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新IPP码的构造及其性质
本文关键词:一类新IPP码的构造及其性质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数字指纹技术是数字水印技术的一种应用.通过将不同的水印嵌入到同一个电子数据当中,它可以起到跟踪盗版者的作用.数字指纹技术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利用具有有效跟踪性质的码来对抗用户的合谋攻击问题.在具有有效跟踪性质的码中,IPP(Identifiable Parent Property)码是一类具有较强跟踪性质的码,且可包含的指纹容量也较大,其在数字指纹编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码的构造问题以及能否给出一个码成为-IPP码的充要条件问题一直是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针对这两个问题,主要从以下章节对其展开了研究.引言章节主要介绍了与IPP码相关的研究背景和现状.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码的相关定义以及与IPP码相关的定义.第二章我们由一个具有较高纠错度的析取矩阵构造了一类具有跟踪性质的码.第三章和第四章我们研究了第二章所构造码的基本性质以及IPP性质,主要得到了这类码在某种特殊情形下的最小距离以及成为3-IPP码的充分必要条件。
[Abstract]:Digital fingerprint technology is an application of digital watermarking technology by embedding different watermark into the same electronic data. It can play the role of tracking pirates. One of the core problems to be solved by digital fingerprint technology is to use the code with effective tracking property to counter the collusion attacks of users. IPP(Identifiable Parent property code is a kind of code with strong tracking property, and can contain a large capacity of fingerprint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igital fingerprint co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des and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a code to become -IPP codes are always a hot topic in this paper.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IPP code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codes and the definition related to IPP codes. Chapter two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IPP codes. We construct a class of codes with tracking property from a disjunctive matrix with higher error-correcting degree. In Chapter 3 and Chapter 4th we study the basic properties and IPP properties of the codes constructed in Chapter 2. In this paper, we obtain the minimum distance and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his kind of codes to be 3-IPP codes in some special cases.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P309.7;O15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述望,王彦,刘振华;数字指纹综述[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03期
2 曹军梅;张震;;数字指纹的技术分析与模型改进[J];江西科学;2006年04期
3 蔡庆军,裴定一;数字指纹印中有追踪叛徒能力码的新构造[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2期
4 曹军梅;周小雨;;数字指纹编码的技术分析及其改进方案[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孙俊玲;;用于盗版追踪的抗共谋数字指纹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尹慧平;蔡维维;李博;;基于分数阶混沌和分数阶小波变换的数字指纹技术[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7 王彦,吕述望,刘振华;一种基于秘密分享的非对称数字指纹体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8 柏银;李志蜀;朱兴东;;MD5算法及其在远程身份认证中的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9 王骞;;涉密图像安全策略的研究[J];河南科技;2013年16期
10 唐文龙;梁碧珍;;一种基于混沌数字指纹技术的P2P网络环境信任机制方案[J];大众科技;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冯柳平;刘华群;;数字指纹在电子文档保护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屈海涛;;基于UCL的内容指纹和数字指纹技术初探[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2年学术年会、五届四次理事会暨第六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的“人才奖”和“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大连理工大学 董燕杰;数字指纹:数字产品防盗版[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2 宋家雨;归档让CAS从沉睡中醒来[N];网络世界;2007年
3 记者 陈泥;“数字指纹”堵塞腐败通道[N];厦门日报;2005年
4 《网络世界》记者 鹿宁宁;高“瞻”远瞩 “博”取安全[N];网络世界;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德发;非对称数字指纹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冯辉;数字指纹中的共谋攻击优化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李新伟;抗共谋攻击的数字指纹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朱岩;数字指纹及其在多媒体版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张志广;用于重要电子文件保护的数字水印和数字指纹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一君;基于数字指纹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版权保护[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2 郭玲宏;面向数控机床零件程序检索的数字指纹技术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3 武茂升;基于抗合谋数字指纹的叛逆者追踪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4 袁凯;一类新IPP码的构造及其性质[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5 葛强;基于协同学的数字指纹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晏钊韬;基于图像的数字指纹技术[D];湖南大学;2010年
7 杨霞;数字指纹系统的发行效率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谭示崇;数字指纹与叛逆者追踪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唐瑶;基于图象的数字指纹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贺英英;基于纠错码的数字指纹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04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404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