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测井评价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与渗透率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4 10:12

  本文关键词:核磁共振测井评价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与渗透率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致密砂岩储层 核磁共振测井 孔隙结构 渗透率 单元体模型 混合智能算法 T_2全谱


【摘要】: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致密砂岩储层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致密砂岩储层是典型的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各向异性较为强烈,孔隙结构较为复杂,纵向上渗透率变化较大。对储层的孔隙结构以及渗透率进行精细解释可加深对储层的认识,更好的确定主力产层。所以,开展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与渗透率评价方法研究,可为储层的压裂等施工提供指导,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以A、B两区块致密砂岩储层为例,对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评价方法与渗透率评价方法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以下的成果:(1)通过对压汞实验资料、核磁共振实验资料的分析,建立了适用于致密砂岩储层的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孔隙结构定性及定量评价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反映孔隙结构的参数以及对应的评价方法。该方法由单元体模型与线性刻度伪毛管压力曲线构建方法推导而来,并通过推导,提出了谱面积参数。由于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该方法得到的谱面积参数较传统的平均孔喉半径、Swanson参数等孔隙结构参数,与渗透率的关系更为密切,能更好的反映孔隙结构的好坏,且在实际评价中无需构建连续的伪毛管压力曲线,仅需利用T_2谱即可评价,方便使用。(2)通过对压汞实验资料以及物性实验资料的分析,建立了适用于致密砂岩储层的基于压汞实验资料的岩心渗透率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压汞实验资料确定平均孔喉半径参数、分选系数参数等,并与孔隙度参数一起,建立最优模型。通过与现有已提出的利用压汞实验资料确定岩心渗透率方法对比,认为该方法预测渗透率精度更高,可准确计算出岩心渗透率值。同时,本文也分析了以连续伪毛管压力曲线与压汞实验预测岩心渗透率模型为基础的核磁共振测井渗透率模型精度不高的原因。(3)针对现有致密砂岩储层由于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等复杂造成渗透率计算精度不高的问题,从岩石物理与算法两个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单元体模型的核磁共振测井渗透率评价方法与基于T_2全谱的核磁共振测井渗透率评价方法。基于单元体模型的核磁共振测井渗透率评价方法首先将地层中的孔隙网络简化为单元体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推导出了渗透率与核磁共振测井T_2谱的方程,通过遗传算法确定最优方程参数,确定最后模型。对于以次生孔隙为主、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多样的储层,通过物理推导首次得到T_2全谱与渗透率的关系,并通过该关系说明了现有核磁共振测井渗透率模型对于复杂致密砂岩储层评价效果不甚理想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以T_2全谱所有孔隙度分量作为输入,渗透率作为输出,以本文提出的混合智能算法作为预测算法的模型,通过混合智能算法确定T_2全谱与渗透率的关系,并对新井进行评价。本文对两个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上述两模型可对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评价提供帮助。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18.13;P631.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隆清明;赵旭生;孙东玲;邹银辉;;吸附作用对煤的渗透率影响规律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08年09期

2 李传亮;;地面渗透率与地下渗透率的关系[J];新疆石油地质;2008年05期

3 李志强;鲜学福;;煤体渗透率随温度和应力变化的实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4 李宏艳;齐庆新;梁冰;彭永伟;邓志刚;李春睿;;煤岩渗透率演化规律及多尺度效应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5 陈佩珍,徐丽萍,何宗斌,刘传海;渗透率逐点解释深度序列模型及其释解系统[J];测井技术;1988年04期

6 Manmath N.Panda;关振良;谢丛姣;;用粒度分布参数计算单相渗透率[J];地质科学译丛;1995年03期

7 问晓勇;伊向艺;卢渊;管保山;梁莉;刘萍;;不同压裂液对煤岩渗透率伤害实验评价初探[J];石油化工应用;2011年03期

8 吴曼;杨晓松;陈建业;;超低渗透率测量仪的测试标定及初步测量结果[J];地震地质;2011年03期

9 王冠贵;一种经济的渗透率图版编制方法——油层产能的定量估计[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80年00期

10 刘红歧,夏洪泉,郭肖;利用分形插值曲面研究渗透率的分布特征[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魏斌;;利用流动单元计算高含水油田渗透率[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高红梅;兰永伟;赵继涛;于秀娟;马强;;温度和应力耦合条件下岩石渗透规律实验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谢馥励;马俊;阎守国;王克协;;利用井孔偶极弯曲波求取VTI孔隙介质渗透率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克协;马俊;伍先运;张碧星;;利用偶极声测井中弯曲模反演渗透率的方法研究[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汪洋;姜瑞忠;何伟;邢永超;;气体在页岩储层中的渗流状态及渗透率表征方法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B水动力学基础[C];2014年

6 尹太举;张昌民;;濮53块在开发过程中的储层动态变化[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乐;含随机裂纹网络孔隙材料的渗透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王晋;煤体注CO_2置换CH_4渗透率变化规律及对采收率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3 郭慧;注CO_2后煤中矿物质化学反应对渗透率变化的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4 陈亮;工作面前方煤体变形破坏和渗透率演化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5 陈俊国;煤层气储层孔裂隙多尺度渗透率预测和流固耦合模型[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6 董抒华;纤维预制件渗透率的预测及其浸润过程有限元模拟[D];山东大学;2014年

7 郑贵强;不同煤阶煤的吸附、扩散及渗流特征实验和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潘荣锟;载荷煤体渗透率演化特性及在卸压瓦斯抽采中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9 马强;煤层气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理论与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10 王会杰;深部裂隙煤岩渗流性质的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煤层中一氧化碳的渗透规律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于跃;注浆加固煤体力学性质与渗透率试验研究[D];黑龙江科技大学;2015年

3 贝雷;复合肥体系氮磷钾养分透膜性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钟张起;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规律及技术经济界限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吴玉杰;杏北开发区萨葡高油层储层参数变化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6 储小送;淮北地区构造煤三维渗流裂隙系统表征及渗透率预测[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王永康;注二氧化碳驱替甲烷实验及数值模拟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8 张崇崇;煤层气垂直井排采过程煤储层物性参数变化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9 许越;垃圾堆体固有渗透率及孔隙度演化特征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10 赵凯;无烟煤储层CO_2注入过程中渗透率动态变化的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87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287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b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