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们江下游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及植被恢复潜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8 11:24
【摘要】:湿地土壤种子库是湿地植被自然更新与演替的种质资源,是湿地植被生态恢复的物质基础。土壤种子库的规模及其物种组成、多样性与丰富度特征等可用来评估湿地植被的恢复潜力,其储量与受损后相应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成正比。本文以图们江下游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种子库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图们江下游四个类型湿地的七块标准样地,采用标准样地调查与取样,野外植被调查与室内种子库不同水分条件萌发控制试验相结合的手段,探究图们江下游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在湿地植被生态恢复过程中的应用潜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图们江下游湿地各样地土壤种子库中优势物种地位突出,储量丰富,具有进行湿地植被生态恢复的种质资源潜力,土壤种子库的储量在垂直方向上基本呈现随深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本试验共出现物种60种,计植物幼苗数14723株,其中湿润处理条件下出现物种数46种显著高于沉水/淹水处理33种,但从萌发植物幼苗数量上看,沉水/淹水处理条件下种子库萌发数量占土壤种子库总数的60%,表明水文恢复在图们江下游湿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2)图们江下游湿地各样地地上植被群落物种组成较丰富,地上植被群落调查过程中共计出现植物79种,隶属28科58属,优势物种以禾本科、莎草科、菊科、蓼科类植物为主。各湿地样地地上植被群落单位面积内植被数量差异明显,湖泊型湿地地上植被密度最大,约1458株/m2。从植被群落的物种重要值来看,除沼泽型湿地与自然湖泊型湿地仍以以湿生植被:呰草、密穗莎草、通泉草、雨久花为优势种外,其余湿地样地地上植被群落优势种都已趋向旱化,问荆、稗草等杂草类植物优势突出。(3)图们江下游湿地各样地土壤种子库中出现的植物科与地上植被群落调查时出现的植物科相似性系数达到80.77%。但各样地间物种相似性系数均较低,在7.14%-42.86%之间,表明地表植被与种子迁移过程受外界生境因子影响较明显,不同湿地类型植被恢复潜力存在差异,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同等情况下图们江下游地区湖泊型湿地植被的恢复潜力较其它样地大。(4)图们江下游湿地各样地土壤种子库特征与地上植被群落物种组成结构特征在时间尺度上均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植被的物种数量增加,多年生物种比例与湿生植被物种比例均降低。从物种生物多样性指数来看,受人为干扰较小的沼泽型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群落稳定性较好。(5)针对不同湿地类型的植被群落结构特征,在湿地植被生态恢复过程中应选取适合的修复技术,如:自然恢复法更适用于干扰程度在一定阈值内的区域;表层沉积物去除法,适用于受到强烈人为干扰的区域,但可能需要重播种;种子库移植法对主要依靠无性繁殖的物种恢复效果较好,但大面积施用存在困难。
【图文】:

示意图,图们江下游,示意图


江下游地区位于中、朝、俄三国交界处,主要在吉林省东范围内(42°邋25'邋N?43°邋30'邋N,邋129°邋52'邋E?131°邋18'邋长白山脉东部中低山区,三面环山,整个地势由北向西南状盆地。受日本海影响,该区属于近海性温带季风气候,它地区相比冬暖夏凉,降水较充沛,年降水量600—800mm,5.6°C,无霜期为126邋—邋156d,极端最高温为36.6°C,极端最,活动积温为2000°C邋—邋2600°C,干燥度为0.邋8左右,,属于湿以暗棕壤为主,有少量的沼泽土及泥碳土、冲击土等穿插河网密布,湿地类型多样,以河流湿地为主,江岸两侧多图们江下游地区湿地主要以草甸草本植物占优势,小灌木常年积水处较多,薹草茂盛,常形成塔头墩子,其下生有部分边缘地带出现灌木。近年来,受自然及人工畜牧、养殖响,大量沙化,江水退去后,堤岸两侧的植物幼苗生长;,植被较为茂盛,包括草本、灌木和乔木。逡逑N逡逑

示意图,土壤取样,点图,图们江下游


图2-2邋土壤取样点图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Q9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顺利,蒋高明;土壤种子库的研究进展及若干研究热点[J];植物生态学报;2003年04期

2 李宁;冯固;田长彦;;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动态[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6年S2期

3 孙红召;王萌;代莉;;土壤种子库的研究进展[J];河南林业科技;2007年02期

4 冯伟;汪小进;宣力;丁增发;;森林土壤种子库研究方法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5 袁莉;周自宗;王震洪;;土壤种子库的研究现状与进展综述[J];生态科学;2008年03期

6 常青;张大维;李雪;彭建;关爱农;刘晓斯;;中国矿区土壤种子库研究的必要性与挑战[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5期

7 班勇;土壤种子库的结构与动态[J];生态学杂志;1995年06期

8 张志权,束文圣,蓝崇钰,黄铭洪;引入土壤种子库对铅锌尾矿废弃地植被恢复的作用[J];植物生态学报;2000年05期

9 于顺利,Marcelo STERNBERG,蒋高明,Pua KUTIEL;地中海沿岸沙丘土壤种子库的异质性(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2003年05期

10 闫巧玲,刘志民,李荣平;持久土壤种子库研究综述[J];生态学杂志;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洪远;;土壤种子库在植被恢复绿化中的应用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王巍;马克平;高贤明;;土壤种子库与植被的关系[A];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未来——第二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吴统贵;吴明;萧江华;;土壤种子库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的作用研究[A];城市生态建设与植被恢复、重建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袁玉欣;王颖;;不同土地利用状况下土壤种子库与地表植被变化特征[A];中国林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沈有信;赵春燕;;中国近期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种子库研究:成就与挑战[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6 闫巧玲;刘志民;马君玲;;科尔沁沙地沙丘土壤种子库的时空格局[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7 邵琪;顾卫;许映军;;土壤种子库在工程创面生态恢复中的应用[A];工程绿化理论与技术进展——全国工程绿化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施翔;张道远;王建成;刘会良;潘伯荣;;准噶尔无叶豆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植物生态学前沿论坛第三届全国克隆植物生态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郑华;欧阳志云;王效科;彭廷柏;李振新;赵同谦;李锡泉;;红壤丘陵区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10 叶其刚;陈树森;;三峡库区异地重返自然濒危植物群落土壤种子库研究[A];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李新龙 通讯员 刘颖;土壤种子库研究获进展[N];湖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凌平;黄土高原土壤种子库与植被恢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马真;青藏高原东部高寒地区土壤种子库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3 王国栋;农业活动对三江平原湿地土壤种子库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4年

4 尚占环;江河源区退化高寒草地土壤种子库及其植被更新[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涛;干旱矿区废弃地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2 黄红慧;岩溶区不同地球化学背景下的土壤种子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云龙;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三种立地类型梭梭土壤种子库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桑潮;高寒草地退化与围栏封育对土壤种子库及其与地上植被关系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5 贺梦璇;基质添加对土壤种子库特征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5年

6 邢旭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土壤结皮对土壤种子库多样性与分布特征的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7 伏凯;北京山区自然边坡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8 霍丽娟;黄土丘陵区天然草地土壤种子库萌发对水氮条件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9 力志;天鹅洲退化湿地土壤种子库的特征及其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群落更新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植物园);2016年

10 张淼;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种子库的形成特征及其对植被恢复的作用[D];三峡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51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551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d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