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酚氧化酶的固定化及其对酚类化合物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本文选题:壳聚糖/蒙脱土插层复合物 切入点:多酚氧化酶 出处:《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是一类高效的酚类化合物氧化酶,在有氧条件下能催化单酚类化合物羟基化生成邻苯二酚,又能氧化邻苯二酚脱氢生成醌,最终醌类化合物自聚成不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沉淀而被除去。壳聚糖是常用的酶固定化载体,其分子链上存在着大量的羟基、氨基,能够与酶实现有效结合。纳米金粒子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催化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已被成功地应用于酶的传感器的构建,提高酶分子的催化性能。蒙脱土是一种层状硅酸盐,其片层厚度及层间距处于纳米尺度,比表面积大,具有很好的物理吸附性能。本文采用溶液插层法制备了壳聚糖/蒙脱土插层复合物(chitosan/montmorillonite intercalation composites, CTS/MMT)和壳聚糖-纳米金/蒙脱土插层复合物(chitosan-nanogold/montmorillonite intercalation composites, CTS-Au/MMT),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以壳聚糖/蒙脱土和壳聚糖-纳米金/蒙脱土插层复合物为载体,采用吸附法和戊二醛交联法固定多酚氧化酶,考察了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的最佳制备条件、多酚氧化酶的固定化方法以及固定化酶的性质。选择性能较优的固定化酶对溶液中的苯酚、4-氯苯酚和2,4-二氯苯酚进行催化氧化,考察了固定化酶对三种酚类化合物催化氧化的最佳条件,探讨固定化酶对三种酚类化合物的动力学性质和重复使用性能,为酚类废水的处理提供应用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溶液插层法制备壳聚糖/蒙脱土插层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以此为载体,分别运用吸附和戊二醛交联两种法固定多酚氧化酶,考察了戊二醛浓度、溶液pH值、酶与载体质量比和固定化时间对固定化酶活性和载酶量的影响,并以左旋多巴为底物考察了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吸附法固定化多酚氧化酶(A-PPO)的活性更高,最佳制备条件为pH 5.0,酶与载体质量比20 mg/g,固定化时间6 h;固定化酶的载酶量为12.12 mg/g,单位载体酶活为12.76×103U/g,酶活回收率达81.7%。A-PPO和交联法固定化多酚氧化酶(C-PPO)的最适酶促反应条件为pH值8.0,温度分别为40℃和30℃。与游离多酚氧化酶相比,固定化酶的操作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均有所提高。固定化酶重复使用5次后,可保留37.6%以上的相对酶活。PPO, A-PPO和C-PPO的米氏常数Km值分别为0.48,0.56和2.11mmol/L,较游离酶的Km值均有所增加;最大反应速率Vmax分别为2.70,2.08和2.48 U/g,较游离酶的Vmax值均有所减小。(2)以壳聚糖/蒙脱土插层复合物为载体,吸附法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研究了固定化酶对苯酚、4-氯苯酚和2,4-二氯苯酚的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固定化酶对三种酚类化合物的最佳去除条件分别为:苯酚溶液pH值为7.0,温度30℃;4-氯苯酚溶液pH值为5.0,温度20℃;2,4-二氯苯酚溶液pH值为5.0,温度30℃。固定化酶催化三种酚类化合物的动力学参数表明,固定化酶对2,4-二氯苯酚的亲和力最大,催化反应速度最快,Vmax/Km比值表明2,4-二氯苯酚为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的最适底物。固定化多酚氧化酶循环使用6次(24 h)后,对三种酚类化合物的去除率分别为15.7%、24.2%和27.8%。(3)以壳聚糖/蒙脱土插层复合物为还原剂,与氯金酸溶液反应制备壳聚糖-纳米金/蒙脱土插层复合物,探讨了该复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此为载体,分别采用吸附和戊二醛交联法固定化多酚氧化酶,考察了固定化酶的最佳制备条件及其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壳聚糖-纳米金/蒙脱土插层复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氯金酸溶液浓度0.05 mmol/L,氯金酸溶液pH为9.0,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80℃。以CTS-Au/MMT为载体,最佳制备条件下吸附法固定化酶(A'-PPO)的酶活为24.02×103U/g,载酶量为17.02 mg/g,与以CTS/MMT为载体相比,CTS-Au/MMT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的酶活和载酶量明显提高。(4)以壳聚糖-纳米金/蒙脱土插层复合物为载体,吸附法固定化多酚氧化酶,对苯酚、4-氯苯酚和2,4-二氯苯酚进行催化氧化。结果表明,固定化酶对三种酚类化合物的最佳去除条件为苯酚溶液pH 7.0,温度30℃;4-氯苯酚溶液pH 5.0,温度20℃;2,4-二氯苯酚溶液pH值为5.0,温度30℃。动力学参数表明固定化酶对苯酚的亲和力最大,对4-氯苯酚的催化速度最快。三种底物的Vmax/Km比值4-氯苯酚最大,表明4-氯苯酚为该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的最适底物。与以CTS/MMT复合物为载体相比,CTS-Au/MMT复合物中作为电子介体的纳米金粒子表现出了较好的吸附活性和催化能力,以此为载体吸附法固定化酶对三种酚类化合物表现出了更好的催化氧化效果。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Q814.2;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柱明;张怀宇;邓海阳;吴中全;陈怀新;李顺意;;榨菜中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赵淑娟;王坤波;傅冬和;李园莉;雷玉国;李勤;;微生物多酚氧化酶研究进展[J];中国茶叶;2008年03期
3 白霜;张立军;宋广周;李晓宇;;酚氧化酶研究进展[J];杂粮作物;2008年02期
4 胡春和;;多酚氧化酶的研究现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03期
5 孔俊豪;孙庆磊;涂云飞;陈小强;高玉萍;杨秀芳;;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研究及其应用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1年04期
