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离子对三种纤毛虫的毒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31 07:56

  本文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纤毛虫 急性毒性 联合毒性 转录组 出处:《山东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增多,水体环境受到的威胁越来越严峻。及时进行环境质量检测和准确评价重金属的生态毒性对于保护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与单一的理化监测相比,利用模式生物进行生态毒理试验能更真实地反映污染物的毒性,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纤毛虫原生动物对环境中某些因素的变化较敏感,可以作为生物毒理试验对象,研究重金属离子的生物毒性。本试验以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多小核草履虫(Paramecium multimicronucleatum)、粘游仆虫(Euplotes muscicola)和扇形游仆虫(Euplotes vannus)为受试生物,研究了 Cu~(2+)、Zn~(2+)、Cr3+ Ni~(2+)、Cd~(2+)和Hg~(2+)六种常见重金属离子对纤毛虫的生物毒性。将纤毛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试剂中,测定纤毛虫的死亡率和各种重金属离子对纤毛虫的24 h半致死浓度(LC50),确定重金属离子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以期为重金属污染环境风险评估和水体质量监测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此外,还利用IlluminaHiSeqTM测序平台进行了多小核草履虫转录组测序,分析了 Cu~(2+)胁迫下多小核草履虫的基因表达差异,旨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单一毒性试验中,Cu~(2+)和Hg+对三种纤毛虫的毒性较强,而Zn~(2+)对三种纤毛虫的毒性最弱。在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试剂中暴露24h后,三种纤毛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死亡率。Cu~(2+)、Zn~(2+)、Cr3+、Ni~(2+)、Cd~(2+)和Hg~(2+)对多小核草履虫的 24hLC50分别为 0.032mg L~(-1)、59.4mg·L~(-1)、42.7mg L~(-1)、2.94mg L~(-1)、0.347 mg·L~(-1)、0.073 mg L~(-1),对粘游仆虫的 24 hLC50 分别为 0.065 mg·L~(-1)、70.6 mg·L~(-1)、48.4 mg·L~(-1)、3.73 mg·L~(-1)、23.2 mg·L~(-1)、0.045 mg·L~(-1),对扇形游仆虫的24 h LC50分别为 0.233 mg·L~(-1)、22.8 mg·L~(-1)、0.88 mg·L~(-1)、17.4 mg·L~(-1)、89.2 mg·L~(-1)、0.019 mg·L~(-1)。2.联合毒性试验研究了 Cu~(2+)-Zn~(2+)、Cd~(2+)-Hg~(2+)、Cu~(2+)-ZZn~(2+)-Cr3+-Ni~(2+)三组混合试剂对纤毛虫的毒性效应,试剂中重金属离子混合比例能影响联合毒性作用类型,表现为拮抗作用或协同作用。Cu~(2+)-Zn~(2+)和Cd~(2+)-Hg~(2+)对三种纤毛虫的联合毒性类型差异较大,在浓度1:1和毒性1:1时联合毒性类型不同。Cu~(2+)-Zn~(2+)-Cr3+-Ni~(2+)的联合毒性类型主要为拮抗作用,混合溶液的毒性小于四种重金属离子单一毒性之和。3.多小核草履虫的转录组利用Illumina HiSeqTM测序平台进行测序。用Trinity软件从头组装后,共获得6603305条Contigs和80093条Unigenes,其中40538条Unigenes注释到数据库中。14307条Unigenes在GO数据库有注释信息,包括结合、催化活性、代谢过程和细胞过程等。17787条Unigenes在COG数据库中注释到25个功能分类预测蛋白,包括信号转导机制、普通功能预测、翻译后修饰、蛋白转换、伴侣等。6839条Unigenes在KEGG数据库中注释到43个二级代谢通路,主要有信号转导、碳水化合物代谢、转录等。4.多小核草履虫暴露于0.01 mg·L~(-1) Cu~(2+)中48 h后,共有54条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0条上调表达基因和44条下调表达基因。在KEGG数据库中共注释到4条代谢通路:基础转录因子(Basal transcription factors)、病毒致癌(Viral carcinogenesis)、蛋白质运输(Protein export)、核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均为下调表达,表明Cu~(2+)胁迫可以影响多小核草履虫体内转录、细胞增殖、蛋白质运输、核酸切除修复等代谢过程。
[Abstract]:The biological toxicity of heavy metal ions to ciliates was studied .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 1 .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 1 .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 1 .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 1 .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 1 .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 1 .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 1 .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 1 .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 1 .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 1 .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 1 .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 The toxicity effects of Cu ~ ( 2 + ) - Zn ~ ( 2 + ) , Cd ~ ( 2 + ) - Hg ~ ( 2 + ) , Cu ~ ( 2 + ) - ZZn ~ ( 2 + ) - Cr 3 + - Ni ~ ( 2 + ) on ciliates were studied by using Illumina HiSeqTM sequencing platform . Protein export and nucleic acid excision repair are downregulated , suggesting that Cu ~ ( 2 + ) stress can affect the metabolism of transcription , cell proliferation , protein transport , nucleic acid excision repair and so on .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17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再福;铜和汞对蝌蚪联合毒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保护;2001年05期

