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宿主限制因子是宿主体内表达的,能够对抗病毒感染的蛋白。参与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宿主限制因子包括APOBEC3、Trim5α、BST-2和SAMHD1等。SAMHD1作为宿主限制因子于2011年由Laguette等人发现,它是一个由SAM结构域和HD结构域组成的核定位蛋白。其中HD结构域具有d NTP水解酶(d NTPase)活性,能够将细胞中的d NTP代谢成为脱氧核糖核苷以及游离的三磷酸基团。SAMHD1的d NTPase活性能够调控细胞内的d NTP含量,从而抑制HIV-1的逆转录过程,发挥其抗病毒功能。然而,HIV-2和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表达的Vpx蛋白能够降解SAMHD1,从而使病毒恢复复制进程。研究表明当删除SAMHD1的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tion signal,NLS)后,SAMHD1会重新定位至细胞质中,且能够拮抗Vpx的降解,同时增强其抗病毒能力,这说明SAMHD1的核定位信号能够影响其抗病毒作用。另外,对灵长类动物SAMHD1与Vpx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SAMHD1在一些氨基酸位点的改变会影响Vpx引发的降解作用,而对于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远的非灵长类,则可能存在更多影响SAMHD1与Vpx相互作用的因素。目前对于其它物种SAMHD1的结构和功能研究鲜有描述,因此,本论文选择常被当作HIV模式生物的猫以及本实验组在APOBEC3G(A3G)与Vif相互作用研究中发现与人源A3G-Vif有着不同结合模式的牛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种属SAMHD1的核定位信号对其抗病毒能力的影响机制。旨在进一步了解Vpx与SAMHD1的相互作用模式以及SAMHD1的抗病毒机制。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分析了人源(homo)、猫源(feline)以及牛源(bovine)SAMHD1的氨基酸序列,序列比对结果表明SAMHD1的核定位信号在人、猫和牛之间具有保守性。细胞定位结果显示三个种属的SAMHD1蛋白在核定位信号缺失后均重定位至细胞质中。在随后的抗病毒感染实验中我们发现,三个种属野生型的SAMHD1均具有抗病毒能力,转染了人源和猫源核定位信号缺失的SAMHD1的TZM-bl细胞更不容易被HIV-2和SIVmac239感染,这说明核定位信号缺失的h SAMHD1和f SAMHD1的抗病毒能力增强。而对于牛源SAMHD1,核定位信号缺失仅能够增强其抗HIV-2感染的能力,而对其抗SIVmac239感染的能力则无明显影响。为了研究三个种属SAMHD1在核定位信号缺失与否时表现出的抗病毒能力差异是否与Vpx对SAMHD1的降解作用有关,我们进行了随后的降解实验。结果发现在HEK 293细胞系中,来源于SIVmac239的Vpx能够明显降解homo-SAMHD1,部分降解bovine-SAMHD1,几乎不能降解feline-SAMHD1。来源于SIVmac239的Vpx Q76A突变体(76位氨基酸是影响Vpx降解SAMHD1的关键位点)相比野生型Vpx能够使homo-SAMHD1和bovine-SAMHD1的降解现象有所回复。去除核定位信号后,Vpx对homo-SAMHD1和bovine-SAMHD1的降解程度也有所回复。考虑到homo-SAMHD1的CTD区(C terminal domain)影响其与SIVmac来源的Vpx的结合,因此结合种属间SAMHD1序列比对结果,我们认为feline-SAMHD1的CTD区与homo-SAMHD1相比存在个别氨基酸差异可能是导致其难以被Vpx降解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我们发现bovine-SAMHD1并不存在类似homo-SAMHD1的CTD区域,但是却仍能够被Vpx部分降解,因此我们在随后检测了Vpx与不同种属野生型以及缺失核定位信号的SAMHD1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feline/bovine-SAMHD1与homo-SAMHD1类似能够与Vpx结合,且核定位信号的缺失并不影响其与Vpx的结合。另外,考虑到SAMHD1核定位信号的缺失可能会影响其本身作为d NTPase的酶活性以及其发挥d NTPase功能的场所,进而影响其抗病毒能力,因此我们研究了不同种属SAMHD1的d NTPase功能对其抗病毒能力的影响。由于SAMHD1的HD区与d NTPase密切相关,通过序列比对发现人源SAMHD1的第233位组氨酸(影响SAMHD1的d NTPase功能的关键位点)在猫源(第233位)以及牛源(第221位)的SAMHD1中保守,因此我们构建了homo/feline/bovine-SAMHD1H233/221A突变体,并在TZM-bl细胞系中进行了抗病毒感染实验。结果显示突变233/221位组氨酸后,三个种属SAMHD1抗HIV-1的能力均有所下降,因此我们认为SAMHD1的抗病毒作用与其d NTPase活性相关。后续实验将考察核定位信号是否影响SAMHD1的d NTPase活性和细胞内的d NTP水平。综上,本论文对不同种属SAMHD1的核定位信号对其抗病毒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从SAMHD1与Vpx的拮抗作用、结合区域和SAMHD1本身的d NTPase活性方面对不同种属SAMHD1在核定位信号有无时表现出的抗病毒能力差异进行了分析和阐释。本论文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SAMHD1发挥抗病毒能力的具体机制以及与Vpx的相互作用机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3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爱玲,孙曼霁;核定位信号介导的细胞转运及其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年10期
