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性材料多参数强度理论的建立及应用
本文关键词:脆性材料多参数强度理论的建立及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双τ~2强度理论 双T~2强度理论 多参数 脆性材料 复杂应力状态
【摘要】:脆性材料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脆性材料的强度理论是材料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在这方面的发展和创新,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脆性材料品种繁多,性质差异巨大,需要先从理论端提出假设的强度理论,然后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来验证新理论的可行性。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考虑到不同应力,尤其是静水压力对脆性材料强度的特殊影响,参考多种强度理论的多参数讨论,在双τ~2强度理论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一个含有三个参数和四个参数的强度理论,在双T~2强度理论的基础上也分别提出了一个含有三个参数和四个参数的强度理论。根据实验中得到的特殊点,求出四个新理论的参数值,推导出各自的数学表达式,详细分析了其主应力空间极限面的性质,并与其他强度理论进行了对比,重点讨论了两种三参数强度理论在常见的几种应力状态下的理论预测曲线。(2)在理论分析中,四种新强度理论在主应力空间的极限面比较相似,都是在拉伸区封闭而在压缩区开口且沿着静水压力轴不断增大的曲面,极限面的大小介于单剪强度理论和双剪强度理论之间。在π平面上的极限线为由曲线组成的六边形或十二边形,具体由参数值决定。子午面上的拉伸子午线和压缩子午线均为抛物线,形状由材料的极限应力比α、β决定。(3)在脆性材料的多参数强度理论的应用中,主要选择了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岩石、混凝土和铸铁等脆性材料的一些实验数据与新强度理论在不同应力作用下的理论预测曲线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结果表明:三参数双τ~2强度理论与混凝土和岩石类材料的实验数据吻合较好,三参数双T~2强度理论与部分铸铁材料的实验数据比较接近,四参数双τ~2与双T~2强度理论在子午面的性质与部分混凝土材料的实验数据基本符合,四种新理论完善了脆性材料的强度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3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四利;第三强度理论与第四强度理论的统一表达式[J];力学与实践;1997年04期
2 李春荣;;对古典第一、二强度理论的探讨[J];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3 高琦;对强度理论的认识[J];黄河水利教育;1995年01期
4 刘杰民;混和双应变强度理论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俞茂宏,M.Yoshimine,强洪夫,昝月稳,肖耘,李林生,盛祖铭;强度理论的发展和展望[J];工程力学;2004年06期
6 赵清望;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的歪斜能强度理论[J];力学与实践;1987年S1期
7 俞茂宏,赵坚,关令苇;岩石、混凝土强度理论:历史、现况、发展[J];自然科学进展;1997年06期
8 毕杰春,张宏,许秀辉,罗跃纲;三个强度理论值的比较[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9 牛杰;刘光连;田杰;张雅鑫;孟力平;;几个强度理论的屈服实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4年01期
10 路德春;姚仰平;邹博;;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体系[J];岩土力学;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俞茂宏;廖红建;龚晓南;唐春安;胡小荣;;20世纪在中国的强度理论发展和创新[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李跃军;;一个全新的强度理论[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3 路德春;姚仰平;杜修力;龚秋明;张在明;;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及其应用[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跃军;;三参数强度理论与材料的强度特征[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4年
5 杨金来;;强度理论在高压容器上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8年
6 冯秋男;范骥韬;吴睿韬;张亦良;缑瑞宾;;“C”形椅的危险点研究及其结构改善[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艳宇;三参数双τ~2强度理论及其应用[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2 孙子文;脆性材料多参数强度理论的建立及应用[D];沈阳工业大学;2017年
3 刘华东;强度理论及其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09年
4 黄辉;关于双剪强度理论的几个问题的修正[D];武汉工业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292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292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