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近40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岩溶作用碳汇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4 02:54

  本文选题:岩溶作用碳汇 + 气候变化 ; 参考:《西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气候变化问题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大气CO_2在调控全球气候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碳酸盐岩是地表最大的碳库,而碳酸盐岩的快速溶解动力学特性能较快的消耗大气CO_2。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流域的碳通量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之下正发生剧烈的改变。中国西南地区有近7.5×105 km2的岩溶分布,该地区在过去几十年来经历了显著的气候变化,虽然一些研究评估了西南岩溶地区的岩溶碳汇强度,然而目前尚未有研究分析该地区岩溶作用碳汇强度对地区气候变化的响应。本研究结合使用入渗-碳酸盐平衡化学法以及GIS空间分析技术从空间尺度上评估了近40年来西南地区气候变化对岩溶作用碳汇的影响。首先我们分析了整个西南地区以及西南岩溶区近4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包括平均气温、降雨量、净太阳辐射量和平均风速,根据这些气象数据计算了地区地表蒸散发ET。依据这些因子和GIS技术,我们从空间上分析了决定岩溶作用碳汇强度的主要控制因子径流和碳酸盐平衡浓度在过去近40年内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基于GIS空间分析评估了不同岩性条件下岩溶作用碳汇通量(CSFs)和碳汇总量(TCS)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与同时期其它不同方法的类似研究进行了结果比较,发现了影响岩溶作用碳汇强度的最重要控制因子为径流,揭示了岩溶作用碳汇强度如何响应地区气候变化。具体结果如下:(1)1970-2013年西南地区年均气温变化在15.04℃-16.33℃之间,年均气温在波动中逐渐上升,气候倾向率为0.20℃/10a,1993年间西南地区发生了由低温到高温的突变,40年来升温幅度最大的时期为1990年代-2010年代,该时期气候倾向率为0.30℃/10a。空间分布上,气温增幅自东向西而逐渐加大,其中云南四川交界、云南南部、四川北部、重庆东北部等地区升温最为显著。西南地区年降雨变化在963 mm/a-1345 mm/a之间,整个时期内降雨量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7mm/10a,西南地区降雨量由多变少的突变年份为2003左右,2000年代-2010年代是西南地区降雨减弱最快的时期,气候倾向率约为-70 mm/10a。空间分布上,降雨减少幅度最大的地区出现在云贵交界、四川中部、湖北北部以及重庆东北部等地区。(2)西南地区内年平均径流深变化范围在439 mm-327 mm之间,平均值为386 mm。径流深在区域内空间上具有明显的梯度变化特征,较高的值出现在区域的东南部,如广西和湖南省等地区。而较低的值出现在地区西部,如四川省和云南省部分高海拔地区。西南岩溶地区径流深在过去近40年来的变化趋势表现为下降,变化起伏大,1990年代平均径流深度达到峰值,为444 mm/a,最低值出现在2010年代,仅为308 mm/a。近40年来西南岩溶地区各碳酸盐岩平衡浓度值([HCO3-]eq)为4.29 mmol/L,该因子在空间上也呈现显著的梯度性,较高值在西北部,而较低值出现在东南部。[HCO3-]eq值在近40年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变化并不大,多年变化幅度小于5%,不同年代变化趋势也不一致,总趋势为微弱的降低。(3)根据入渗-碳酸盐平衡化学法计算的西南岩溶地区岩溶作用碳汇强度(CSFs)平均值为9.36 t C km-2a-1,碳汇总量(TCS)为6.85×106t。西南地区近40年气候变化对岩溶作用碳汇总量有较强的影响,导致碳汇总量降低了19%。1990年代CSFs达到峰值,为10.4 t C km-2a-1。1990年代之后,CSFs和TCS值极速下降,2010年代达到最低值,为5.5t C km-2a-1。西南地区内CSFs值差异明显,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梯度变化特性,而CSFs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控于地区内部气候差异和岩性分布的差异。整个研究期内CSFs降低幅度最大的地区出现在贵州和云南两省,两省40年来CSFs值降低幅度分别为-37%和-32%,同时这两个省份的岩溶地区在1970-2013年间气候变化最为显著。两个省份的气候变化具体表现为温度的升高,40年间分别升高0.33℃和1.04℃,同时年降雨量快速下降,分别降低了156 mm和106 mm。进一步分析后发现,降雨量和径流深的减少是这些地区CSFs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两省的碳酸盐岩平衡浓度变化在过去40年内不显著,对CSFs的变化影响较小。(4)本研究发现岩溶作用碳汇对气候变化存在敏感反馈效应,该汇能快速的响应区域的气候变化,与地区的降水和气温有较好的相关性。而降雨与气温则直接控制着岩溶作用碳汇控制因子径流和碳酸盐平衡浓度的大小。近40年来西南地区CSFs的时空分布差异与该地区径流深的时空分布差异基本一致,而岩溶作用碳汇强度与径流深的高度相关则是由于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HCO3-]的化学稳定性行为的控制,因此地区径流产出是气候变化下岩溶作用碳汇强度的主要控制因子。全球水循环的速度正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而加快,而过去几十年来全球土壤CO_2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正在快速增加。根据入渗-碳酸盐岩平衡化学法的估算,我们预测未来的径流深度的年际变化幅度将远大于[HCO3-]eq的变化幅度,在年际岩溶碳循环的波动中径流对CSFs的影响将是土壤CO_2影响的26倍,降水和径流的影响将是未来岩溶作用碳汇最主要的控制因素,据此我们预测全球岩溶作用碳汇强度在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将会逐渐升高。本研究发现岩溶作用碳汇是一个能快速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地质作用碳汇机制,这一机制应该被加入到现代全球碳循环模型中。
[Abstract]:The climate change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challenges facing the human society in the 21st century . The atmospheric CO _ 2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the global climate . ( 2 ) The average annual runoff depth in Southwest China is 439 mm - 327 mm , the average value is 386 mm . The runoff depth has obvious gradient chang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region , such as Guangxi and Hunan Province . The lower value appears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region , such as Guangxi and Hunan Province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crease of CSFs is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 in the climate change in the past 40 years . In the past 40 years , the decrease of CSFs in the southwest region is about -37 % and -32 % respectively .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467;P64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再华;Wolfgang Dreybrodt;;陆地水-碳酸盐-CO_2-水生光合生物相互作用产生碳汇的重要性(英文)[J];Science Bulletin;2015年02期

