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性突触输入作用下神经振子相响应同步研究
本文关键词:抑制性突触输入作用下神经振子相响应同步研究 出处:《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神经振子集群 相响应曲线 抑制性突触输入 周期刺激 同步活动
【摘要】:相响应曲线(phase response curve,简称PRC)反映了当重复放电的神经元受到外部刺激作用时,刺激是如何影响峰电位的发放时间。它也可以描述神经振子在受扰动时相位的偏移,如神经振子接受突触输入或外部刺激时相位的偏移。在本文中,利用相响应曲线建立具有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输入和外部周期刺激的神经振子集群模型。引入复序参数描述神经元集群的同步活动。通过数值模拟表明抑制性突触输入降低了神经元集群的同步程度,抑制性突触输入减弱了神经元集群同步模式改变时的外部刺激。在弱刺激或低频率刺激下,神经元集群出现完全同步;在强刺激或高频率刺激下,神经元集群出现阵发性同步。在模型和由实验控制的神经元集群中,PRC形状对神经元集群的同步活动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数值模拟表明在抑制性突触输入和外部周期刺激的作用下,II型相响应曲线比I型相响应曲线表现出更加有节律的同步活动以及更高的同步程度。
[Abstract]:The phase response curve (PRC) of phase response curve shows that the repetitive firing neurons are subjected to external stimuli. It can also describe the phase shift of the neural oscillator when it is disturbed, such as the phase shift when the neural oscillator receives synaptic input or the external stimulus. A neural oscillator cluster model with excitatory and inhibitory synaptic inputs and external periodic stimuli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phase response curve. The complex sequence parameter was introduced to describe the synchronous activity of the neuronal cluster.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showed that the inhibitory neurite was inhibited. Tactile input reduces the synchronization of neuron clusters. The inhibitory synaptic input weakened the external stimuli when the synchronization mode of the neuronal cluster chang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weak or low frequency stimulation, the neuronal cluster appeared to be in complete synchronization. Under strong or high frequency stimuli, paroxysmal synchronization occurs in neuronal clusters, both in the model and those controlled by experiments. The shape of PR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ynchronization of neuronal clusters. Numerical simulation shows tha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nhibitory synaptic input and external cycle stimulation. The phase response curve of type II shows more rhythmic synchronization activity and higher synchronization degree than that of type I phase response curve.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242.1;R3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如彬;张志康;;耦合条件下大脑皮层神经振子群的能量函数[J];力学学报;2008年02期
2 王如彬;张志康;谢智刚;;关于脑信号传输的神经动力学分析[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9年11期
3 章晓丹;王如彬;张志康;焦贤发;;高阶耦合条件下神经振子群活动的随机演化模型[J];振动与冲击;2010年01期
4 王如彬;张志康;余婧;;关于注意和记忆的神经动力学机制[J];力学学报;2006年06期
5 王如彬;张志康;谢智刚;焦贤发;;多个神经振子群网络的相位动力学编码[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9年03期
6 彭懿蓉;于翔;;神经电活动稳态调控抑制性突触传递的分子机制[J];中国基础科学;2011年03期
7 王红,蔡浩然;爪蟾顶盖神经元的大微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s)依赖从钙储池释放的钙?(英文)[J];Neuroscience Bulletin;2005年02期
8 王青云;陆启韶;郑艳红;;时滞援助的两抑制性突触耦合的Chay神经元的同步(英文)[J];生物物理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章晓丹;王如彬;张志康;焦贤发;;高阶耦合条件下神经振子群活动的随机演化模型[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焦贤发;朱丹凤;王如彬;;神经振子集群的相响应[A];第一届全国神经动力学学术会议程序手册 & 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焦贤发;朱丹凤;王如彬;;神经振子集群的相响应[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4 焦贤发;黄小娟;王如彬;;时滞作用下神经振子集群同步神经发放模式及其控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章晓丹;王如彬;张志康;焦贤发;;可变高阶耦合神经振子群活动的随机演化模型[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王健雄;刘宗华;顾长贵;马如宝;;神经振子在有向网络中的自维持振荡[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7 曾思禹;彭懿蓉;于翔;;一种神经活动依赖的抑制性突触传递可塑性[A];Proceedings of the 8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林峰;全脑缺血再灌注对海马抑制性突触功能的影响及机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费晓琪;抑制性突触输入作用下神经振子相响应同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2 赵万钰;具有突触可塑性耦合神经振子集群相响应同步[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3 朱丹凤;神经振子集群相响应同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4 高洋;频率依赖性耦合神经振子集群的相响应同步[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5 赵小春;周期刺激下时滞耦合神经振子集群的相位同步[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6 盛祝梅;刺激产生的耦合神经振子群的同步[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7 余婧;具有不同相位的单个神经振子群的相变动力学机制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8 喻伟;神经动力系统中相变机制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83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383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