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孤立波反射与相互作用实验及南海北部内孤立波传播特征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9 03:18
   内孤立波是海洋中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对海洋生态和海上建筑都有重要的影响。上世纪60年代以来,Korteweg-de Vries (KdV)方程已经成为内孤立波研究最为常用的经典理论。基于KdV方程的解,孤立波在竖直平面上反射或者等振幅孤立波相互作用时,在反射点或者相互作用区域附近可以产生新的孤立波,其最大振幅可达原孤立波振幅的4倍,并且新生成孤立波波峰线随时间增长。目前,对于层结流体中内孤立波的反射和相互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中首先就该问题采用水槽实验的方法进行了相关实验探究。此外,两层流体假设下KdV方程是最简洁易用的形式,通过内孤立波导致的海水最大水平流速可反演出内孤立波的振幅,结合海水层结数据即可反演其传播特征,据此结合南海北部荔湾区块的实地观测数据对该海域内孤立波传播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可以为设计一种简单的内孤立波预警方法提供参考。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采用水槽实验对两层流体中内孤立波反射和对称相互作用进行了模拟,并与基于KdV方程解的内孤立波传播速度以及相互作用理论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分析发现,重力塌陷法要优于混合重力流冲击法,前者生成的波形更为对称和完整,而且形成时间较短;层结和入射波振幅一定的情况下,内孤立波的反射或对称相互作用的类型取决于入射角的大小,通过与临界角的对比可以来判断反射类型,即入射角在小于临界角时为马赫反射,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时为常规反射,与理论结果相吻合;马赫反射的步角要大于理论值,马赫反射中马赫峰的成长速度要大于理论值。此外,水槽实验中反射区域的振幅并未出现4倍放大效应,最大振幅约为入射波振幅的2倍左右;马赫反射的反射角并非定常值,且较理论值偏大;实验中内孤立波的强非线性可能是造成以上偏差的主要原因。第二,基于KdV方程,结合南海北部的锚系观测数据和WOA13数据对南海北部荔湾区块的内孤立波传播特征进行了分析,实测数据共捕获了五次典型的内孤立波过程,其中四次具有两套锚系同步观测。分析发现:对荔湾区块一次大振幅内孤立波过程,背景海流对内孤立波传播速度的影响约为5%,因此对于该海域内孤立波预警而言背景流的作用不是很大;选取第一模态最大值对应深度作为上层海水厚度,结合KdV方程可以对荔湾区块内孤立波传播特征进行预测,且误差控制在9%以内,基于此可以通过监测上层流速的方法进行实时预警:此外还以“海洋石油981”平台为例,利用Morison方程等经验公式对其所受典型内孤立波载荷时历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该区域作业的石油平台提供安全参考。
【学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P731.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内孤立波简介
    1.2 内孤立波反射和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1.3 南海北部内孤立波研究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Korteweg-de Vries方程简介
    2.1 两层流体假定下KdV方程的解
    2.2 连续层结假定下KdV方程的解
3 内孤立波反射与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3.1 内孤立波相互作用分类
    3.2 水槽实验仪器及内孤立波生成方法简介
        3.2.1 实验仪器简介
        3.2.2 内孤立波的生成方法
    3.3 内孤立波反射实验
        3.3.1 实验内容
        3.3.2 实验数据处理
        3.3.3 实验结果分析
    3.4 内孤立波相互作用实验
        3.4.1 实验内容
        3.4.2 实验数据处理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南海北部内孤立波传播特征研究
    4.1 数据简介
        4.1.1 实测数据简介
        4.1.2 WOA13数据简介
    4.2 内孤立波传播特征获取
        4.2.1 观测站位处浮性频率剖面计算方法
        4.2.2 内孤立波传播方向提取方法
        4.2.3 内孤立波传播速度估算方法
        4.2.4 内孤立波传播速度验证
    4.3 内孤立波对“海洋石油981”平台的载荷
        4.3.1 内孤立波对“海洋石油981”平台的水平载荷估算
        4.3.2 内孤立波对“海洋石油981”平台的垂向载荷估算
        4.3.3 内孤立波对“海洋石油981”平台的力矩估算
    4.4 本章小结
5.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玉龙;王启;;南海北部海峡热输送特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7期

