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介质粘弹性波数值模拟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复杂介质粘弹性波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地震勘探领域,二维勘探获得的地质信息不全,不能完整的描述地震波在整个地层中的传播规律。由二维向三维勘探发展,能有效提高地震勘探的精度。在地震波数值模拟中通常假设地层介质是均匀和完全弹性的,但地震波在实际地层中传播时,能量由浅层到深层是逐渐衰减的。这是因为实际介质通常是非完全弹性、各向异性和物性参数可连续变化的非均匀介质,具有粘滞吸收衰减作用,比理想的完全弹性介质要复杂得多。将非均匀介质代替完全弹性介质,进行地震波的数值模拟,能更真实地反映地震波的传播和能量变化规律。研究复杂介质的三维粘弹性波数值模拟方法,对于油气田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研究粘弹性介质地震波的数值模拟算法,通过求取优化差分算子,实现三维粘弹性波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获得地震记录,并分析波场特征和能量变化。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粘弹性介质的基本性质以及基本模型,介绍表征介质吸收衰减特性的品质因子Q。2.以Viogt(?)弹性介质为例,根据Viogt粘弹性介质的应力应变关系,推导出三维粘弹性波方程,并进一步给出其一阶速度-应力关系式。3.推导出三维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算法,对有限差分算法中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对于数值频散问题,本文从条件极值方法出发,经过多次数值运算,计算得到一组新的优化差分系数,经过分析验证,比传统的Taylor级数展开求得的差分系数能更大程度地压制数值频散。4.编程实现粘弹性波方程的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研究地震波在粘弹性介质中的传播和吸收衰减规律。研究发现,地震波在粘弹性介质中传播时存在明显的能量衰减现象,反射波波形发生畸变。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粘滞吸收衰减对高频成分的吸收作用更强,能量衰减更严重,对横波影响比对纵波强。对复杂三维粘弹性介质进行数值模拟,能够更全面地描述地震波在粘弹性介质中的传播和波场特征,算法稳定性好,无明显的频散现象,计算精度高。5.根据统计学原理,建立非均匀随机介质模型,对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分析地震波传播规律和波场特征,研究地震波散射现象和能量衰减。研究发现:a.随机介质的随机扰动会产生散射波;b.随着介质自相关长度的增大,地震波的能量不断变化,同时相互干涉现象导致地震波的能量减弱;c.随机扰动产生的散射波在整个地震记录中都能记录得到,而且反射波是散射波的一种特殊情况;d.由于品质因子的粘滞吸收衰减作用,反射波的波形发生畸变。对非均匀性介质的研究使得模拟结果更接近实际地层,为实际地震数据的处理、波场成像等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粘滞吸收衰减 品质因子 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 优化差分算子 粘弹性随机介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31.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前言11-18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2.1 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的国内外现状12-14
- 1.2.2 粘弹性随机介质模型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14-16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6-18
- 2 粘弹性介质理论18-29
- 2.1 粘弹性介质的基本性质18-20
- 2.1.1 蠕变18-19
- 2.1.2 应力松弛19-20
- 2.1.3 恢复20
- 2.2 粘弹性介质的基本模型20-25
- 2.2.1 麦克斯韦尔(Maxwell)介质模型21-23
- 2.2.2 开尔芬(Kelvin)介质模型23
- 2.2.3 三元件固体模型23-24
- 2.2.4 Burgers模型24-25
- 2.3 粘弹性介质中的地震波25-26
- 2.4 品质因子Q26-29
- 3 粘弹性介质地震波的数值模拟29-50
- 3.1 粘弹性波动方程的建立29-32
- 3.2 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32-41
- 3.2.1 差分系数的求取33-37
- 3.2.2 一阶速度-应力粘弹性波方程的差分格式37-41
- 3.3 有限差分数值模拟中的几个问题41-50
- 3.3.1 震源模拟41-42
- 3.3.2 稳定性条件42-43
- 3.3.3 PML吸收边界条件43-48
- 3.3.4 数值频散问题48-50
- 4 算法的程序实现及模型算例50-67
- 4.1 算法的程序实现50-51
- 4.2 模型算例51-67
- 4.2.1 二维层状粘弹性介质模型52-56
- 4.2.2 三维单层均匀各向同性粘弹性介质模型56-60
- 4.2.3 三维水平层状粘弹性模型60-62
- 4.2.4 三维复杂粘弹性介质模型62-67
- 5 随机介质模型的粘弹性波数值模拟应用67-83
- 5.1 随机介质模型的建立67-71
- 5.1.1 随机介质的基本理论67-68
- 5.1.2 随机介质模型建立的基本算法68-70
- 5.1.3 几种不同的随机介质模型70-71
- 5.2 粘弹性随机介质模型的数值模拟71-83
- 5.2.1 单层粘弹性随机介质模型71-74
- 5.2.2 双层粘弹性随机介质模型74-76
- 5.2.3 粘弹性随机均匀介质模型76-79
- 5.2.4 三维粘弹性随机均匀粘弹性介质模型79-83
- 6 结论和展望83-85
- 6.1 结论83-84
- 6.2 展望84-85
- 参考文献85-90
- 致谢90-91
