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火尾绿鹛繁殖生态和鸣声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7 07:05

  本文关键词:高黎贡山火尾绿鹛繁殖生态和鸣声行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山环境 繁殖生物学 巢址选择与分化 鸣声行为 火尾绿鹛


【摘要】:高海拔极端环境具有不可预测性,高山繁殖的鸟类为适应其特殊的自然环境而表现出特殊的行为适应。于2013和2014年2个繁殖季节在云南高黎贡山对高山繁殖鸟类火尾绿鹛的繁殖行为、巢址选择和鸣声行为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旨在探讨火尾绿鹛的行为如何与高山极端环境相适应。共找到19个火尾绿鹛的巢,巢为球形,侧开口,位于垂直的土坡或石头上,距地20~152 cm。巢材主要有苔藓和杜鹃树树皮等。双亲均参与筑巢,筑巢期为7±0.58d(n=3)。火尾绿鹛为单配制,在繁殖期有性二型现象:雄鸟的体重比雌鸟重,雄鸟体长和翅长均显著长于雌鸟;雄鸟喉部、胸部及腹部的羽色较雌鸟鲜艳,头顶的鳞斑比雌鸟宽。亲鸟于4月中旬开始产卵,7月上旬结束。平均窝卵数为2.91±0.54(n=11),新鲜卵重为1.84±0.19 g(n=11)。雌鸟和雄鸟均参与孵卵、育雏、暖雏及巢的清洁,且各个时期亲鸟雌雄投入均无明显差异。孵卵期为15 d(n=1),雌雄交替坐巢孵卵,双亲在巢率高达99.48%。亲鸟总喂食频率为6.52±1.82(3.29 10.29)次/小时,且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暖雏行为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育雏期为19.67±0.33 d(n=3),刚出飞雏鸟的体重比成鸟重19.03%。雏鸟的体重、体长、翅长、嘴长和跗跖长均符合逻辑斯蒂生长模型的预测,其中,雏鸟的体重和跗跖长的生长速率较快,出飞雏鸟的体重和跗跖长均大于成鸟。14个连续观察的巢中,有6个巢至少有1只雏鸟成功出飞,总繁殖成功率为42.86%。造成繁殖失败的原因有亲鸟弃巢、被小型兽类和黄嘴蓝鹊(Urocissa flavirostris)捕食。与低海拔亲缘关系较近且体型相似的鸟类相比较,火尾绿鹛具有巢更大更重、窝卵数小、卵大、育雏期长和喂食频率高等特征,这些特征均与火尾绿鹛在高山极端环境进行繁殖相关。采用样方法对火尾绿鹛巢址的17个特征进行了研究。对20个巢址样方的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出5个主要成分,综合分析火尾绿鹛在巢址选择时对方向因子、巢隐蔽因子、食物因子和人为干扰因子等5个方面进行了选择。其中方向因子为主要考虑因子,火尾绿鹛的筑巢的坡向和巢开口方向倾向于在朝南方向,说明在高海拔低温环境中其巢址选择以保温为主,火尾绿鹛的巢址选择倾向于支持热隔离假说。对火尾绿鹛与同域分布的白眉雀鹛(Fulvetta vinipectus)(n=53)和黑顶噪鹛(Garrulax affinis)(n=19)的巢址样方在15个巢址因子进行了对比,发现3种鹛类在5个因子上存在重叠,在10个因子上存在明显的分化,这是三种鹛类在高山极端环境繁殖而选择的筑巢对策,这样的巢址分化减少了3种鹛类的种间竞争,使得共存成为可能。在高黎贡山共录制了30只火尾绿鹛成鸟、3个家庭的幼鸟和1巢雏鸟的鸣声384.4min,并对其鸣叫时的行为进行了记录。共录制到火尾绿鹛的7种类型的鸣声,包括联络鸣叫、单声鸣叫、报警鸣叫、雄性成鸟鸣唱、亲鸟和亚成鸟交流鸣叫、幼鸟鸣叫和雏鸟鸣叫等。样本量较多的联络鸣叫、单声鸣叫和报警鸣叫个体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火尾绿鹛的繁殖季节的雄鸟鸣唱较少,仅录制到6个个体共280个句子。对火尾绿鹛的鸣唱语图与近缘鸟种的鸣唱进行对比,发现火尾绿鹛的鸣唱较噪鹛属(Garrulax)、相思鸟属(Leiothrix)、凤鹛属(Yuhina)、希鹛属(Minla)、雀鹛属(Fulvetta)和鸦雀属(Prardoxornis)鸟类频率更高且更复杂,而与林莺属(Sylvia)鸟类相似。火尾绿鹛鸣声的复杂性可能是由其遗传而决定,而鸣唱较少可能与其婚配制度有关,因为稳定的单配制可以使火尾绿鹛避免过多的鸣唱从而降低由于鸣唱而消耗的能量,使其能更好地适应高海拔极端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Q9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忠,陈念丽;北京地区五种常见鸣虫的鸣声结构[J];动物学报;1985年04期