2 欧小兵;李海云;陈永煌;卢文芳;;铜、镉对水螅的急性和联合毒性作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年08期

3 曾鸣;林志芬;尹大强;殷克东;;混合污染物联合毒性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2期

4 孙振兴;杨立红;张晓梅;孙东红;;铜和锌对刺参幼参的联合毒性作用[J];海洋通报;2009年04期

5 陈桂葵;罗程;黎华寿;;氯酸钾和重金属镉、砷对蝌蚪的单一和联合毒性[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沈洪艳;张国霞;刘宝友;杨雷;张红燕;;地表水体中常见硝基芳烃对鲤鱼的联合毒性[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02期

7 吴淑杭;周德平;徐亚同;姜震方;褚长彬;;二元混合污染物对明亮发光杆菌的联合毒性[J];上海农业学报;2011年03期

8 董玉瑛;邹学军;陈峥;丁玲;;三种药品联合毒性作用及其环境风险分析[J];环境化学;2013年07期

9 丛永平;姜蕾;王婷;邹小明;葛鸿铭;尹大强;林志芬;;典型抗生素二元混合物对明亮发光杆菌的急性联合毒性[J];环境化学;2013年07期

10 吴宗凡;刘兴国;王高学;;重金属与有机磷农药二元混合物对卤虫联合毒性的评价及预测[J];生态毒理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亚南;陈广超;王腾;王壮;陈景文;;基于分子结构和模糊聚类预测有机污染物联合毒性[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张亚辉;刘征涛;刘树深;;混合物联合毒性的评价方法[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葛会林;刘树深;张亚辉;肖菊;;混合污染物联合毒性预测模型初步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7暨第二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林志芬;尹大强;邹小明;;抗生素的急慢性联合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英文)[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5 刘硕;周启星;;佳乐麝香与镉对蚯蚓在生化水平上的单一与联合毒性[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6 郑永华;程霄玲;唐洪玉;李涛;;镉、汞联合致毒对鲫幼鱼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刘国光;徐海娟;王莉霞;郑立庆;;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脂对微型生物群落的联合毒性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董玉瑛;雷炳莉;陆荣杰;;SDS与取代芳烃多元混合体系联合毒性作用研究[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董玉瑛;王壮;马静;刘建华;;DDBAC与取代芳烃对发光菌联合毒性作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环境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刘国光;徐海娟;王莉霞;郑立庆;;毒死蜱和Cu~(2+)对淡水原生动物群落的联合毒性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苏丽敏;部分取代芳烃与重金属对发光菌联合毒性及构效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淑杭;发光细菌法快速检测农产品中主要污染物联合毒性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宝敏;卵黄蛋白原的纯化与检测及其在己烯雌酚和炔雌醇联合毒性研究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8年

4 雷明彦;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对小鼠的联合毒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竹;真菌毒素(AFB_1、DON)对HepG2C3A细胞的联合毒性及机理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2 孙欣;有机弱酸碱类污染物与重金属镉对大型n灥牧隙拘匝芯縖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宋艳艳;藻类荧光对镉与铜联合毒性响应规律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6年

4 胡文娟;复合吸附剂对黄曲霉毒素B_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联合毒性的脱毒效果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6年

5 王晴;重金属离子对三种纤毛虫的毒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6 杨柏林;应用发光细菌对两种农药联合毒性进行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冯艳萍;手性有机磷农药对映体间联合毒性作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8 王兰;多种重金属对发光菌联合毒性特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9 朱旭;三种金属离子对泥鳅的联合毒性及氧化损伤[D];吉林建筑大学;2013年

10 张雨;抗生素—金属复合物水生毒理及选择性吸附去除[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78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478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7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