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高效固碳并联产高附加值产物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14 04:24
【摘要】:化石燃料所释放的大量CO_2已成为全球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大大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如何有效的减排并固定CO_2已成为目前工业界与科学界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以微藻固碳为代表的生物固碳方法以其绿色、安全、可循环等特有优势,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固碳方法。目前微藻固碳正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与发展主要面临以下难题:微藻固碳研究大多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其自然条件下规模化培养研究尚有待研究;在低成本、易推广、易操作的开放式跑道池中,微藻固碳能力尚无可靠的评价体系,制约了微藻藻种的筛选与反应器的改造;适于开放式规模化培养的高固碳藻种缺乏;微藻培养成本高,如何降低微藻固碳成本成为制约其产业化的首要因素。针对上述难题,本研究在高固碳能力与富含高附加值产物微藻的分离、培养与筛选,开放式培养条件下微藻固碳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微藻规模化培养固碳偶联类胡萝卜素与藻蓝蛋白生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系统研究了藻液pH、无机碳浓度和CO_2充气深度对CO_2的吸收率的影响,藻液pH和无机碳浓度对藻液CO_2释放速率的影响,建立了开放池培养微藻对外源CO_2利用效率评价体系,用2个指标定量反映微藻固碳的能力:(1)微藻固碳速率(Rc),表示微藻将外源二氧化碳转化为生物质的速率;(2)微藻对外源CO_2利用率(E),表示微藻将多大比例的外源二氧化碳固定下来,转化为生物质。建立开放池培养微藻对外源二氧化碳利用效率评价体系的意义和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明确了生物质产率、培养基无机碳源浓度和培养过程中的pH是影响微藻利用外源二氧化碳效率的关键因子,并阐明了关键因子影响微藻利用外源二氧化碳效率的原理;(2)为筛选高效利用外源二氧化碳的藻种和建立高效利用外源二氧化碳工艺提供了的指导原则;(3)为定量评价微藻对外源二氧化碳利用率提供了简便、可靠的方法。2、2014-2016年,在我国不同生境共分离纯化微藻131株。通过室内200mL光生物反应器培养评价,筛选出22株绿藻和10株螺旋藻进行了室外40 L和5 m2开放式跑道池规模化培养评价测试,结果表明:螺旋藻的外源CO_2固定速率和类胡萝卜素产率在40 L培养规模可分别达到0.154 g L~(-1)d~(-1)—0.187 g L~(-1)d~(-1)和0.019 mg L~(-1)d~(-1)-0.032 mg L~(-1)d~(-1),在5 m2培养规模可分别达到0.15到0.154g L~(-1)d~(-1)___0.186 g L~(-1) d~(-1) 和 0.019 mg L~(-1)d~(-1)-0.O_27 mg L~(-1)d~(-1);螺旋藻在 5 m2 跑道池培养规模上,藻蓝蛋白含量在培养末期均可达到生物质干重的12%以上,其中GT~(-1)和GT-2分别达到了 15.8%和14.5%,说明了螺旋藻在藻蓝蛋白生产方面与固碳偶联方面具有很大潜力;绿藻的外源CO_2固定速率和类胡萝卜素产率在40 L培养水平可分别达到 0.047 g L~(-1)d~(-1)-0.264 g L~(-1)d~(-1) 和 0.009 mg L~(-1)d~(-1)-0.043 mg L~(-1)d~(-1),在 5 m2 培养规模可分别达到 0.047 g L~(-1)d~(-1)-0.164 g L~(-1)d~(-1) 和 0.009 mg L~(-1)d~(-1)-0.039 mg L~(-1)d~(-1);相较于绿藻,螺旋藻对污染耐受力更强,最适pH较高,更适于以固碳为主要目的的开放式培养。3、综合40 L与5 m2培养结果,选出了 1株绿藻(A419,Pediastrum sp.)与1株螺旋藻(GT~(-1),Arthrospira sp.)进行了 200 m2开放式跑道池培养。两株藻的固碳速率分别达到了 27.O_2g m-2 d~(-1)和33.71g m-2 d~(-1),类胡萝卜素产率分别达到53.94 mg m-2 d~(-1) 和 72.29 mg m-2 d~(-1),GT~(-1) 的藻蓝蛋白产率达到 2.79 g m-2 d~(-1)。这进一步表明,微藻固碳并耦合高附加值产物生产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Q9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峰;;二氧化碳脱除工艺探讨[J];化工管理;2016年14期

2 吴刘星;边雪晴;;中国化石能源消耗与空气污染和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研究[J];现代商业;2015年24期

3 张丹;朱晓艳;温小斌;耿亚红;李夜光;;微藻培养基平衡pH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14年03期

4 周文广;阮榕生;;微藻生物固碳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J];中国科学:化学;2014年01期

5 夏金兰;宁进军;陈程浩;万民熙;聂珍媛;;耐高温小球藻紫外诱变育种及其耐高温性质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6 宋成军;董保成;赵立欣;陈羚;罗娟;万小春;张玉华;张旭东;;纯二氧化碳条件下小球藻固定CO_2[J];环境工程学报;2012年12期

7 赵旭;邢华斌;李如龙;杨启炜;苏宝根;任其龙;;离子液体在气体分离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1年11期

8 廖晓霞;张学武;;高效分离纯化藻蓝蛋白新法[J];食品工业科技;2011年06期

9 胡章;李思东;;生物固碳途径及其进化[J];广东化工;2010年10期

10 宋杰鲲;;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及减排对策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凤娟;固定CO_2富油微藻的选育及基因转化藻株的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曹君;不同脂肪酸结构食用油的氧化规律及其动力学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孟天;温度和光照强度对5种海洋单胞藻类生长及类胡萝卜素类物质积累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李华斌;全球变暖定量分析及未来全球平均气温变化预测[D];浙江大学;2007年

3 赵萌萌;钝顶螺旋藻藻种选育及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79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579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9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