2 冯德修;黑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鸣声的波谱特征[J];生物物理学报;1988年01期

3 沈钧贤,唐欢;短翅鸣螽的鸣声特征分析与听觉研究[J];声学学报;1991年06期

4 姜仕仁,,丁平,诸葛阳;嵊泗岛和杭州地区白头鹎鸣声特征比较研究[J];动物学研究;1994年03期

5 蒋锦昌,杨新宇,唐欢,徐慕玲,陈浩;蝉类用于声通讯的鸣声特性及其飞行趋声范围的估计[J];声学学报;1995年03期

6 杨培林;计算机在动物鸣声分析中的应用[J];山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7 韩轶才,姜仕仁,丁平;环境噪声对临安和阜阳两地白头鹎鸣声频率的影响[J];动物学研究;2004年02期

8 丁平;姜仕仁;;杭州市区白头鹎鸣声的微地理差异[J];动物学研究;2005年05期

9 郭敏;吴晓民;任建设;张军风;李亚微;王安文;;朱瀗不同生长发育期鸣声特征[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肖华;张雁云;;鸟类鸣声研究[J];生物学通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田华;林书玉;;自然状态动物鸣声录音信号中有效声信号提取的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石全华;田秀华;马雪峰;何向宝;;中国7种鹤的鸣声及系统分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李剑;万冬梅;殷江霞;;大山雀与杂色山雀繁殖期鸣声特征:暗示繁殖策略的不同?[A];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杨晓菁;;中国大陆地区白头鹎两个亚种的鸣声回放实验[A];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耿慧;李东风;蒋锦昌;;刺激家鸽中脑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诱发叫声与其自鸣声的比较[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杨新宇;陈浩;徐慕玲;蒋锦昌;;鸣叫雄蝉的听觉反应及其与发声的内源关系[A];首届中国神经信息学讨论会摘要[C];2000年

7 陈道海;李洁萍;林焕芳;丘占锋;;长颚蟋行为谱及鸣声结构分析[A];野生动物生态与管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齐念慈;初次养鸟选啥鸟好[N];北京社会报;2005年

2 ;脑子里为何总有蝉鸣声?[N];健康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青;多功能昆虫鸣声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及其在褐飞虱声通讯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雅;珍稀鸟类朱瀗鸣声特征与行为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丽霞;朱瀗(Nipponia nippon)鸣声特征及交尾鸣声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李凯;黄腹山鹪莺(Prinia flaviventris)繁殖期鸣声特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4 徐婷婷;杂色山雀雏鸟鸣声学习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赵伟;基于朱瀗鸣声的个体辨识技术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沈冰;基于鸣声的棘胸蛙不同支系间识别和雌性选择偏好[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炜炜;朱瀗鸣声特征与行为关系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8 梁丹;高黎贡山火尾绿鹛繁殖生态和鸣声行为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5年

9 田华;鼠类鸣声的人工神经网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静;螽斯部分种鸣声及发声齿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30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230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1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