- 个人简历91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宝俊;何樵登;;用有限元法解二维弹性波场的正、反演初步设想[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1年03期
2 秦运文;;环形空腔的本征电磁振荡[J];核聚变;1980年02期
3 蔡履中;全反射时波场与能流的时空特性[J];大学物理;1984年11期
4 徐立论;流对波场影响的计算[J];海洋湖沼通报;1985年04期
5 孟昭波;冯英浚;范祯祥;;地震仿真中的快速波场重建技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9年05期
6 盖秉政;论电磁波场的自相似解[J];电子科学学刊;1991年04期
7 胡天跃,张广娟,赵伟,温书亮;多分量地震波波场分解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3期
8 陈可洋;;波场正演的系统特征[J];油气地球物理;2011年02期
9 白敏;陈小宏;熊晓军;吴娟;;基于有理式近似的高精度波场传播算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3年02期
10 李志超;伍小平;何世平;;反射体运动、变形及波长变化时波场强度的变化[J];中国激光;1983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王尚旭;;基于保角变换的角形裂纹波场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郭军;陶果;;井下偏心声源波场的三维有限差分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毕玉英;杨宝俊;;二维粘滞介质全波场正演[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郭全仕;;井间矢量波场显示和偏振处理[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洪;袁江华;陈景波;首皓;李幼铭;;大步长波场深度延拓的理论[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张美根;李小凡;杨晓春;;有限元全波场弹性参数反演[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佩;余德平;;波场数值模拟的并行算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童奎;李信富;李小凡;;谱元法数值模拟弹性波场[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程久龙;于师建;王玉和;;覆岩变形破坏弹性波场特征实验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朱亚平;王勇;董渊;杨慧珠;;适应波场传播特征的小波基优化设计[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丽辉;与大山较量的勘探劲旅[N];中国石油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正交各向异性介质正演模拟方法及波场特征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陈凌;小波束域波场的分解、传播及在地震偏移成像中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3 杨思通;矿井巷道地震超前探测三维全波场数值模拟与探测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4 魏建新;正交各向异性介质波场特性的物理模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年
5 邓帅奇;全空间弹性波场数值模拟与逆时偏移成像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6 谭尘青;多源地震混合采集波场高保真分离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鲁光银;隧道地质灾害反射波法探测数值模拟及围岩F-AHP分级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郭原草;复杂工程结构损伤探测的叠加偏移理论及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覃天;共反射面叠加及其波场属性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10 高永新;地震电磁场—基于动电效应的波场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江;TTI介质旋转交错网格波场数值模拟及波场分离[D];长安大学;2015年
2 汪文强;成都地铁盾构滞后沉降的探地雷达波场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汤政;高速铁路线下结构病害全波场无损检测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吕文正;高精度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侯思安;基于弹性波场矢量分解和Lowrank分解的地震波场正演模拟[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6 章阳;复杂介质粘弹性波数值模拟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岳玉波;2.5维简单介质声波射线波场计算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许冲;非均匀介质地震波散射波场传播特征及正演模拟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肖扬;改善低频噪音和波场影响的偏移成像条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宋俊亭;非均匀介质积分正演及波场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复杂介质粘弹性波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71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