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RS技术的肺癌血清检测及判别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8-01-14 14:31

  本文关键词:基于SERS技术的肺癌血清检测及判别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出处:《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肺癌 血清 多元统计方法


【摘要】:背景: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可以对贵金属表面吸附的分子进行无损、超灵敏检测,是一种特征指纹谱标记的振动光谱技术。SER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材料、表面、纳米及生命科学等领域。本文将SERS技术应用于肺癌血清的检测,主要从非标记检测肺癌血清实验方法的建立、肺癌血清拉曼信号多元统计数据分析两方面进行了研究。方法:1、非标记检测肺癌血清实验方法的建立。分别对血清的用量、比例(2.5μL~500μL;1:1~5:1)、血清的处理方法(是否萃取、是否去蛋白)、样品孵育的时间(10 min~30 min)和孵育的温度(4℃、室温、37℃)、活性增强基底的选择(金溶胶、银溶胶)、偏振激光的选择(环形偏振、正交偏振、非偏振)等实验条件进行优化,Originpro 8.5画图软件作图比较;2、利用SERS技术,结合OPLS-DA分析模型,对肺癌(n=620)和正常人(n=484)血清进行判别分析和训练测试;3、利用SERS技术,结合OPLS-DA分析模型,对肺癌(n=60)和肺部良性疾病(n=56)血清进行判别分析;4、利用SERS技术,结合OPLS-DA分析模型,对肺癌血清不同分期进行判别分析。结果:1、不同血清用量拉曼光谱的谱峰、谱位基本一致,峰强、峰宽有所区别,2.5μl(5:1)血清用量最适合本实验,经重复实验证明结果可靠。不需要进行血清的萃取或去蛋白,可直接检测血清,方便快捷。不同孵育时间和孵育温度的拉曼信号变化差别不大,本实验选取了30 min和室温作为孵育时间和孵育温度。以银溶胶为基底的血清拉曼光谱无论是峰强、峰位都比金溶胶要强、要丰富,而且测量过程中以金溶胶为基底的血清光谱出现大量“毛刺”,背景信号过强,信噪比不如银溶胶好。三种不同激发偏振光检测血清信号的灵敏度均为90%,而环形偏振激发光的特异度最高为60%,其次是非偏振和正交偏振激发光。三种偏振激发光差别并不大,本实验选取灵敏度、特异度均高的环形偏振作为激发光;2、肺癌组与正常组相比,大多数位移所对应的峰强强度增加,构建OPLS-DA模型,从第一主成分t[1]方向可以看出两组有明显的区分,模型解释率R2X=89.3%,R2Y=78.6%,预测率Q2Y=75.4%。随后进行训练预测,随机将500例肺癌和400例正常人血清样本作为训练集,剩余120例肺癌和84例正常人为测试集,进行十倍交叉验证。我们获得了灵敏度99.17%和特异度88.1%的结果;3、两组共同的拉曼峰存在多处明显差异,建立OPLS-DA模型,从第一主成分t[1]方向可以看出两组有明显的区分,模型解释率R2X=47.1%,R2Y=99.3%,预测率Q2Y=99.1%。判别结果灵敏度100%、特异度100%;4、StageⅠ(n=44)、StageⅡ(n=40)、StageⅢ(n=54)和StageⅣ(n=72)的光谱在外形上基本相同,仅在峰强上略微有差别。建立OPLS-DA模型,并没有明显的区分开,但从第一主成分t[1]方向可以看出,随着肺癌的进展,不同分期在从右到左的方向上形成一定的聚类趋势。结论:1、优化整体实验条件,保证了实验的重复性和稳定性;2、非标记SERS技术筛查肺癌和正常人以及肺癌和肺部良性疾病的方法有很大的可行性,应用SPSS软件与SIMCA软件共同处理数据,并进行了实验样本的训练测试提高了诊断效果,为高灵敏疾病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Abstract]:Background :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 SERS ) can be used in the fields of chemical , physical , material , surface , nano and life sciences .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 1 . The spectral peaks of Raman spectra of different serum levels were similar , the peak intensity and the peak width were different , 2.5 渭l ( 5 : 1 ) serum level was the best , and 2.5 渭l ( 5 : 1 ) serum level was the most suitable for this experiment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nsitivity was 99 . 17 %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88 . 1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nsitivity was 99 . 17 %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88 . 1 % . 1 , optimizing the whole experimental condition , ensuring the repeatability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experiment ; 2 , screening the lung cancer and the normal person by the non - labeled SERS technique and the method for treating the lung cancer and the lung benign disease , and processing the data together with the SIMCA software by SPSS software , and carrying out training test on the experimental samples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effect , and provide a new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of the high sensitive disease .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433;R73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永明,吴师,王莉明;由ε探讨SERS效应的电磁增强机理[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03期

2 谭恩忠;殷鹏刚;郭林;;氯离子对固定银纳米颗粒SERS活性的影响[J];光散射学报;2010年04期

3 张君梦;曲胜春;张利胜;唐爱伟;周树云;王占国;;银纳米阵列直径对SERS增强效果的影响[J];光散射学报;2011年01期

4 莫冰;李和平;陈娟;王攀;;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及其在定量测量中的研究进展[J];光散射学报;2013年03期

5 曾我部伸,张志侠;日本研究SERS的现状[J];物理学进展;1987年03期

6 郭伟立;张鹏翔;;同时计入化学增强和物理增强的SERS模型[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1989年03期

7 郑海菜,苟增光,崔明,李秀英,莫育俊;固-液系统中表面增强喇曼散射强度I_(SERS)对浓度c的依赖关系及水杨酸分子的吸附等温特性研究[J];物理学报;1992年06期

8 ;Investigation on composite Au/TiO_2 nanoparticles (Ⅰ)——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98年03期

9 ;SERS mechanism of nickel electrode[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2年23期

10 刘春艳;非常规条件下的SERS效应[J];光散射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伟;秦维;刘可;袁亚仙;姚建林;顾仁敖;;一种新型可循环SERS基底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莫育俊;雷洁;李秀英;张鹏翔;;吸附于铜表面上分子的SERS及表面粗糙度对SERS的影响[A];全国第三届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85年

3 艾小红;高小平;李秀英;莫育俊;;苹果酸吸附在铜和银表面上SERS的比较[A];全国第三届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85年

4 高敏侠;林秀梅;任斌;;均匀的强SERS活性基底的制备及表征[A];第十四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高美;方炎;;对树枝状银纳米结构作为SERS增强基底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王春旭;陈雷;纪南;阮伟东;赵冰;赵纯;;银的无电沉积及其SERS活性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鹏翔;付石友;庞玉璋;;表面增强喇曼散射的最近研究[A];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暨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1年

8 ;SERS on thin film composed of gold nanoparticles[A];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杨U,

本文编号:14240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4240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4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