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bayes的胚乳性状QTL上位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19:57
【摘要】:禾谷类作物对于人类,尤其是亚洲大陆的居民来说是不可缺的重要食材。而胚乳作为谷类作物种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淀粉等等一系列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因此进行胚乳性状的分析研究,对禾谷类作物产量提高和品质改良是至关重要的。胚乳性状的遗传构成与普通二倍体植物不同,是由两个极核和一个精核结合发育形成的三倍体,因此胚乳的遗传成分更为复杂。胚乳性状QTL可分解出三种遗传效应:加性效应,第一显性效应和第二显性效应。目前,虽然很多学者提出了各种QTL定位研究方法,然胚乳性状QTL上位性研究还较少。本研究根据胚乳性状三倍体倍性特点,提出了两种胚乳性状QTL定位的研究方法,即:在谷类作物BC1.1(以F1为父本,P1为母本的回交一代),BC1.2(以F1为父本,P2为母本的回交一代)和F2群体中,基于多元方差分量模型对胚乳性状QTL主效应进行研究;基于不同先验分布(逆卡方先验和指数先验)的经验贝叶斯(E-bayes)统计方法,对胚乳性状QTL的上位性研究,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加以验证。主要内容如下:1.对于胚乳性状QTL主效应分析,假设在同一环境下,随机效应(加性效应,第一显性和第二显性)具有相同的方差,且与环境方差成比例,由此提出基于多元方差分量模型。仿真模拟研究表明,基于多元方差分量模型能够准确地定位各个QTL位置,并且有效地对胚乳性状QTL加性效应,两类显性效应(第一显性效应和第二显性效应)进行无偏估计。2.对于胚乳性状QTL的上位性分析,基于两种不同先验分布的经验贝叶斯(E-bayes)方法。第一种是利用逆卡方先验的E-Bayes方法进行胚乳性状QTL上位性分析,分别利用坐标下降法和分块下降法进行研究。第二种利用指数先验的E-Bayes方法进行胚乳性状QTL上位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经验贝叶斯方法的胚乳性状QTL上位性研究,无论基于哪种先验分布,皆能准确有效地定位各QTL,同时较好地估计出QTL的各种遗传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Q9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四斌,李建雄,徐才国,谈移芳,高友军,李香花,张启发,M.A.SaghaiMaroof;上位性效应是水稻杂种优势的重要遗传基础[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1998年04期

2 廖春燕,吴平,易可可,胡彬,倪俊健;不同遗传背景及环境中水稻(Oryza sativa L.)穗长的QTLs和上位性分析[J];遗传学报;2000年07期

3 郑康乐,庄杰云,樊叶杨,吴建利;杂交水稻产量性状的上位性效应及杂合性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3期

4 曹钢强,朱军,何慈信,高用明,吴平;水稻穗长上位性效应和QE互作效应的QTL遗传研究(英文)[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1年01期

5 曹钢强,朱军,何慈信,高用明,吴平;水稻株高上位性效应和QE互作效应的QTL遗传研究(英文)[J];遗传学报;2001年02期

6 任德勇;何光华;凌英华;桑贤春;杨正林;赵芳明;;基于单片段代换系的水稻穗长QTL加性及其上位性效应[J];植物学报;2010年06期

7 陈剑;郑维敏;王永县;;基因(有效因子)模型及其辨识[J];生物工程学报;1990年04期

8 余四斌,李建雄,徐才国,谈移芳,高友军,李香花,张启发;水稻株高和抽穗期的QTL定位及其上位性效应分析[J];遗传;1998年S1期

9 程君奇;吴建国;石春海;朱军;;三倍体胚乳性状遗传模型的上位性分析(英文)[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王伟;叶志云;郑景生;黄育民;黄荣裕;王侯聪;江良荣;;稻米粒形的QTL定位及上位性和QE互作分析(英文)[J];西北植物学报;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江良荣;郑景生;黄育民;王伟;黄建勋;王侯聪;;水稻粒形性状的上位性和QE互作效应分析[A];全国植物分子育种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何小红;应用遗传交配设计检测数量性状上位性QTL方法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智宏;遗传分析方法和软件开发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2年

3 高用明;复杂上位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QTL定位方法和杂种优势预测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任光俊;水稻重要性状的遗传基础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5 沈圣泉;水稻(Oryza sativa L.)若干重要性状的QTL主效应、上位性效应及GE互作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6 杨剑;复杂性状遗传分析方法研究及其软件开发[D];浙江大学;2008年

7 兴旺;干旱胁迫下粳稻产量及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互作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8 邢永忠;用分子标记剖析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D];华中农业大学;1999年

9 陈伟;用分子标记剖析油菜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珊珊;QTL与环境互作的完备区间作图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余尘;基于E-bayes的胚乳性状QTL上位性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3 周智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上位性识别算法的研究及其并行化设计[D];吉林大学;2015年

4 程君奇;三倍体胚乳性状遗传模型的上位性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5 刘艳兰;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的上位性检测算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杜月;巢式关联分析新方法及其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7 万素琴;F_(2:3)设计多QTL定位新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8 江宝月;水稻抗UV-B的QTLs效应、上位性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9 杨盖宇;近等基因系群体的Ghd7和Qph1上位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秋;普通小麦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90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790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7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