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三段10韵律盐间细粒岩沉积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3 06:14
潜江凹陷位于江汉盆地中部,该凹陷中潜江组三段10韵律发育以盐间细粒沉积物为主的岩层,为江汉油田页岩油重要的勘探目标。近年来,虽然对该区细粒沉积物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其岩性复杂多样,尚存在沉积演化特征不清、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不明确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潜江凹陷盐间细粒沉积岩的沉积特征展开研究,以详细的岩芯描述、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为基础,利用测录井资料及测试数据,研究该区岩石学特征、沉积作用、岩相划分,进而查明沉积演化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理清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整体把握该区优质储层的特征分布,为潜江凹陷页岩油勘探提供依据。研究区细粒沉积物主要矿物包括:方解石、白云石、粘土矿物、钙芒硝、硬石膏,次要矿物包括石英、长石、黄铁矿。基于细粒岩的岩石学特征,识别出三种沉积作用:1)生物化学作用,2)蒸发化学作用,3)重力流作用。在细粒岩矿物组成和沉积作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细粒沉积岩分类方案。该方案根据碳酸盐矿物、蒸发岩矿物、泥质碎屑各自含量的50%为界,结合沉积构造和特殊成分,共划分出9种岩相,并对每种岩相进行了成因解释。遵循点-线-面的工作思路,结合岩相特征和沉积作用,首先将该...
【文章来源】: 苑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9第2章区域地质概况2.1地质背景江汉盆地是白垩纪–新近纪断陷盆地,位于中国湖北省,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Wuetal.,2018)。盆地发育于早白垩世古生带扬子板块之上,受北部秦岭-大别山造山带,南部江南-雪峰隆起,西部黄陵背斜的控制和影响(戴世昭等,1984)。盆地受到裂谷作用形成于晚白垩世,期间经历了印度-欧亚碰撞驱动的两个裂谷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古新世至始新世早期,第二阶段开始于始新世中期,结束于渐新世,华北-南板块碰撞使其边缘相向挤压,逆冲推覆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内陆盐湖盆地(张永生等,2003)。潜江凹陷作为江汉盆地中部的一个断陷型凹陷。北部以荆门凹陷、乐乡关地垒,汉水凹陷为界,东部以江陵凹陷为界,南部以通海口凸起为界,西部以岳口低凸起为界(Huangetal.,2014)。潜江凹陷形成在荆河镇区地层沉积晚期,北东向构造特征弱化,而呈北西向隆升的构造趋势得以加强,其构造形态得以基本定型(图2-1)。图2-1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区域地质概况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11图2-2综合地层柱状图d.潜江组(Eq)厚度及岩性变化较大,厚度在全盆变化较大,主要以灰、深灰色泥岩为主,夹含膏泥岩、油页岩,局部火成岩较为发育。厚度一般为500-1500m,该套地层在潜江凹陷厚度最大,最大厚度超过3000m,盐韵律极其发育。据岩性等差异至下而上分为潜四、潜三、潜二、潜一共四段。与下伏荆沙组呈不整合接触。e.荆河镇组(Jh)主要发育上部为灰绿色泥岩与灰色泥岩互层,中下部为灰绿色泥岩与黑褐色油页岩互层,横向上厚度变化较大(0~1000m),与下伏潜江组为平行不整合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能源独立”战略的内涵、挑战及意义[J]. 邹才能,潘松圻,赵群.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0(02)
[2]碎屑岩物源研究进展与展望[J]. 徐杰,姜在兴. 古地理学报. 2019(03)
[3]Genesi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Composition and Sedimentary Structure of Fine-Grained Carbonate Rocks in the Shulu Sag[J]. Xiangxin Kong,Zaixing Jiang,Chao Han,Lijing Zheng,Yiming Zhang,Ruifeng Zhang,Jianzhang T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17(06)
[4]束鹿凹陷沙三段下亚段细粒碳酸盐纹层特征与储集意义[J]. 孔祥鑫,姜在兴,韩超,郑丽婧,杨叶芃,刘雅萍.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6(04)
[5]江汉盐湖盆地盐间泥质白云岩油藏地质特征与实践[J]. 熊智勇,吴世强,王洋,梁文华,杜小娟,贺钦. 地质科技情报. 2015(02)
