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膜系统在大熊猫种群动态性建模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膜计算 + 概率膜系统 ; 参考:《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计算机科学中,膜计算是一个非常前沿的研究领域。膜计算的计算模型(称为P系统或膜系统)是受生物细胞的启发而探索出来的。膜系统具有离散性、极大并行性、模块化和分布式、可扩展性和非确定性等诸多适合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显著特点。随着膜计算的不断发展,研究者提出概率膜系统,并将其应用于研究实际生态系统的种群动态性。概率膜系统应用于生态系统种群动态性建模,不仅能充分展示膜计算的显著特点,而且为生态系统种群动态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是膜计算应用研究中正在开展的新兴方向。大熊猫是非常珍贵的动物,对其进行种群动态性研究,有利于管理者更好的掌握大熊猫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因此,本文使用概率膜系统研究分析大熊猫种群动态性。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圈养大熊猫种群动态性概率膜计算模型。首先,详细地介绍使用概率膜系统对生态系统种群动态性建模的一般方法,然后,基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熊猫谱系数据,设计了一个具有两层膜结构,形式化表示大熊猫生态系统的一系列对象和规则的概率膜计算模型,最后使用MeCoSim软件仿真实现构建的模型。2.构建圈养大熊猫种群动态性概率膜计算扩展模型。在上一章构建的概率膜计算模型中加入救护模块,设计了研究大熊猫种群动态性的概率膜计算扩展模型,并使用MeCoSim软件对构建的扩展模型进行仿真实现。3.构建圈养大熊猫种群动态性概率膜计算改进模型。对上一章构建的概率膜计算扩展模型中繁殖模块进行优化,使其繁殖规则更加符合大熊猫实际繁殖行为,设计了研究大熊猫种群动态性的概率膜计算改进模型,并使用MeCoSim软件仿真实现构建的改进模型。本文研究工作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熊猫生态系统膜计算模型建模机制研究,批准号:61672437)的主要研究内容。
[Abstract]:Membrane computing is a very frontier research field in computer science. The computational model of membrane computing (called P system or membrane system) was explored by biological cells. Membrane systems are characterized by discreteness, maximum parallelism, modularization and distribution, extensibility and uncertainty, etc.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mbrane computing, the probabilistic membrane system is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study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real ecosystem. The application of probabilistic membrane system to ecosystem population dynamic modeling can not only fully demonstrate th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of membrane computing, but also provide a new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ecosystem population dynamics. It is a new direction in the research of membrane computing application. Giant panda is a very precious animal. It is helpful for managers to study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giant panda. Therefore, the dynamics of giant panda population is studied by using probabilistic membrane system. The main work and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dynamic probability membrane model of captive giant panda population was established. Firstly, the general method of using probabilistic membrane system to model the dynamics of ecosystem population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n, based on the data of giant panda pedigree in Chengdu Giant Panda breeding Research Base, a two-layer membrane structure is designed. The probabilistic membrane computing model for describing a series of objects and rules of giant panda ecosystem is formalized. Finally, the model constructed by MeCoSim software is implemented. The dynamic probability membrane model of captive giant panda population was established. In the last chapter, the probabilistic membrane computing expansion model is designed to study the dynamics of giant panda population by adding rescue module into the probability membrane computing model, and the extended model is simulated by MeCoSim software. An improved model for dynamic probability membrane calculation of captive giant panda population was established. This paper optimizes the propagation module in the expanded model of probability membrane computing, which is constructed in the previous chapter, and makes its reproduction rules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reproduction behavior of giant panda. An improved model of probability membrane calculation for studying the dynamics of giant panda population is designed. The improved model is realized by using MeCoSim software simulation. The research work of this paper is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 of the project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Research on the Modeling Mechanism of Giant Panda ecosystem membrane Computation Model, Grant No.: 6167243737).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Q95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翔;借助图形变化体现数学知识的动态性[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年02期
2 洪水泮;掌握系统思考原理 增进实际工作能力[J];厦门科技;2000年S1期
3 李晓钟;产业比较优势动态性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7期
4 谢建定;;认识拆迁六特征[J];浙江国土资源;2012年09期
5 陈蛟;郑诗颖;;道具和媒介在当代动态性生成机制中的应用[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6 王斌;;战略联盟中知识转移频度动态性机理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08期
7 贾军;张卓;;环境包容性和动态性对技术关联与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年10期
8 赵娟;;数学课堂应该充满生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01期
9 陈立中;比较优势与“比较优势陷阱”——基于一种数学视角和经验性解释[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赵金楼;齐英;;网络节点的动态性与组织数据关系重组[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项浙学;;关于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及其特点的探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王颖;;浅谈英语的动态性和静态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4 刘爽;段宏伟;余可青;;面向业务动态性的柔性架构设计与实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采编系统的应用[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11年
5 郭雷;;关于反馈的作用及能力的认识[A];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暨上海理工大学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研究所建所25周年[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安全防护系统的动态性[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2 晨光;广西“动态性网上收储”稳定糖价[N];证券时报;2007年
3 杨帆;比较优势的动态性与中国加入WTO的政策导向[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4 侯沛科 祝书强;善于打破平衡[N];中国国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玲如;环境污染监督博弈的动态性分析与控制策略[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高倩;多人交际中言语不礼貌的动态性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2 黄志伟;概率膜系统在大熊猫种群动态性建模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3 杨瑾;歌唱中动态性表演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4年
4 王果;翻译中意义动态性与词典的使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肖楠;能力积累、动态性与集群发展[D];北京大学;2005年
6 李志远;内、外部收益递增,动态性与集群发展:浙江台州汽摩配产业集群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45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045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