2 覃小群;刘朋雨;黄奇波;张连凯;;珠江流域岩石风化作用消耗大气/土壤CO_2量的估算[J];地球学报;2013年04期

3 蒋忠诚;袁道先;曹建华;覃小群;何师意;章程;;中国岩溶碳汇潜力研究[J];地球学报;2012年02期

4 罗健;蒋勇军;胡毅军;李林立;刘文;;亚高山表层岩溶泉域土壤溶蚀速率季节变化及碳汇量估算——以重庆金佛山水房泉流域为例[J];中国岩溶;2011年04期

5 蒋忠诚;覃小群;曹建华;蒋小珍;何师意;罗为群;;中国岩溶作用产生的大气CO_2碳汇的分区计算[J];中国岩溶;2011年04期

6 刘再华;;岩溶作用及其碳汇强度计算的“入渗-平衡化学法”——兼论水化学径流法和溶蚀试片法[J];中国岩溶;2011年04期

7 ;Preliminary regional estimation of carbon sink flux by carbonate rock corrosion:A case study of the Pearl River Basin[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1年35期

8 曹建华;杨慧;康志强;;区域碳酸盐岩溶蚀作用碳汇通量估算初探:以珠江流域为例[J];科学通报;2011年26期

9 胡毅军;蒋勇军;李林立;;表层岩溶泉域短时间尺度岩溶作用碳汇效应初步研究——以重庆市金佛山水房泉域为例[J];中国岩溶;2011年02期

10 苟鹏飞;蒋勇军;扈志勇;蒲俊兵;杨平恒;;典型岩溶地下河系统暴雨条件下水文水化学动态变化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1927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927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1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