2 王殿丽;;核定位信号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09年02期
3 赵元茵;王元忠;曹念;周度金;李渝萍;;核定位信号及其分析策略[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9年08期
4 王冀姝,孙强,李荣,周鹏,韩骅;利用核定位信号筛选系统初步筛选小鼠胚胎核定位蛋白基因[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0年06期
5 石岩;刘雄昊;梁德生;冯劢;邬玲仟;杨俊林;李卓;赵凯;潘乾;龙志高;夏家辉;;核定位信号肽提高核糖体区打靶载体转染效率的研究(英文)[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9年10期
6 杨万年,张光华;植物体内核定位信号介导的蛋白质核转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7 王冀姝,陈萍,孙强,牛立国,周鹏,张浩,韩骅,苏成芝;核定位信号筛选系统的构建[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0年03期
8 王颖;于芳;付海燕;杨国栋;卢凡;卢兹凡;;MAGE家族新成员Restin入核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年18期
9 吴国清,朱旭东,刘娟,党颖,李少林,黄培堂;多肽TAT与核定位信号介导的蛋白质入核递送[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年05期
10 吴晓萍,苏志坚,郑青,吴思娴,冯雅,曲红艳,许华,李校X;一种缺失核定位信号区的hbFGF的表达及纯化(英文)[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周鸣;李小玲;徐晓杰;周后德;刘华英;何佳瑾;武明花;沈守荣;曹莉;王蓉;唐珂;李桂源;;BRD7核定位信号的结构分析和功能鉴定[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温莹;刘克印;易涛;;利用核定位信号肽构建细胞核靶向的H_2O_2荧光探针[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1分会:光化学[C];2014年
3 余少文;胡萍;;应用绿色荧光蛋白载体确定ZNF219基因的核定位信号序列[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免疫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海英;与病毒相关的蛋白质研究获重大突破[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冀姝;核定位信号筛选系统的构建和基因文库的筛选以及核定位蛋白功能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琳琳;小鼠TET1蛋白核定位信号的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张凯凯;不同种属SAMHD1核定位信号对其抗病毒能力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7年
3 姚青;斑马鱼缺氧诱导因子-3α核定位信号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王颖;Restin核定位信号序列的鉴定及其入核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5 张然;拟南芥CBP60g蛋白核定位信号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6 宁丰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3的核定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7 谭宽;HRSP12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功能研究及RYBP核定位信号的鉴定[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8 范征;多疣壁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gPDGF-C)基因的克隆及表达[D];南通大学;2008年
,
本文编号:
2387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387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