人类中心主义哲学观的渊源
二 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哲学观的确立
三 来自东方“天人合一”生态智慧的启示
第二节 生态经济学的新路径
一 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困惑与反思
二 生态经济学的兴起
三 生态经济学的价值观
第三节 科技发展观的新思维
一 技术万能论:对人文和自然的背离
二 科技负载着价值
三 研究自然是为了遵循自然
第三章 环境立法实践基础的生态化转向
第一节 生态政治决定环境立法的深层原因分析
一 政治原因是导致环境问题的深层社会根源
二 环境问题是引发政治动荡的直接诱因
三 世界范围内政治越来越绿色化
第二节 生态政治的基础――环境民主
一 环境民主对生态政治的重要意义
二 环境民主的重要组织形式――民间环保组织的活动
第三节 生态政治的灵魂――生态公正
一 产业生态公正
二 社会生态公正
三 区域生态公正
四 自然界的生态公正
第四章 立足生态文明理论基础完善环境立法体系
第一节 环境立法体系比较分析
一 日本的环境立法体系
二 美国的环境立法体系
第二节 我国环境立法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我国现行的环境立法体系
二 我国现行环境立法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我国环境立法体系完善构想
一 立法体系型态的比较分析
二 我国环境立法体系的完善构想
第五章 弘扬环境民主完善环境立法程序
第一节 环境立法程序中民众参与的基本问题
一 环境立法中的民众参与的概念
二 环境立法过程中的民众参与权
三 我国环境立法中民众参与的现状分析
四 我国环境立法中民众参与的完善构想
第二节 完善我国的环境立法听证制度
一 环境立法听证的概念
二 环境立法听证的价值与功能
三 国外立法听证的典型模式――以美国为例
四 我国环境立法听证的完善构想
第三节 完善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一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范畴
二 世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简析
三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完善构想
第六章 体现生态公正完善环境立法实体内容
第一节 体现自然界生态公正,实现我国环境立法目的生态化转变
一 环境立法对生态文明理念的选择
二 国际环境立法目的的比较分析
三 我国环境法立法目的的分析与重构
第二节 体现社会生态公正和产业生态公正,构建我国的生态税制度
一 生态税及其建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二 对国外生态税的考察分析
三 我国生态税费制度的现实考察及问题分析
四 我国生态税的基本构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爱军;生态文明与中国环境立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1期
2 竺效;;构建生态文明应解决的若干环境法治问题[J];绿叶;2007年01期
3 徐春;生态文明与价值观转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04期
4 张贡生;走向生态文明之路[J];中国环保产业;2004年09期
5 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7年09期
6 贾峰;;告别黑色工业文明 迈向绿色生态文明[J];世界环境;2007年06期
7 李劲松;;论技术创新生态化与建立生态文明社会[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7期
8 吴永波;;南京林业大学参与主办江苏省首届生态文明论坛[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薛松贵;;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J];中国水利;2009年20期
10 韩步阳;构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新机制[J];东疆学刊;199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连芳;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2 徐海红;生态劳动视域中的生态文明[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明红;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发展态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杜万平;环境行政权的监督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夏凌;环境法的法典化[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6 包双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会齐;环境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9年
8 张剑;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9 张鹏;大地伦理的诗意呈现[D];上海大学;2009年
10 余维海;生态危机的困境与消解[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鸣;论人类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晓娜;生态文明素养测评体系的构建与检验[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刘奇;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4 李春红;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5 谷体健;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刘玉保;生态小城镇环境建设现状研究以锦城街道为例谈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环境建设[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任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戴凤霞;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伦理价值观的建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光宇;试论生态文明的主体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秦小钢;绿色北京建设理论内涵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80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80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