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湖地区地表形变的InSAR探测技术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5 01:35

  本文关键词:星云湖地区地表形变的InSAR探测技术应用研究 出处:《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地表形变 D-InSAR 时序InSAR 星云湖


【摘要】: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诞生至今已有40年的时间,经过其不断地发展,已在地表信息监测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起初的InSAR技术主要用于获取地表高程信息,经过近20年的发展过程,InSAR技术进入另一个发展阶段,即合成孔径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阶段。D-InSAR是一种全天时、全天候、主动微波遥感地表形变监测技术。可以用来大面积监测地表形变,尤其是对于地震、地下开采以及滑坡等引起的突发地表形变的监测效果良好,而且它可以弥补传统监测地表形变方法的一些缺陷,比如:监测范围小、过分依赖人工作业、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无法布设监测点等,因此,D-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方面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同时在长期地面缓慢形变监测方面却逐渐显现出一些不足之处,间隔时间太长的数据进行D-InSAR处理面临着时间、空间失相干和受大气干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时序InSAR应运而生。时序InSAR中的SBAS-InSAR(小基线集InSAR)基于一系列时间序列数据,根据空间和时间基线阈值进行分组,在每个小基线集内进行差分干涉,再通过最小二乘方法或者奇异值分解法解算出该段时间里的总形变。SBAS-InSAR技术有效地解决了 D-InSAR技术面临的空间、时间失相干和大气干扰问题,在地表缓慢形变监测方面应用广泛。云南省境内断裂带广泛分布,是我国地震灾害频发的省市之一。位于玉溪市江川县的星云湖是由小江断裂带发育而来的断陷湖泊,近年来没有发生过大的地震,但是小江断裂带一直处于缓慢活动中。利用SBAS-InSAR技术对星云湖周边地区缓慢地表形变进行监测,对于该地区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工作及成果有:1)通过对不同滤波方法和不同解缠方法进行试验,比较其结果,本文认为试验区最合适的滤波方法是Goldstein,最合适的解缠方法是minimum Cost Flow。2)SBAS-InSAR技术在应用时对地表覆盖情况要求较高,开始以0.35的相干性系数进行试验,发现结果中只得到住宅区的形变信息,将相干性系数调整为0.1,结果中仍旧没有得到植被覆盖地区的形变信息,相比之下,D-InSAR技术对地表覆盖情况要求较低。3)SBAS-InSAR技术可以有效克服DEM引入的误差。雷达得到的数据在水体区域呈黑色,无有效值,试验中用到90米分辨率的DEM,该DEM数据在水体部分有一些误差值,但是经过一系列的处理,结果中并没有引入水域误差,形变结果中水体部分仍旧为黑色,无形变信息,但是D-InSAR会将DEM中水域误差引入最后形变结果中。4)通过对星云湖周边地区一年多时间序列上的地表形变监测,发现该地区大部分没有发生显著地表形变,在江城镇北边以及江川县靠近星云湖地方的河咀村、六家咀村、马料庄有地表沉降,沉降量为多集中在16至7毫米范围内,形变图与形变速率图显示形变总量与年形变速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试验结果表明:时序InSAR中的SBAS-InAR技术虽然对地表覆盖条件要求较高,但是对缓慢地表形变监测效果良好,可以广泛应用于城镇集中住宅区的长期缓慢地表形变监测工作中,再加之数据更新速度快,相应处理软件趋于实用化,所以在SBAS-InSAR技术在监测缓慢地表形变方面的应用将会越来越成熟。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237;P2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广翔;丁峰;;地表形变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在平朔生产矿区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科学;2012年01期

2 刘国祥;陈强;丁晓利;;基于雷达干涉永久散射体网络探测地表形变的算法与实验结果[J];测绘学报;2007年01期

3 田海涛;吴友平;夏元平;王家帮;;D-InSAR技术在地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年01期

4 俞维贤,李志祥,侯学英,申旭辉,宋方敏,,曹忠权,汪一鹏;1500年宜良地震地表形变带的考证[J];地震研究;1995年04期

5 薛跃明;郭华东;王长林;范景辉;;基于D-InSAR技术的矿区地表形变监测研究[J];遥感信息;2008年05期

6 傅文学;田庆久;郭小方;王黎明;;PS技术及其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11期

7 焦明连;蒋廷臣;;基于GPS-InSAR集成技术地表形变的监测[J];测绘科学;2008年06期

8 焦明连;蒋廷臣;;基于InSAR技术矿区地表形变的监测[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9 何敏;陆晓燕;何秀凤;;利用D-InSAR二轨法监测徐州大屯中心区地表形变[J];地理空间信息;2011年05期

10 余勇;卞正富;刘振国;雷少刚;;SBAS方法监测城市地表形变初步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永仙;石耀霖;刘桂萍;;热物质上涌与震前地表形变异常关系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马运龙;;D-InSAR在地表形变中的应用[A];江苏省测绘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马运龙;;PS-DInSAR在地表形变中的应用[A];江苏省测绘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马运龙;;D-InSAR、PS-DInSAR在地表形变中的应用[A];江苏省测绘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焦明连;蒋廷臣;;GPS-InSAR数据融合方法与应用[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6 龙四春;李陶;刘经南;张诗玉;;D-INSAR中参考DEM误差与地表形变对相位贡献的灵敏度研究[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俞晓莹;改进的SBAS地表形变监测及地下水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辉;时序InSAR技术在常州市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2 李震;基于D-InSAR技术的鲜水河地区地表形变监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唐嘉;时序差分雷达干涉多约束建模与地表形变信息提取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赵峰;多平台时序InSAR技术的地表形变联合监测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5 路聚峰;时间序列高分辨率COSMO-SkyMed影像地表形变监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6 孙新辉;星云湖地区地表形变的InSAR探测技术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7 胡波;PSInSAR技术监测地表形变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孙广通;时间序列InSAR地表形变反演及大气相位改正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9 王海旭;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在地表形变提取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10 彭方喜;高频GPS动态监测地表形变的试验与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12年



本文编号:1330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330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a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