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槽谷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遥感评定
发布时间:2021-01-12 07:42
生态环境变化关系着社会发展,对六池河流域生态环境进行遥感评价,可为岩溶槽谷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及岩溶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采用2000年、2010年和2017年3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和DEM数据,提取植被盖度、裸土植被指数、坡度指数、湿度指数和热度指数,构建生态环境评价模型。采用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揭示乡镇尺度生态环境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得出:2000—2017年间六池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快速修复态势,但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差别明显; 2000—2017年间不同乡镇生态环境质量差异显著,县域中心镇、流域下游乡镇生态改善较慢,中南部地区部分乡镇生态改善明显; 2000—2017年间乡镇生态环境质量存在正空间集聚,且多年以高—高、低—低聚集为主;乡镇生态环境质量趋势分析中,流域东南是生态环境质量低值带,北部乡镇高值带分布较多。
【文章来源】:国土资源遥感. 2020,32(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六池河流域地貌及行政区划
在ENVI软件中分别对各期影像进行辐射定标,并将像元灰度值转换为热辐射强度值。对可见光和红外及近红外进行FLASSH大气校正与地形校正。不同时期的影像之间采用二次多项式和最邻近像元法配准[20],最后经裁剪得到研究区影像。将DEM数据投影转换后,利用ENVI Slope命令提取坡度,再裁剪出研究区范围。具体技术流程图如图2所示。2 研究方法
将归一化指标代入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并将得出的生态环境质量数值等分为5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差、较差、中、良和优[9-12](图3)。如图3所示,六池河流域总体生态环境改善明显,尤其北部和东北部生态环境修复效果显著,而东南部地区环境改善相对缓慢。2000年,流域内优良生态环境主要分布在高山区及北部部分地区,较差及差等级多分布在东南部及凤冈县城所在地。2010年,生态环境优良等级拓展到西北大部、西南局部及除县城外的西部区域。生态环境较差及以下地区除东南河流下游地带外,明显形成一条以凤冈县城出发东北向的几字格局,这与G326国道、沿榕高速、沿德高速在六池河流域走向一致。2017年,生态环境较差地域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凤冈县城,其他地域占比较少。东北角及中部地势较高处,优等级明显扩大。3.2 生态环境时间变化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贵州省乌江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空间变化特征[J]. 安芬,李旭东,程东亚. 水土保持通报. 2019(04)
[2]西南山地流域林地和草地保护评价研究——以贵州赤水河流域为例[J]. 程东亚,李旭东.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4)
[3]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分异评价[J]. 王莉红,张军民,陈文皓,张亚如,康紫薇,师宏伟. 干旱区研究. 2019(04)
[4]贵州高原不同地貌区和植被类型水分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J]. 张继,周旭,蒋啸,杨江州,罗雪. 山地学报. 2019(02)
[5]基于生活质量的大都市郊区乡村性评价及空间自相关类型划分[J]. 任国平,刘黎明,管青春,孙锦. 农业工程学报. 2019(07)
[6]岩溶槽谷区山坡-槽坝土地利用变化的对比研究[J]. 王权,李阳兵,刘亚香.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01)
[7]基于Landsat系列数据地表温度反演算法对比分析——以齐齐哈尔市辖区为例[J]. 金点点,宫兆宁.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8(05)
[8]基于GIS与RS技术的北盘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J]. 周雪欣,罗昊.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8(07)
[9]1990-2015年贵州省乌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评价[J]. 芦颖,李旭东,杨正业.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2)
[10]基于栅格尺度的喀斯特槽谷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异研究[J]. 谢人栋,赵翠薇.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8(04)
本文编号:2972445
【文章来源】:国土资源遥感. 2020,32(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六池河流域地貌及行政区划
在ENVI软件中分别对各期影像进行辐射定标,并将像元灰度值转换为热辐射强度值。对可见光和红外及近红外进行FLASSH大气校正与地形校正。不同时期的影像之间采用二次多项式和最邻近像元法配准[20],最后经裁剪得到研究区影像。将DEM数据投影转换后,利用ENVI Slope命令提取坡度,再裁剪出研究区范围。具体技术流程图如图2所示。2 研究方法
将归一化指标代入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并将得出的生态环境质量数值等分为5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差、较差、中、良和优[9-12](图3)。如图3所示,六池河流域总体生态环境改善明显,尤其北部和东北部生态环境修复效果显著,而东南部地区环境改善相对缓慢。2000年,流域内优良生态环境主要分布在高山区及北部部分地区,较差及差等级多分布在东南部及凤冈县城所在地。2010年,生态环境优良等级拓展到西北大部、西南局部及除县城外的西部区域。生态环境较差及以下地区除东南河流下游地带外,明显形成一条以凤冈县城出发东北向的几字格局,这与G326国道、沿榕高速、沿德高速在六池河流域走向一致。2017年,生态环境较差地域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凤冈县城,其他地域占比较少。东北角及中部地势较高处,优等级明显扩大。3.2 生态环境时间变化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贵州省乌江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空间变化特征[J]. 安芬,李旭东,程东亚. 水土保持通报. 2019(04)
[2]西南山地流域林地和草地保护评价研究——以贵州赤水河流域为例[J]. 程东亚,李旭东.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4)
[3]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分异评价[J]. 王莉红,张军民,陈文皓,张亚如,康紫薇,师宏伟. 干旱区研究. 2019(04)
[4]贵州高原不同地貌区和植被类型水分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J]. 张继,周旭,蒋啸,杨江州,罗雪. 山地学报. 2019(02)
[5]基于生活质量的大都市郊区乡村性评价及空间自相关类型划分[J]. 任国平,刘黎明,管青春,孙锦. 农业工程学报. 2019(07)
[6]岩溶槽谷区山坡-槽坝土地利用变化的对比研究[J]. 王权,李阳兵,刘亚香.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01)
[7]基于Landsat系列数据地表温度反演算法对比分析——以齐齐哈尔市辖区为例[J]. 金点点,宫兆宁.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8(05)
[8]基于GIS与RS技术的北盘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J]. 周雪欣,罗昊.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8(07)
[9]1990-2015年贵州省乌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评价[J]. 芦颖,李旭东,杨正业.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2)
[10]基于栅格尺度的喀斯特槽谷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异研究[J]. 谢人栋,赵翠薇.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8(04)
本文编号:2972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972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