2 张金标;南海北部花水母目一新科新属新种[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2年02期

3 杨国峰,滕成业,邓创旦;南海北部台湾浅滩一带浮游动物数学模型的初探[J];生态学报;1982年02期

4 仇德忠,杨天鸿,郭忠信;夏季南海北部一支向西流动的海流[J];热带海洋;1984年04期

5 赵泉鸿,汪品先,张清兰;南海北部陆架底质中介形虫的分布[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6年05期

6 林晓能;南海北部偏北大风的分析预报[J];海洋预报;1989年02期

7 阎志广;;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植物及其分布[J];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8 吴正,廖秉良,金志敏,冯文科;晚更新世末期南海北部陆架的古地理探讨[J];地理学报;1993年06期

9 李立;南海北部沿岸冬季水位亚潮波动特征研究[J];热带海洋;1993年03期

10 段威武;南海北部第三系研究新进展[J];海洋地质动态;199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慧;蔡旭晖;宋宇;;南海北部海面风场和平均海流场模拟[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汪洋;;南海北部边缘地壳成分及流变学非均匀性[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孙珍;周蒂;庞雄;陈长民;孙龙涛;;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构造演化动力学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宋海斌;耿建华;方银霞;;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研究[A];第七届全国海洋湖沼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万玲;姚伯初;曾维军;吴能友;;南海北部陆缘岩石圈三维结构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韦振权;易海;帅庆伟;钱星;林珍;张莉;;南海北部西沙-双峰海域构造分区特征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八专题论文集[C];2013年

7 吴时国;董冬冬;袁圣强;张功成;;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含油气系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宋海斌;吴能友;张健;江为为;郝天珧;;南海北部陆缘白垩纪中期大陆边缘体制转变探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9 周昌范;张海启;;我国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资源前景展望[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10 丘学林;;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的深部地壳结构和构造意义[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鲍讯;中石油南海北部矿权区勘探获重要成果[N];海南日报;2006年

2 记者 钟敬忠邋通讯员 廖庆玉;琼粤海事首次南海北部联合巡航[N];中国水运报;2008年

3 徐海 李洁尉;南海北部深水区发现大气田[N];中国海洋报;2006年

4 特约记者 陈惠玲;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潜力巨大[N];中国矿业报;2006年

5 梁钢华;我国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勘探潜力巨大[N];中国矿业报;2011年

6 记者 梁钢华;南海北部可燃冰资源初步探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记者 罗茜 通讯员 徐海;“实验3”号船南海北部开放航次再度起航[N];中国海洋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孙楠;南海北部低压“捣乱” 南方多地旱象“露脸”[N];中国气象报;2010年

9 徐海 李洁尉;珠江冲淡水东扩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N];广东科技报;2011年

10 记者 梁钢华;南海北部可燃冰储量达185亿吨油当量[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守军;南海北部多波束海底地貌多尺度分析及其构造意义指示[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张峤;南海北部陆缘新生代岩浆活动及构造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4年

3 高金尉;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洋陆过渡带构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年

4 陈蔚芳;南海北部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季节变化及其调控过程[D];厦门大学;2008年

5 孙启良;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流体逸散系统与沉积物变形[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6 王霄飞;南海北部陆坡东西段新构造的异同及对BSR分布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宫响;南海北部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特征的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吴仕虎;南海北部中生代陆缘海盆地沉积演化过程[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9 董冬冬;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构造演化及其资源效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10 张善武;基于变系数KdV-type理论模型的南海北部内孤立波传播演变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梁英;南海北部营养盐结构特征[D];厦门大学;2005年

2 任佳宇;东海与南海北部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对煤系烃源岩的控制作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赵卫;南海北部早期破裂阶段沉积记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李友开;内孤立波反射与相互作用实验及南海北部内孤立波传播特征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于博;南海北部内孤立波能量和水体输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6 张晓飞;南海北部海洋雾状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2年

7 喻涛;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不同粒级组分中有机质的来源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8 王金宝;南海北部浮游生物中的放射虫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3年

9 张R

本文编号:2833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833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c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