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遥感评估与区划
本文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遥感评估与区划 出处:《浙江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生物多样性 评估指标 功能分区 遥感 武夷山保护优先区 黄山-怀玉山保护优先区
【摘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生物多样性保护正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本文以浙江省境内两个陆域保护优先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和研究区现状,借助GIS和RS手段,选取生物多样性现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脆弱性三个方面的九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多角度全面综合地分析研究区生物多样性现状。然后根据功能分区方案,将优先区域分为三个功能区,为优先区域社会经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两个优先区域生态系统均以森林为主,森林面积占比均为80%以上;城镇生态系统呈快速增长趋势,所有生态系统都有向城镇的转移,城镇的快速扩张将给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较大的压力。(2)两个优先区域大部分地区综合评估结果处于较高水平,这些区域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重要、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保护价值较高。(3)根据综合评估结果,结合相关规划区划,对两个优先区域进行功能分区。两个优先区域均为生物多样性较重要地区(Ⅱ类)占比最大,生物多样性极重要地区(Ⅰ类)次之,生物多样性一般地区(Ⅲ类)面积最小。其中,武夷山优先区域Ⅰ类、Ⅱ类、Ⅲ类区占比分别为:19.42%、68.78%、11.80%,黄山-怀玉山优先区域Ⅰ类、Ⅱ类、Ⅲ类区占比分别为:21.97%、62.06%、15.97%。(4)对比分区结果,黄山-怀玉山优先区域内由于各级保护区域面积相对较大,Ⅰ类区占比大于武夷山优先区域。武夷山优先区域Ⅰ类区内森林占比远高于优先区域平均水平,黄山-怀玉山优先区域由于千岛湖流域水域面积较大,森林覆盖率低于优先区域平均水平,而Ⅰ类区内森林和湿地总计占比达94.49%。两个优先区域Ⅰ类区内城镇等人工生态系统面积均远低于平均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Q1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献溥;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的关键问题[J];植物杂志;2000年03期
2 王培生;青海省召开生物多样性保护研讨会[J];生物学通报;2001年08期
3 于明坚,严力蛟,唐建军;加强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已迫在眉睫——“浙江省首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建议书[J];当代生态农业;2001年Z2期
4 吕楚;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严峻[J];福建环境;2001年03期
5 谢国文;试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教育[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06期
6 连宾;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简介——记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J];贵州科学;2001年03期
7 ;中加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启动[J];林业与社会;2001年03期
8 戴亚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关系探讨——以金佛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重庆环境科学;2002年04期
9 孟晓星;“昆虫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及地位研讨会”在西藏拉萨召开[J];昆虫知识;2002年04期
10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依然艰巨[J];生物学通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智宏;;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开幕词[A];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马克平;;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闭幕词[A];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纪要[A];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甄仁德;;在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上的贺词[A];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5 王葆青;;《中国21世纪议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A];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6 杨朝飞;王捷;;依靠科技力量,搞好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A];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7 ;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会议纪要[A];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8 康乐;;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开幕词[A];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大会报告[A];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康乐;;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开幕词[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屈遐;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中国[N];中国环境报;2003年
2 李海英 朱留财 向建福;中挪共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新模式[N];中国环境报;2005年
3 秦声;生物多样性保护[N];大众科技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刘树铎 见习记者 宋冰洁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重大挑战[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5 记者 康勇军;岷山确定8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6 记者 铁铮;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丰硕[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7 安延;专家关注岷山生物多样性保护[N];农民日报;2003年
8 记者 孙秀艳;欧盟:资助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N];人民日报;2005年
9 丁品邋徐琦;抓住历史性机遇推动20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实现[N];中国环境报;2007年
10 方芳邋步雪琳;中国堪当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军者[N];中国环境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飞龄;基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云南保护优先区识别与保护地体系优化[D];云南大学;2016年
2 胡文芳;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汤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张玉梅;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群网体系框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温亚利;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经济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6 王昌海;秦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蕊;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罗剑华;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刘张璐;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大纲编制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志忠;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政策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5 牛建勇;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D];兰州大学;2015年
6 方晴川;安徽省滁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7 于雪蕾;固安县境内河流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8 贾迪楠;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9 曾颖;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遥感评估与区划[D];浙江大学;2017年
10 王晓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14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314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