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辉腾锡勒火山口四子王旗内陆尾闾湖全新世粒度记录及环境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0 21:32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辉腾锡勒火山口四子王旗内陆尾闾湖全新世粒度记录及环境变化研究 出处:《内蒙古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全新世 湖泊沉积 粒度 气候变化 夏季风


【摘要】:湖泊沉积物粒度是重建过去环境和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在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湖泊沉积环境从搬运方式和介质等方面决定了湖泊沉积物粒度组分分布特征。因此,粒度组分变化特征可以作为重建湖泊沉积环境和气候变化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内陆尾间湖(HH)和内蒙古中部辉腾锡勒高原火山口湖(HTL2)全新世湖泊沉积物为研究对象,以AMS14C测年为框架,利用沉积物粒度及其组分指标,重建了两个湖泊全新世环境和气候变化。主要结果如下:呼和淖尔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9820~6800 cal.yrBP,湖泊沉积物中值粒径较低,粒度组成中细粒组分(C1:0.4~1.9 μm)含量为峰值,反映沉积环境为湖泊,且岩芯位置距离河流入湖口较远,湖泊面积较大,降水量较高,气候湿润;6800~5200 cal.yrBP期间,沉积物粒度变粗,细粒组分C1和C2(2.0~12μm)几近消失,粗粒组分C3(12~58 μm)和C4(70~150μm)增多,反映岩芯位置距离河口很近,可能为间歇性冲洪积沉积环境,湖泊几近干涸,降水减少,气候极为干旱;5200 cal.yrBP以来,粒度波动显著,细粒组分总体位于较低水平,粗粒组分维持较高水平,沉积环境波动频繁,但总体上湖泊水位处于低位且时常干涸,降水量较低,气候总体干旱,其中5200~3700 cal.yr BP、2500~1800 cal.yr BP、900~600 cal.yr BP 气候显著变湿。辉腾梁地区HTL2湖全新世气候和环境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12,130~11,270 cal.yr BP期间,含砾石砂岩性和较粗的粒度以及粗粒组分C3、C4、C5及C6的主导表明,样点处为冲洪积沉积,湖泊尚未发育,气候极为干旱;11,270~7880 cal.yr BP,岩性为粘土质粉砂,平均粒度处于整个剖面最低水平,细粒C1、C2组分含量为高值,粗粒C4及C5组分为低值,反映沉积环境为湖泊,降水量较高,气候最为湿润;7880~5600 cal.yrBP,沉积相转变为泥炭,表明湖泊演化为沼泽,粗粒C5和C6组分含量的峰值也证明了湖泊干涸或发育沼泽,坡面碎屑粗粒物质直接到达湖盆中部,降水量减少,气候干旱;5600-3240 cal.yr BP,沉积相依然为泥炭,样点处发育沼泽,粗粒组分C4、C5和C6的减少表明沼泽大面积发育,粗粒洪积物难以到达湖心位置,湖心主要为风成沉积和植物泥炭沉积,降水量可能有所增加,气候略变湿润;3240 cal.yr BP至今,泥炭沉积转变为粘土质粉砂湖相沉积,细粒C1和C2组分含量增加,C3和C4组分含量减少,表明沼泽演化为湖泊,反映降水量增加,气候变湿。尽管辉腾锡勒HTL2湖与四子王旗呼和淖尔(HH)湖泊水文特征、沉积环境差异显著,但二者全新世湖泊水文环境及气候变化重建的依据较为统一,细粒组分(0.4~1.9μm和2.0~12.0μm)含量反映了湖泊面积,粗粒组分(大于70μm)含量变化反映了距河口距离并间接指示了湖泊面积,中粗粉砂(13~58μm)可能反映了风成沉积通量,进而指示了沉积环境变化。辉腾锡勒HTL2湖与四子王旗呼和淖尔(HH)粒度序列重建的全新世气候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二者均表明出早全新世湿润,中全新世干旱,晚全新世略变湿润的趋势。但是,两个湖泊重建的气候变化序列也存在一定的时相差,具体表现为辉腾锡勒高原HTL2湖泊形成与干涸的时间均显著早于呼和淖尔(HH),这可能归因于HTL2湖面积及流域面积均较小,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辉腾锡勒HTL2湖与四子王旗呼和淖尔(HH)粒度序列重建的全新世气候变化结果表明,东亚夏季风最盛期位于早全新世,中晚全新世夏季风开始衰退,夏季风变化模式紧密响应与北半球低纬度夏季日辐射变化,可能表明夏季日辐射变化是东亚夏季风的驱动因素,与此相关的海陆热力差异是夏季风的关键机制因素。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532;P534.6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开发;;全新世温暖期中低温事件的初步研究[J];第四纪研究;1990年02期

