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白山地区植物花粉形态及其分类意义
本文关键词:中国长白山地区植物花粉形态及其分类意义
【摘要】:孢粉学(palynology)一般可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现代孢粉学,另一个是古孢粉学。它主要研究植物的孢子和花粉,根据对花粉形态的研究可以帮助解决在植物在分类学上的问题,帮助地层孢粉的鉴定来对比地层,主要应用在古生态、古气候、古植被的研究方面。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身条件,保护区内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古树参天,植物种类繁多,其植被有着非常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可以为植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学习提供非常好的材料。本文中多次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开花植物进行调查采样,利用光镜(LM)和扫描电镜(SEM),对研究区内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研究,对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与统计分析:研究了长白山地区59科155属225种(含13变种2亚种)常见的开花植物花粉形态。花粉形态特征在不同物种之间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大小、极性、轮廓、萌发孔类型以及外壁纹饰的变化和差异上。不同科之间花粉形态差异较大,同科内花粉形态主要差异在大小、萌发孔和纹饰上,而同一属内花粉形态较一致,主要在外壁纹饰上表现出不同。对研究区内的植物花粉形态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花粉形状上,以近球形、近长球形、长球形和球形为主,分别有79种、65种、30种、20种,分别占35.1%、28.9%、13.3%和8.9%,其他还有近扁球形7种(3.1%)、扁球形7种(3.1%)、超长球形4种(1.8%)、超扁球形3种(1.2%)、四合花粉5种(2.2%)、瓶状花粉3种(1.2%)、花粉块1种(0.4%)和蚕茧形1种(0.4%)。花粉中最大的为冬葵(直径118μm),最小的为落新妇(12.5×10.3μm)。P/E比最大的为高山芹(平均2.15,最大可达2.35),最小的为凤仙花科植物,花粉粒为超扁球形。花粉萌发孔以3孔沟和3沟为主,分别占41.3%和22.2%,其它萌发孔类型还有单孔、散孔、单沟、4孔、6沟、多沟、无萌发孔、螺旋状萌发孔等类型。不同科属的外壁厚度差异较大,外壁最厚的为戟叶蓼(外壁厚8μm),外壁最薄的为山茄子(外壁厚0.5μm)。光镜下外壁纹饰主要有6种,分别为细网状(39.6%)、刺状(15.1%)、颗粒状(16.9%)、粗网状(15.6%)、条纹状(4.4%)、条纹-穿孔(3.1%),其它还有大网胞纹饰、光滑纹饰等。扫描电镜下外壁纹饰主要有粗网状、细网状、颗粒状、皱块状、刺状、脑纹状、条纹-穿孔、颗粒-穿孔、皱块-穿孔、穴状-穿孔、刺状-穿孔、杂乱的棒状条纹等12种类型。本文对同科不同属、同属不同种、同种不同地区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讨论。另外还探讨了柳属花粉的分类学价值,根据萌发孔类型将其分为4个类型,分别为:3沟型、3拟孔沟型、3(拟孔)沟型和合沟型,并根据外壁纹饰特征列出了柳属花粉分种检索表。本文还研究了一些孢粉组合的古环境意义,当地层中出现柳属、榆科、桦木科和壳斗科的孢粉组合时,所指示的气候类型为温暖湿润气候,当时的植被类型应为阔叶林类型;当地层中出现荨麻科、蓼科、千屈菜科、蔷薇科、毛茛科、茜草科、豆科、菊科、十字花科、伞形科、石竹科、唇形科、百合科等孢粉组合时,所指示的气候类型为温暖湿润性气候,当时所处的植被类型为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类型;当地层中出现较多杜鹃花科植物花粉时,指示当时为较寒冷的环境,所指示的植被类型为高山草甸、苔原或是针叶林。本研究结果为长白山地区沉积花粉的准确鉴定提供了鉴别指南和标准对照图谱,为第四纪地层花粉的研究提供现代孢粉学资料。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Q9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茹春;阳小兰;;河北省平原地区常见伴人植物花粉形态研究[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5年02期
2 宛诣超;蔡萍;辛淑青;李珊珊;;内蒙古8种野生食用植物花粉形态观察[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3 杨春蕾;周忠泽;周非;龙聪;;皖南山区肖坑林场秋季植物花粉形态特征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2年02期
4 罗劲松;周忠泽;;安徽大别山分水岭地带植物花粉形态研究[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2年01期
5 马淑勇;周忠泽;高攀;孙庆业;许仁鑫;潘帮芬;;安徽省菜子湖水生植物的花粉形态、鉴定特征及生态意义[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0年04期
6 徐慧琴;周忠泽;余涛;孙庆业;许仁鑫;;安徽菜子湖流域植物的花粉形态及其生态意义[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0年03期
7 徐敏;周忠泽;马淑勇;孙庆业;许仁鑫;;安徽牯牛降植物的花粉形态及生态意义[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0年02期
8 王伟铭;舒军武;邓涛;;中国新近纪孢粉植物群的区域定位与环境响应[J];古生物学报;2009年02期
9 马玉贞;蒙红卫;桑艳礼;孙爱芝;伍婧;王维;;光学显微镜下松柏类和菊科花粉的分类、鉴定要点及生态意义[J];古生物学报;2009年02期
10 喻春霞;罗运利;孙湘君;;吉林柳河哈尼湖13.1~4.5cal.kaB.P.古气候演化的高分辨率孢粉记录[J];第四纪研究;2008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葛勇;长白山西麓哈尼泥炭地全新世植硅体与孢粉信息记录的古环境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70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270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