[6]页岩油储层基本特征及评价要素[J]. 姜在兴,张文昭,梁超,王永诗,刘惠民,陈祥. 石油学报. 2014(01)
[7]江汉盆地潜江凹陷陆相页岩油地质特征[J]. 吴世强,唐小山,杜小娟,梁文华,贺钦.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8]页岩气储层孔隙分类与表征[J]. 于炳松. 地学前缘. 2013(04)
[9]页岩油形成机制、地质特征及发展对策[J]. 邹才能,杨智,崔景伟,朱如凯,侯连华,陶士振,袁选俊,吴松涛,林森虎,王岚,白斌,姚泾利.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01)
[10]页岩油分类与评价[J]. 张金川,林腊梅,李玉喜,唐玄,朱亮亮,邢雅文,姜生玲,荆铁亚,杨升宇. 地学前缘. 2012(05)
本文编号:2896118
【文章来源】: 苑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9第2章区域地质概况2.1地质背景江汉盆地是白垩纪–新近纪断陷盆地,位于中国湖北省,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Wuetal.,2018)。盆地发育于早白垩世古生带扬子板块之上,受北部秦岭-大别山造山带,南部江南-雪峰隆起,西部黄陵背斜的控制和影响(戴世昭等,1984)。盆地受到裂谷作用形成于晚白垩世,期间经历了印度-欧亚碰撞驱动的两个裂谷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古新世至始新世早期,第二阶段开始于始新世中期,结束于渐新世,华北-南板块碰撞使其边缘相向挤压,逆冲推覆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内陆盐湖盆地(张永生等,2003)。潜江凹陷作为江汉盆地中部的一个断陷型凹陷。北部以荆门凹陷、乐乡关地垒,汉水凹陷为界,东部以江陵凹陷为界,南部以通海口凸起为界,西部以岳口低凸起为界(Huangetal.,2014)。潜江凹陷形成在荆河镇区地层沉积晚期,北东向构造特征弱化,而呈北西向隆升的构造趋势得以加强,其构造形态得以基本定型(图2-1)。图2-1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区域地质概况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11图2-2综合地层柱状图d.潜江组(Eq)厚度及岩性变化较大,厚度在全盆变化较大,主要以灰、深灰色泥岩为主,夹含膏泥岩、油页岩,局部火成岩较为发育。厚度一般为500-1500m,该套地层在潜江凹陷厚度最大,最大厚度超过3000m,盐韵律极其发育。据岩性等差异至下而上分为潜四、潜三、潜二、潜一共四段。与下伏荆沙组呈不整合接触。e.荆河镇组(Jh)主要发育上部为灰绿色泥岩与灰色泥岩互层,中下部为灰绿色泥岩与黑褐色油页岩互层,横向上厚度变化较大(0~1000m),与下伏潜江组为平行不整合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能源独立”战略的内涵、挑战及意义[J]. 邹才能,潘松圻,赵群.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0(02)
[2]碎屑岩物源研究进展与展望[J]. 徐杰,姜在兴. 古地理学报. 2019(03)
[3]Genesi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Composition and Sedimentary Structure of Fine-Grained Carbonate Rocks in the Shulu Sag[J]. Xiangxin Kong,Zaixing Jiang,Chao Han,Lijing Zheng,Yiming Zhang,Ruifeng Zhang,Jianzhang T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17(06)
[4]束鹿凹陷沙三段下亚段细粒碳酸盐纹层特征与储集意义[J]. 孔祥鑫,姜在兴,韩超,郑丽婧,杨叶芃,刘雅萍.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6(04)
[5]江汉盐湖盆地盐间泥质白云岩油藏地质特征与实践[J]. 熊智勇,吴世强,王洋,梁文华,杜小娟,贺钦. 地质科技情报. 2015(02)
[6]页岩油储层基本特征及评价要素[J]. 姜在兴,张文昭,梁超,王永诗,刘惠民,陈祥. 石油学报. 2014(01)
[7]江汉盆地潜江凹陷陆相页岩油地质特征[J]. 吴世强,唐小山,杜小娟,梁文华,贺钦.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8]页岩气储层孔隙分类与表征[J]. 于炳松. 地学前缘. 2013(04)
[9]页岩油形成机制、地质特征及发展对策[J]. 邹才能,杨智,崔景伟,朱如凯,侯连华,陶士振,袁选俊,吴松涛,林森虎,王岚,白斌,姚泾利.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01)
[10]页岩油分类与评价[J]. 张金川,林腊梅,李玉喜,唐玄,朱亮亮,邢雅文,姜生玲,荆铁亚,杨升宇. 地学前缘. 2012(05)
本文编号:2896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896118.html