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东滩冬季不同管理模式水稻田水鸟群落特征及生境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5 22:43

  本文选题:崇明东滩 + 水稻田 ; 参考:《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湿地作为珍贵的自然资源与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无可替代的综合功能,水鸟是湿地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对湿地的依赖程度很高。中国有着丰富的滩涂资源,为大量迁徙水鸟提供重要的觅食、停歇栖息地与越冬场所。然而,近年来人类围垦活动导致自然湿地不断退化和丧失。湿地的退化和丧失造成水鸟栖息地和觅食地的丧失,威胁到了水鸟的生存,直接造成水鸟数量和种类数的下降。在自然湿地高度缺失的情况下,人工湿地被视为水鸟的补充栖息地。大量研究表明,人工湿地的质量取决于其生境组成结构及管理方式,有效的管理能够湿地能够提升人工湿地的水鸟保育效果。崇明东滩位于上海崇明岛东端,处于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路线中部,是候鸟迁徙停歇的重要中转站。冬候鸟主要为雁形目(Anseriformes)、鹳形目(Ciconiiformes)和鹤形目(Griuiformes),种类,数量上尤以雁形目居多。同时东滩也是上海地区促淤圈围的重点区域之一。受围垦活动影响,崇明东滩的水鸟可利用生境分为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两种。已有研究证明,崇明东滩地区水鸟可以利用人工修复地作为对自然湿地丧失的补充。当地围垦后农业用地主要为水稻田。按照管理模式的不同,可分为传统模式水稻田与机械化模式水稻田。本研究中传统模式水稻田是指采用人工定期调整水稻田生境状况以实现该阶段水稻田的可利用功能的模式进行管理的水稻田。机械化模式水稻田是指只考虑水稻田经济效益不考虑其他功能的,采用大规模机械化模式管理的水稻田。管理模式上的差异导致了生境配置的差异,从而导致了水鸟招引效果差异。本研究采用样点法,分别于传统模式水稻田样区及机械化模式水稻田样区选取了 5个样点,于2013年、2014年、2015年冬季进行了野外调查,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的方法对两种不同模式水稻田的水鸟群落进行了比较,采用聚类分析和多元回归的方法进行了生境因子分析。旨在探究不同管理模式下水稻田的生境差异及水鸟群落特征差异,并分析影响水鸟群落特征的主要生境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的管理模式下,水稻田生境配置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水位情况及植被配置。传统模式水稻田冬季时期一般有水,水深条件良好,有部分水稻留存,水稻田间有高约2m的芦苇增加生境隐蔽性;机械化模式水稻田冬季一般闲置,田中一般无水,无植被或植被较低,周边有狭长型引水沟渠。2.传统模式水稻田的水鸟招引效果优于机械化模式水稻田。体现在水鸟数量,种类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上。由于2013年为改造初期,生境配置不完善,二者差异不显著,2014年、2015年差异显著,说明了传统模式水稻田与机械化模式水稻田的水鸟群落特征差异是稳定客观存在的。两种不同模式水稻田的水鸟数量、种类结构具有较大差别,传统模式水稻田的水鸟数量和种类上以雁形目为主,而机械化模式水稻田的水鸟多为,

本文编号:2067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0678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f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