6 上官舟建;顾晓岚;;真菌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与制取[J];食用菌;1986年06期
7 ;猕猴桃中的多酚氧化酶[J];中国野生植物;1986年01期
8 晋坤贞;蔡素雯;薛毓华;李黎明;;植物抗病力与多酚氧化酶的关系[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9 赵志安,李万水,彭金荣,顾其敏;麦麸中多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的初步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10 汪敏,,郑师章;凤眼莲体内多酚氧化酶的生理生化特性[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勤;陈清西;;麻蝇(Sarcophaga Bullata Blowfly)多酚氧化酶的纯化与性质[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肖厚荣;赵冰;李强;魏甲欣;杨传敏;;胱氨酸与烟草多酚氧化酶作用机制的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阚洪囡;张景海;张嵘;;黄粉虫幼虫体内酚氧化酶原诱导的黑化反应的分子机制[A];东北三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08年
4 王善广;张华云;牟其云;孙凤兰;李文香;;套袋对梨果实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5 徐文岳;黄复生;张锡林;况明书;段建华;;大劣按蚊血淋巴酚氧化酶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关系的研究[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藤田修二;杨昌鹏;松藤加代子;MD.Ashrafuzzaman;林信行;下川敬之;;香蕉多酚氧化酶在乙烯催熟期间的活性变化(摘要)(英文)[A];2003年广西植物生理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邢婧;蒋经伟;战文斌;;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氧化产物抗菌活性的研究[A];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8 薛红梅;;南美白对虾酚氧化酶底物特异性分析研究[A];热带海洋科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七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及摘要汇编[C];2013年
9 潘志针;胡泳华;贾玉龙;祁闯;于晓杰;陈清西;;3,4-二羟基苯甲酸庚酯对菜青虫酚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勇飞;王军;;马铃薯萌芽前后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同工酶变化的初步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1999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阮光锋;房间里放洋葱能防流感吗?[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秋香;青岛文昌鱼体液酚氧化酶:分离、纯化、鉴定、诱导形成及其基因克隆[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2 刘守柱;昆虫酚氧化酶免疫学功能及其对杀虫剂等外来干扰因子的响应[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3 陈桂信;(木奈)多酚氧化酶基因及5'端调控序列的克隆[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4 蒋经伟;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荆昭;毛蚶(Scapharca Kagoshimensis)血红蛋白的类酚氧化酶性质及其抗菌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王乃栋;茶多酚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工程菌的构建[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7 周成刚;四种园林昆虫酚氧化酶基本酶学特性及效应物对其活性的抑制作用[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8 曲留柱;香蕉多酚氧化酶特性及其催化褐变防控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9 李国荣;青岛文昌鱼酚氧化酶的定位、功能及其在胚胎发育中的变化[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0年
10 张亚南;毛蚶(Scapharca Kagoshimensis)血红蛋白的类酚氧化酶活性及其cDNA克隆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鲍俊旺;对虾多酚氧化酶的性质分析及一种复配保鲜剂的研发[D];集美大学;2015年
2 虞昕磊;云南大叶种茶树多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3 王景;拟穴青蟹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关键基因及血蓝蛋白基因的研究与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4 屈政;引发金银花褐变的酶类和金银花中多酚氧化酶提取纯化的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靳明辉;小菜蛾酚氧化酶PxPPO1基因内含子序列克隆及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6 李颖颖;紫花苜蓿对土壤中五氯硝基苯的积累和降解[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7 杨昭;香蕉多酚氧化酶的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D];海南大学;2014年
8 王涵;多酚氧化酶的固定化及其对酚类化合物催化氧化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9 袁新跃;树脂固定化多酚氧化酶及其催化茶多酚形成茶黄素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10 刘慧杰;生物胺在对虾酚氧化酶原系统激活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59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559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