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的繁殖成效及其生态影响因子

发布时间:2019-11-12 05:40
【摘要】:2015-2016年的鸟类繁殖季(3-8月),在吉林通榆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当地喜鹊(Pica pica)的繁殖成效及其生态影响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共统计了97巢喜鹊巢巢址参数,其中77巢记录了繁殖数据。主要研究内容有繁殖密度调查,巢址选择特征,繁殖成效调查,其他鸟对喜鹊的巢利用和巢寄生研究。研究表明,当地喜鹊的繁殖时间集中在3-6月,窝卵数为6-8枚,偶见多至9-11枚。孵卵时间为17-18d,育雏时间为21-25d。产卵时间与窝卵数具有显著相关性,繁殖早的喜鹊有更大的窝卵数,可能是受到亲鸟质量和巢捕食的影响。喜鹊的主要营巢树为榆树(Ulmus pumila)和杨树(Populus alba)。巢址选择受到巢高、巢树胸径和距林缘距离的影响。喜鹊在两年的研究期内繁殖成效为29.1%,巢捕食和巢侵占显著降低喜鹊的繁殖成效,其中巢捕食占35%,是影响喜鹊繁殖成效的主要因子,距林缘距离越近的巢被捕食的概率越高。同一生境中有其他鸟类利用喜鹊的旧巢或侵占当年喜鹊的新巢进行繁殖,野外共发现5种鸟类、46例使用喜鹊巢繁殖的现象,其中17例为巢侵占。巢侵占的鸟类趋向于侵占巢树胸径较大、树较高的喜鹊巢。该研究区域的喜鹊巢较其他地区相对低矮,可能受到栖息地筑巢树种的限制和巢侵占的影响。距林缘距离的远近可能是喜鹊繁殖时对于捕食压力和食物的权衡。研究期内没有发现喜鹊的巢寄生现象。巢寄生实验表明,喜鹊不具有卵识别能力和雏鸟识别能力。标本实验表明,喜鹊能区分雀鹰(Accipiter nisus)与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也很可能识别杜鹃(Cuculus spp.),但这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杜鹃非同步繁殖和具有较强的巢防御行为很可能是喜鹊不被杜鹃寄生的原因。
【图文】:

喜鹊


图 2.1 喜鹊的外巢和内巢Fig.2.1 The nests of magpie在筑巢 building nest;b 完成巢 builded nest;c 泥盘 mud plate;d 内巢 inner n

喜鹊,成功率,营巢,骤冷


2.2.2 繁殖成效和巢命运研究共统计 77 巢喜鹊的繁殖成效,其中 2015 年 42 巢,,成功率为 32%;2016年35巢,成功率为26%(图2.4),年间的营巢成效对比不显著(χ2=0.529,P =0.618)。喜鹊的平均繁殖成功率为 29%。导致其繁殖失败的原因主要有捕食、侵占和弃巢(图 2.5),其中弃巢的原因有天气骤冷、大风沙尘和牧民干扰等。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Q9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冯源恒;李火根;杨建;王晓阳;王贝;姚俊修;;两种鹅掌楸繁殖成效的比较[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0年01期

2 周立志,宋榆钧;紫蓬山区三种鹭种群繁殖成效的研究[J];生物学杂志;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冯源恒;李火根;杨建;王晓阳;王贝;姚俊修;;两种鹅掌楸繁殖成效的比较[A];第六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佳亮;喜鹊的繁殖成效及其生态影响因子[D];海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任青苗;灰喜鹊帮助者贡献及个性差异遗传基础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59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559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9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