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考虑拉—剪强度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05 20:57

  本文选题:地震 + 边坡稳定性 ; 参考:《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地震作用在西南地区引起的大量的山体滑坡,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危险。根据地震后对大量山体滑坡的实地勘察发现,在地震作用下大量坡顶区域土体处于拉剪受力状态,并且土体基本处于非饱和状态,这对地震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针对上述情况,在前人的基础上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由于经典Mohr-Coulomb强度准则由于过高估计拉剪强度,本文采用修正的Mohr-Coulomb强度准则分析边坡的稳定性。该准则修正了拉剪区域,考虑拉剪联合作用,更加准确合理地描述土的压剪强度、张拉-剪切耦合强度及多向拉伸强度特征。ABAQUS自带Mohr-Coulomb强度准则没有考虑土体的拉剪强度并且是建立在经典Mohr-Coulomb强度准则的基础上,所以根据需要自己开发用户材料子程序UMAT来分析。2.在自重作用下,建立了是否考虑拉剪强度和非饱和强度的四种工况,对比分析了拉剪强度和非饱和特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3.在地震作用下,基于粘弹性边界理论,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精确的人工边界,使用修正Mohr-Coulomb准则和非饱和土的强度参数,来分析边坡的动力响应以及在不同坡角和不同入射角度下P波或SV波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
[Abstract]:A large number of landslides caused by earthquake in the southwest region caused great damage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brought great potential danger to the lives of the residents. According to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landslides after the earthquake, a large number of slopes in the top slope area were in the state of tensile shear stress under the earthquake action, and the soil was basically in the unsaturated form. In this paper, the following work has been done on the basis of the forefathers: 1. because of the high estimation of the tensile shear strength of the classical Mohr-Coulomb strength criterion, the modified Mohr-Coulomb strength is used to analyze the stability of the slope. Region, considering the joint action of shear and shear, the compressive shear strength of soil is described more accurately, the tensile shear coupling strength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 direction tensile strength.ABAQUS self carrying Mohr-Coulomb strength criterion do not consider the tensile shear strength of the soil and are based on the classical Mohr-Coulomb strength criterion, so the user i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user. The material subroutine UMAT is used to analyze the four conditions of.2. under the action of self weight, whether the tensile shear strength and the unsaturated strength are considered, and the effects of the tensile shear strength and the unsaturated characteristics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slope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earthquake,.3. is based on the viscoelastic boundary theory, which provides a precise artificial boundary for the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The Mohr-Coulomb criterion and the strength parameters of unsaturated soil are modified to analyze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lope and the effect of P wave or SV wave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slope at different angle of slope and different angle of incidence.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红旗;杨二静;;边坡稳定性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齐云龙;周勇;黄栋;;地震和降雨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26期

3 陈新民,罗国煜,夏佳;边坡稳定性类比评价的定量实现[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2期

4 庄云,万波,谷晓曦,仲桂清;吉林核电站厂址边坡稳定性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5 薛新华;姚晓东;;边坡稳定性预测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1期

6 谢特华;李祥云;;模糊数学在边坡稳定性评判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06期

7 盛初根;沈荣生;;某边坡稳定性模糊评价方法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8期

8 周宏磊;;对“关于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几个问题的讨论”讨论的答复[J];工程勘察;2008年12期

9 何晖宇;李春雷;;边坡稳定性分析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发展与现状[J];交通科技;2008年S1期

10 张先亮;;深圳某既有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J];岩土工程界;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毅;茅献彪;李三寿;李益焕;;边坡稳定性的试验研究[A];全国岩石边坡、地下工程、地基基础监测及处理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3年

2 曹庆林;;边坡稳定性各影响因素敏感性的灰色理论分析[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3 刘雄;;天然土石堆积边坡稳定性的一种新分析计算方法[A];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暨华蓥山形变体形变趋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1年

4 郑宏;;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严格方法[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5 侯晓亮;谭晓慧;;灰色关联理论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6 刘高扬;郑文博;李耀基;蔡永昌;;基于流形方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工程应用[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蔡中民;武军;;边坡稳定性分析[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8 姜永东;鲜学福;许江;周军平;;降雨及地下水对三峡库区边坡稳定性的探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9 王旭华;陈守煜;陈雄;;边坡稳定性主客观权重模糊模式识别分析[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边亚东;张玉国;祝彦知;;边坡稳定性分析集成系统的实现[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丽珍;荆州市熊家冢遗址土化学加固和墓坑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2 Mohammed Mnzool Mohammed;城门山铜矿南部边坡稳定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5年

3 钟志辉;基于应力场和变形场的边坡稳定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4 赵建军;公路边坡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5 刘沐宇;基于范例推理的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王辉;珠三角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非线性预测[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小强;最小势能原理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4年

8 王军;多重作用的边坡稳定性及分析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王建强;云南龙江特大桥桥基区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刘胜利;风化和降雨作用下软岩边坡稳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琳;研山铁矿高富水特厚冲积层边坡稳定性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陈思帆;尖山铁矿西部边坡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金栋;冻融循环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杨磊;某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吴玺;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的黄土边坡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付玉宁;边坡形态与岩层产状对反倾向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7 郭宁;某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桩锚支护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8 张磊;降雨条件下土体潜蚀机制及诱发滑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9 廖伟成;某离子型稀土矿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10 付强;基于神经网络的高边坡稳定性预测与加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49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849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9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