2 刘洪杰;;全新世的中国犀类及其地理分布[J];动物学杂志;1993年06期

3 魏乐军,郑绵平,蔡克勤;西藏洞错发现全新世第一次冷期的证据[J];地学前缘;2000年02期

4 赵景波,岳应利,黄春长,郝利民;西安地区全新世土壤的演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03期

5 陈锐;克里雅河流域全新世绿洲环境变迁[J];第四纪研究;2002年03期

6 付淑清,陈淑娥,魏明建,李英,李勇;天水谢家湾全新世环境变迁及人地关系演化[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4年02期

7 周群英;西安地区全新世环境变迁与土壤的形成演化[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张小咏,李永化,刘耕年,尹怀宁;辽西北地区全新世中期以来环境变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4年04期

9 李小强,赵宏丽,闫敏华,王升忠;东北三江平原全新世火演化及其与植被和气候的关系[J];地理科学;2005年02期

10 李菁;袁源;;长江流域全新世古洪水研究进展[J];固原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发虎;安成邦;;西部全新世环境快速变化与西部开发[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甘枝茂;桑广书;甘锐;岳大鹏;;全新世渭河西安段河道变迁与土壤侵蚀[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何元庆;姚檀栋;沈永平;张忠林;庞洪喜;卢爱刚;;中国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的回顾与讨论[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庞奖励;黄春长;;黄土地层记录的关中地区全新世时期重要水文事件研究[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范淑贤;吉云平;;河南平原全新世古植被变迁[A];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6 朱湘元;王长炎;张诚;黄长水;;福建长乐全新世磁性地层的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5)[C];1989年

7 温锐林;肖举乐;常志刚;翟大有;周朗;许清海;李月从;S.Itoh;;全新世呼伦湖区植被和气候变化的孢粉记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8 金章东;王苏民;沈吉;;全新世单一湖泊流域化学风化及其对气候事件的响应[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9 马保起;李克;吴卫民;盛小青;;大青山山前断裂全新世古地震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赵艳;于子成;陈发虎;刘秀菊;;青藏高原东北部克鲁克湖区全新世湖水位与植被变化[A];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王绍武;全新世的气候突变[N];中国气象报;2007年

2 记者 陈惠玲;北部湾海洋环境海上联合调查全面完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3 杨睿;刘莉:中国北方全新世早期生计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记者 柴海亮;中国人的“脸”在变小[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辉;中亚干旱区高山泥炭磁性特征变化机制与古环境[D];兰州大学;2013年

2 张肖剑;全新世亚洲季风区与内陆区湿度变化位相关系及其驱动机制[D];兰州大学;2016年

3 张彦;新疆阿尔泰山区全新世泥炭发育特征及区域环境演变[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6年

4 刘瑾;内蒙古中东部湖泊沉积记录的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5 梁丽娥;中晚全新世以来呼伦湖沉积记录的环境与气候演变[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6 陶士臣;新疆东部湖泊沉积花粉记录的全新世植被与环境[D];兰州大学;2011年

7 查小春;汾渭盆地全新世古洪水和侵蚀沉积事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孙惠玲;六盘山天池岩芯记录与中晚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赵传湖;全新世东亚地区气候时空演变及古气候定量重建[D];南京大学;2009年

10 杨前进;临汾盆地全新世成壤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春艳;重庆金佛山地区全新世石笋记录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龙仙娥;基于小波分析的云南湖泊全新世沉积特征及信号记录[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伟;中晚全新世东亚季风演化历史及其气候事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赵丹丹;早全新世浑善达克沙地古湖泊演化与环境变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5 谭艳;太湖西部平原全新世环境演变的钻孔记录[D];南京大学;2015年

6 杨爱丽;地化学元素揭示的中晚全新世以来玛曲高原的成壤环境演变[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姜雅娟;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泊江海子全新世植被和气候变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8 吕晓楠;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湖泊沉积物分析与环境重建[D];兰州大学;2014年

9 徐军强;北疆阿尔泰山地泥炭记录的全新世大气粉尘变化[D];兰州大学;2014年

10 曹文红;中晚全新世台湾海峡西侧物源演化及其对洋流的指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06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406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0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