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T污染土壤表面活性剂强化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DDT污染土壤表面活性剂强化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土壤污染 植物-微生物修复 表面活性剂 DDT
【摘要】:我国设施农业土壤有机污染日趋严重,土壤中仍有不同浓度滴滴涕(DDT)残留,可通过食物链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威胁,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产品的出口和国际市场竞争力。设施农业滴滴涕污染土壤的高效、环境友好型修复技术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论文针对传统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与植物修复存在的降解效率低、修复时间长等问题,为了提高设施农业滴滴涕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研究,筛选了DDT高效降解菌和修复植物,构建表面活性剂强化植物-微生物修复技术体系,并通过开展田间实验,研究了不同修复组合下土壤中滴滴涕的降解效果及植物的吸收情况,确定了最佳的表面活性剂强化植物-微生物修复技术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富集培养方法从农田土壤中分离纯化DDT降解菌,通过降解实验筛选出DDT高效降解菌---球形节杆菌,培养基条件下10mg·L-1DDT 24h内的降解率为78.58%。(2)混合表面活性剂强化植物-微生物修复土壤DDT的现场实验表明,混合表面活性剂(100mg·kg-1土)+油菜+混合菌(C+N)组合时,土壤DDT去除率最高,为58.65%;混合表面活性剂(300mg·kg-1土)+油菜+球形节杆菌(C)组合和混合表面活性剂(40mg·kg-1土)+油菜+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N)菌组合时,土壤DDT降解率次之,分别为54.73%和54.60%。(3)生物表面活性剂强化植物-微生物修复土壤DDT的现场实验表明,生物表面活性剂(5mg·kg-1土)+油菜+N菌组合时,土壤DDT去除率最高,为62.83%;生物表面活性剂(5mg·kg-1土)+油菜+C菌组合和生物表面活性剂(20mg·kg-1土)+油菜+C菌组合时,土壤DDT降解率次之,分别为58.83和58.78。(4)修复植物中DDT的富集浓度分析表明,油菜地上部分中的DDT未检出,黑麦草地上部分DDT浓度较高,但降解率较低,表明土壤DDT去除作用以根系微生物作用为主;所有处理中油菜地上部分中的DDT未检出,指示生物表面活性剂(5mg·kg-1土)+油菜+N菌组合与混合表面活性剂(100mg·kg-1土)+油菜+混合菌(C+N)组合可用于边生产边修复。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53;X1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淑颖;马光辉;宋建民;常勇;李静;;特异性作物对土壤中DDT降解的诱导作用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12年06期
2 舒卫先;李世杰;;北太湖沉积岩芯中有机氯农药HCH和DDT残留垂直分布特征及沉积环境意义[J];第四纪研究;2008年04期
3 魏峰;董元华;安琼;张桃林;;花生对DDT的吸收积累[J];土壤学报;2007年05期
4 龚坤元,孙耘芹,马宝义,张宗炳;家蝇对DDT抗性的研究——Ⅰ.家蝇对DDT及666抗性的形成[J];昆虫学报;1958年01期
5 ;使用稀浓度DDT乳剂消灭越冬松毛虫[J];昆虫知识;1960年01期
6 ;稀浓库DDT乳剂消灭越冬松毛虫试验续报[J];昆虫知识;1960年03期
7 杨俭美;反DDT抗性剂的最近试验[J];昆虫知识;1964年06期
8 杨佩芝,蔡道基;六六六、DDT在鱼体内的积累、释放及其控制途径的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1985年04期
9 邹惠仙;赵培道;;常武地区土壤中六六六、DDT的残留状况及残留规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10 ;国家禁止使用六六六和DDT[J];河南科技;199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珊珊;王继华;朱丹;;我国DDT污染现状及检测手段[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2 张菁菁;;HCB和DDT在土壤不同粒径级份中分布的时间效应[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程刚;高志亮;庞晓;;浅谈确保DDT型固定式架车机安全的技术保障措施[A];第十五届粤、京、港、沪铁道学会学术年会第八届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爽爽;陈坤;;DDT、DDE和乳腺癌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A];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廖百森;赵舰;肖义夫;邱宏;魏静;;ECD同时测定水中1605、六六六、DDT的气相色谱法[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鹤鹏;世卫组织支持用DDT控制疟疾[N];大众科技报;2006年
2 记者 顾钢;疟疾高发区可重新使用DDT杀灭蚊虫[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白婧;土壤蚓触圈中DDT的降解过程及机理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2 晋小婷;DDT暴露引起肝脏损伤和致癌作用的分子毒理研究[D];山西大学;2016年
3 谢慧;土壤中DDT和DDE的生物强化降解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4 潘淑颖;土壤中有机氯农药DDT原位降解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良禾;DDT污染土壤表面活性剂强化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D];沈阳大学;2017年
2 宫晓飞;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DDT在胶州湾沉积物上吸附行为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顾连军;铁岭农业区土壤中DDT残留模型研究及土壤修复[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4 王玉红;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对有机氯农药DDT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5 梁潘霞;土壤-黑麦草系统中有机氯农药(DDT)的残留积累规律[D];广西大学;2005年
6 高明;典型农田土壤对BHC和DDT的吸附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李思静;胡敏酸胶体对DDT在河床沉积物中吸附与运移的影响[D];长安大学;2012年
8 李登宇;表面活性剂强化微生物修复DDT污染土壤研究[D];沈阳大学;2016年
9 蔡烁;时延故障测试产生算法与I_(DDT)测试实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李杰;I_(DDT)测试故障模拟器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67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267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