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双平稳地震动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汶川地震双平稳地震动特性研究 出处:《南昌航空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汶川地震 双平稳 地震动三要素 衰减关系 相关性
【摘要】: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自然环境破坏。深入分析地震造成工程结构严重破坏的原因,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抗震设计理念和方法,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减少未来地震引起的震害损失,是研究者共同的目标。汶川地震震源机制分析表明:该次地震是由映秀-北川断裂、灌县-江油断裂等多个断裂共同破裂造成的。震害调查发现,在断层地表破裂拐角处以及相互叠加处的震害相对比较严重。由多个断裂带破裂而形成的大地震,其加速度记录时程的波形含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波峰。为了揭示大震多断层破裂模式对应的地震动空间分布规律,本文采用震相识别法识别汶川地震的单、双平稳地震动,并将双平稳地震记录区分前、后段,通过对比分析不区分单双平稳性、区分单双平稳性以及双平稳地震动前后段各个分组地震动三要素随断层距的衰减特性,更好地了解双平稳地震动的三要素特性,为近场强地面运动的模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模型。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选取76组汶川地震记录进行分析,对228条记录基线校正后,利用震相识别法区分出40组双平稳地震记录、36组单平稳地震动记录,并将双平稳地震动根据波形特征分为前、后两段。(2)通过对比分析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式的拟合优度和残差图,确定本文采用的地震动参数衰减模型。(3)采用非线性二乘法拟合了不区分单双平稳性和区分单、双平稳性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的衰减关系式,探讨了峰值加速度与峰值速度间的相关性。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双平稳地震动的峰值比单平稳地震动的峰值大;不区分单双平稳性的地震动峰值、单平稳地震动峰值及双平稳地震动的峰值均随断层距增大而减小,衰减趋势相同;双平稳地震动具有大能量更易引起高烈度震害。(4)研究了单、双平稳地震动持时的衰减特性。双平稳地震动能量持时随断层距增大而增加的趋势明显,而单平稳地震动的能量持时随断层距变化的拟合曲线趋于平缓;单平稳地震动绝对持时衰减速度快于双平稳地震动的绝对持时的衰减速度。与卢书楠的地震动持时模型相比,两者的能量持时曲线差别很小,但绝对持时曲线相差较大,本文衰减模型拟合曲线更趋于平缓。(5)拟合了单、双平稳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峰值的衰减关系式。衰减特性对比分析表明:单、双平稳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峰值均随断层距的增大而减小,变化趋势相同;单平稳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峰值的衰减速度大于双平稳地震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3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宏男,L.E.Suarez,M.P.Singh;地震动的转动分量[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7年02期
2 张伯艳,陈厚群,胡晓,朱栗武;合成人造地震动的非线性解法[J];水利水电技术;2000年07期
3 范留明,黄润秋;一次冲击地震动的特性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年01期
4 金星,陈超,张明宇,王绍博,丁海平;双侧破裂模型对地震动空间相关性影响的定量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1期
5 王国新,陶夏新;地震动衰减关系拟合的新两步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1期
6 谢异同,张同亿,吴敏哲;地震动加速度过程的小波模拟[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2期
7 金星,陈超,张明宇,王绍博,丁海平;双侧破裂模型对地震动空间相关性影响的远场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1年01期
8 夏友柏,王年桥,鄢常舒;多点地震动时程人工合成[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9 谢礼立,翟长海;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研究[J];地震学报;2003年03期
10 戴君武,张敏政,郭迅,齐霄斋;地震动的3D瞬态特征与结构破坏的关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美巧;俞瑞芳;俞言祥;;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震动时—频特性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白泉;朱浮声;赵东阳;孙乐娟;康玉梅;;地震动的时频特性对结构弹性响应的影响[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张令心;张继文;;近远场地震动及其地震影响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4 江帆;董银峰;李英民;郭俊锋;;时程分析中速度脉冲地震动的适用性及影响规律[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5 孙进忠;彭一民;赵鸿儒;;超声模拟在地震动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6 胡聿贤;张敏政;;地震动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综述)[A];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7 袁一凡;;近场地震动的模拟[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8 张天中;马云生;舒曦;;关于地震动衰减关系、不确定性和设防标准的讨论[A];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9 陈培善;李保昆;白彤霞;;中国强地震动速度衰减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10 窦玉斌;林永星;;地震动时程模拟的工程方法研究现状与预测[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袁芳;北京交大发挥学科优势支持灾后重建[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志旺;近场脉冲型地震动的量化识别及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陈辉国;完全非平稳多点地震动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3 黄景琦;岩体隧道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4 施炜;RC框架结构基于一致倒塌风险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5 左占宣;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张齐;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区域性差异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6年
7 王子s,
本文编号:1351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351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