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观测的柯坪块体现今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P315.2
【部分图文】:
论文研究路线
李瑞:基于GPS数据的柯坪块体现今地壳形变特征研究-8-走滑断裂—皮羌断裂,将柯坪块体分割为东西两部分。皮羌断裂北起皮羌北,南至柯坪塔格推覆体前缘,总体走向NNW,地表出露长度约70km。在卫星影像上其线性特征清晰,地貌标志明显。已有研究表明皮羌断裂经历了前新生代、早第三纪—中新世及、上新世-第四纪构造衍化过程,起始于24Ma左右,为柯坪隆起形成阶段。王鹏昊等通过ESR电子自选共振年龄检定发现皮羌断裂晚期可记录的年龄为(6.2~6.6)3104a,而中段可记录的年龄为(358.3±35)3104a,且断层带内发育有30~50m的断层碎裂带,带内碎裂石、糜棱石、断层泥、大理岩化十分发育[51]。杨庚等认为皮羌断裂是色力布亚断裂在柯坪隆起的延伸,深部具有逆冲性质而浅层则以走滑性质为主[52]。杨勇等也认为皮羌断裂新生代以来主要经历了中世纪末的冲断和上新世以来的左旋走滑[53]。乔学军等利用GPS和InSAR数据的研究结果认为皮羌断裂两侧没有明显的垂直形变运动,表明皮羌断裂是一条“类走滑断层”,以走滑运动为主[54]。图2.1柯坪块体地质构造图(李安,2013)2.2区域地震活动柯坪塔格逆冲推覆系1900年以来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5次,块体西段2003年巴楚—伽师6.8级地震后于2020年1月19日伽师地区(39.83°N,77.21°E)发生Ms6.4地震,打破了自1950年以来该地区6级地震平静15年的最长时长;块体东段2005年乌什6.3级地震后未发生6级以上地震,目前已经平静近15年(据新疆地震目录)。块体推覆构造上最新一次古地震事件发生在距今1700年左右[46],目前该地区已经积累了较高的能量水平,具备发生强震的显著背景,因此深入研究柯坪塔格逆冲推覆系现今变形与构造活动更具实际应用价值。
高发时块体内部却表现的比较平静,很可能是区域内地震活动性受控于局部构造应力场[55]。唐兰兰等在研究柯坪断裂带重复地震时发现重复地震大多沿着主要推覆体分布,皮羌断裂西侧有着明显的环状丛集分布特征,重复性地震高于东部。仅仅占据该区域1/3面积的柯坪块体西侧小震活动占比就高达44%,地震活动性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此外前缘柯坪塔格断裂上重复性地震分布较少可能是历经多次强震后应力得以释放,断层自我愈合[56]。我们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提供的地震目录绘制了1930年以来Ms≥3.0以上震中时空分布图像如图2.2所示,也存在皮羌断裂带以西地震空间密集程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的现象。闵伟等根据探槽开挖发现全新世以来的4次古地震事件,块体内各个推覆体均存在地震破裂的古地震遗迹且具有准周期行特征[57]。天山地区7级强震有成组活动的特点,平均每20年发生一次7级地震[58],自最近一次中亚天山地区的1992年吉尔吉斯苏萨梅尔7.5级地震后,目前已经维持了26年的7级强震平静,在近期地壳活动活跃期的大背景下,未来进入高潮释放期的可能性极大,地震趋势异常严峻。M7专项工作组基于地震地质、地震活动性等资料给出了天山及邻区历史地震破裂区未来10年或者稍长时间的地震危险区域存在7级大震的背景[59]。而逆冲挤压型构造使得构造应力强烈且集中容易积累,容易积累引发中强地震的能量,是孕育强震、巨震的温床,所以对天山山前的冲段褶皱的研究更有现实意义[9,60]。图2.2柯坪块体1970年以来3级以上地震震中空间分布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春燕;马瑾;王海涛;张琳琳;;强震前断裂亚失稳阶段及失稳部位的特征研究——以新疆南天山西段为例[J];地球物理学报;2018年02期
2 魏文薪;江在森;刘晓霞;邹镇宇;;川滇地区应变率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研究[J];地震;2015年04期
3 李杰;乔学军;杨少敏;聂兆生;王迪晋;邹蓉;丁开华;王琪;;西南天山地表三维位移场及断层位错模型[J];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10期
4 徐心同;;海城地震预报回顾与思考[J];防灾减灾学报;2015年01期
5 李杰;王晓强;刘代芹;帕尔哈提·再努拉;陈述江;;最小二乘配置下的天山地区应变场特征分布[J];地震学报;2015年01期
6 吴传勇;阿里木江;戴训也;吴国栋;陈建波;;西南天山迈丹断裂东段晚第四纪活动的发现及构造意义[J];地震地质;2014年04期
7 唐兰兰;孔祥艳;龙锋;冯建刚;;柯坪塔格断裂带重复地震识别及其时空特征分析[J];地震学报;2013年03期
8 王鹏昊;汤良杰;邱海峻;陈绪云;张宇航;;塔里木盆地皮羌断裂晚期活动ESR年代学证据及其地质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年01期
9 张庆莲;侯贵廷;潘文庆;韩剑发;李乐;鞠玮;;皮羌走滑断裂控制构造裂缝发育的力学机制模拟[J];地质力学学报;2012年02期
10 王晓强;宋和平;程瑞忠;郑黎明;李杰;李桂荣;帕尔哈提;朱治国;方伟;周骏;布尔吉尔;陈述江;孙小旭;;基于“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的天山及邻近地区地壳运动与地震活动的初步研究[J];内陆地震;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德敏;中西天山现今地壳形变特征及地震危险性分析[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3年
2 李安;西南天山柯坪推覆系晚更新世古地震及其分段性地貌响应[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3年
3 杨力;大气对GPS测量影响的理论与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良发;高精度北斗数据处理及地形变监测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19年
2 张赛鹏;GPS约束下川滇地区断层活动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19年
3 闫欢欢;滇中主要断裂带地壳形变及断层运动特征的GPS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17年
4 胡良晨;利用GPS研究新疆天山地区现今地壳变形特征[D];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15年
5 傅嘉政;基于GPS和水准观测的天山地区垂直形变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14年
6 付文举;GNSS在轨卫星钟特性分析及钟差预报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7 王志浩;GPS接收机时钟模型建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14年
8 何玉晶;GPS电离层延迟改正及其扰动监测的分析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61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861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